工资的“后发效应”假说及其检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假说论文,效应论文,工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现代工资理论强调工资不仅具有补偿性,而且具有激励性。尽管众学者对工资发挥激励作用的机理观点不一(Krueger、Summers,1989;Brown、Medoff,2001),但不否认,由于现代企业理论中工资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效用函数的重要变量,所以,工资发挥激励作用的机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效用函数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此影响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了企业的产出。
而且,我们观察到在现实企业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常常是首先依据其所得到的上期工资来决策本期的工作努力输出。当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其所得的上期工资比较满意时,他就会在本期积极工作;当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其所得的上期工资不满意时,他就会在本期限制其资本输出,如果状况持续恶化,即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其所得上期工资的期望落差较长时间内持续得不得更正,那么人力资本所有者就会选择“怠工”、“偷懒”,甚至选择中止与企业的合约关系,离开该企业,从而造成人力资本的非正常流失,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实中许多高级员工因不满低廉报酬而愤然辞职就是很好的例证。由此可见,上期工资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积极性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资能否顺利发挥其激励作用。鉴于此,本文认为,上期工资与本期产出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正相关关系,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二者之关系作深入探讨。
二、假说:工资具有“后发效应”
囿于传统“工资成本”概念的束缚,人们往往忽视了工资的“后发激励”作用,即工资对企业效率的激励作用并不是当期发生的,而是滞后一期,存在着时滞。在此,本文提出假说:工资具有“后发效应”,即企业本期产出与上期工资正相关。
证明:设想一种最简单的情形,假设一个企业只投入一种资本要素、一种劳动要素、一种技术投入,生产一种产出,则该企业可用C—D函数表示
命题得证,即工资具有“后发效应”,企业本期产出与上期工资正相关。
三、检验:上期工资对本期产出之影响的实证分析
因个体企业员工工资数据很难获取,本文选取行业数据代替企业数据来检验上文假说。
本文取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及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1986—2000年间的上期工资总额、本期行业国内总产值、本期基本建设投资额、本期更新改造投资额、本期在职人数分别来代表上期工资(W)、本期行业产出(Y)、本期基建投入(K)、本期更新改造投入(G)、本期人力投入(L)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
1.相关性检验。经过计算,三种行业上期工资与本期产出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1:
可见,三种行业都显示:上期工资与本期产出之间正相关且强正相关。也就是说,本期产出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上期工资所产生的激励作用。
2.上期工资对本期产出的贡献度计量。为此,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根据上表对方程回归系数的检验结果可知,该方程对数据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可以运用该方程分析上期工资对本期产出的贡献率。经计算,得
S[,W]=60.85%
即,建筑业本期产出有60.85%来自上期工资的贡献。
(2)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多元回归方程Model(Ⅱ):
根据上表对方程回归系数的检验结果可知,该方程对数据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可以运用该方程分析上期工资对本期产出的贡献率。经计算,得
S[,W]=23.21%
即,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的本期产出中有23.21%来自上期工资的贡献。
(3)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多元回归方程Model(Ⅲ):
根据上表对方程回归系数的检验结果可知,该方程对数据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可以运用该方程分析上期工资对本期产出的贡献率。经计算,得
SW=63.96%
即,在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本期产出中有63.96%得益于上期工资的贡献。
四、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上期工资与本期产出正相关,上期工资对人力资本所有者本期的工作努力程度密切相关;(2)中国3个行业15年来的数据显示,上期工资对行业本期产出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尤以建筑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明显;(3)充分发挥上期工资的激励作用可以大大增加企业产出。正是因为上期工资对企业或行业产出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只要企业不断地支付给员工比较满意的上期工资,那么,员工就会产生连续高涨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企业产出就会得到大大增加。1990年代以来,中国国有企业连续的大规模加薪使员工的满意度不断增加,曾使员工工作积极性持续高涨,从而使国有企业焕然一新。可见,该“假说”能较好地解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随国有企业大规模加薪而出现的国有企业经营大幅改善的现象。不仅如此,该“假说”还充分表明:实施市场经济后,高工资带来的企业高效益现象,实际上亦是充分发挥了上期工资的激励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充分考虑企业成本约束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特别是上期工资的激励作用,不断支付给员工比较满意的上期工资,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大大提高企业产出。
CK
[1]杨瑞龙.周业安.张玉仁.国有企业双层分配合约下的效率工资假说及其检验——对‘工资侵蚀利润’命题的质疑[J].管理世界,1998,(1).
[2]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Alan B.Krueger.Lawrence H.Summers,1989,“Efficiency Wages And The Wage Structure”(J),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orking Paper,May 1989.
[4]Akerlof.George A.,1982,“Labor Contracts as Partial Gift Exchang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November,97,543—569.
[5]Akerlof,George A.,1984,“Gift Exchange and Efficiency-wage Theory:Four View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4(2):79—83.
[6]Akerlof.George A.and Janet L.Yellen,1988,“Fairness and Unemploy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8(2):44—49.
[7]Charles Brown.James L.Medoff,2001.“Firm Age and Wages”(J),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orking Paper.October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