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群众艺术馆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 要:湖北省十堰市地处秦巴山区,交通的不便利和经济的欠发达,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十堰市群众文化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比,十堰市在文化服务供给等方面,仍然还有一定差距。如何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下,破解文化供需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让山区的老百姓更好地享受到文化实惠,成为十堰市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公共文化服务 供需矛盾 辅导员 队伍建设
作为十堰市群众文化网络中心和龙头单位的十堰市群艺馆,经过多年努力探索,提出了面向社会公开选拔聘用社会文艺辅导员的创新举措,通过有效整合社会文艺人才力量,发挥群众智慧,激发群众文化活力,有效缓解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
一、选拔聘用社会文艺辅导员,强化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十堰市常住人口350万人,但全市群众文化作者总数却不足300人。要满足全市人民逐步提高的文化需求,现有的群文工作者人数严重不足。因此,要让全市群众更好地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首先必须解决群文工作者人员不足问题。
十堰市群艺馆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民间历来不乏文艺人才和才艺能人,这类人有能力,有热情,受欢迎,往往在一方群众文化团体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这些社会人才资源是繁荣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活性因子。如果把这些分布在民间的文艺人才进行有效整合,使之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得力抓手,可以有效解决群众文化工作者人员不足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有效破解文化供需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经过认真走访调研,面向社会公开选拔聘用社会文艺辅导员的创新举措应运而生。2015年,十堰市群艺馆从城区近70个社会文艺团队中,通过理论知识面试和才艺展示的方式,选拔聘用了20名社会文艺辅导员,成立了十堰市第一支社会文艺辅导员队伍,这在湖北省尚属首创。
聘用的社会文艺辅导员,在十堰市群艺馆的统筹安排下,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走进广场、深入社区,扎实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艺辅导活动。仅2015年当年,累计新编创辅导节目200余个,开展演出活动350多场次,辅导社会文艺爱好者3万余人次,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在首次尝试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十堰市群艺馆及时总结经验、广泛进行推广。2016年,再次聘用了40名社会文艺辅导员,涵盖了郧阳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等偏远城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7年,共选拔聘用了70名社会文艺辅导员,实现了十堰市城区社区全覆盖。2018年,选拔了39名社会文艺辅导员。通过持续努力,不断壮大了社会文艺辅导员队伍。
二、在社会文艺辅导员管理培训下足功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面对群众文化活动需求多样化、个性差异化特点,作为社会文艺辅导员,不仅要有“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业务能力储备,还要有独具特色的专业特长和艺术水平,更要有“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的目标意识和远见意识。为此,社会文艺辅导员队伍组建后,十堰市群艺馆首先抓业务培训。相继邀请北京和省、市专家为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并组织外出观摩学习交流,帮其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经验。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方式,不断提高社会文艺辅导员的审美水平和业务能力。
在狠抓辅导员业务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对辅导员每年编排节目数量、参加演出活动次数等进行量化管理,并通过辅导成果专场汇报演出、辅导员年终工作述职等形式进行考核,评选出年度“十佳社会文艺辅导员”。聘用的辅导员任期一年,荣获“十佳”者在获得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同时,可优先获得来年社会文艺辅导员资格。此外,对辅导员辅导培训的文艺团队进行“十佳社会文艺团队”和“十佳社会文艺团队团长”评选,以此激励辅导员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水平开展社会文艺辅导培训工作。同时,为了促进社会文艺辅导员积极开展工作,在充分收集社会文艺辅导员意见、建议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辅导员所辅导的文艺团队配发彩船、花轿、服装、腰鼓等演出所需物品,并为每个辅导员统一配备了便携式音响和排练服装,改善了辅导培训条件,提升了辅导培训质量。
三、组织社会文艺辅导员积极开展活动,突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
建立的社会文艺辅导员队伍,作为参与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生力量,在市文化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市群艺馆的统一组织下,日夜奔忙在各个社会文艺团队中,不断培育群众文化队伍,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仅2017年,创作、编排、辅导各类文艺节目达625个,辅导基层文艺团队人数达10余万人次,组织参加各类演出活动1000余场次,荣获各级奖项254个,惠及群众近100万人次。目前,在市群艺馆登记注册的社会文艺团队,由2015年的62个增加到172个。
在组织社会文艺辅导员广泛开展辅导培训同时,市群艺馆还坚持辅导培训和演出相结合,先后组织辅导员所在文艺团队参加“欢欢喜喜过大年”“人民广场大家乐”等我市群众文艺演出品牌活动,集中展示最新辅导培训成果。坚持辅导培训和赛事相结合。在“文化力量·民间精彩”十堰市群众广场舞展演、十堰市社会文艺团队舞蹈大赛、十堰市社会文艺展演等比赛中,组织辅导员积极编排节目,踊跃参加,同台献艺,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坚持辅导培训和创作相结合。要求每位辅导员每年须新编排至少6个节目,并在所在文艺团队进行辅导培训推广,以提升团队整体表演水平。
如今,在广泛开展的各类社会文艺活动中,社会文艺辅导员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水平和专业优势,不断带动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发展,繁荣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社会文艺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以点带面作用,迅速提高了我市社会文艺的整体水平,进一步保障了广大群众充分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
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是公共文化活动的第一目标,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终极目标。经过三年来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我市社会文艺辅导员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管理模式正在不断完善,工作能力正在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社会美誉度正在不断增加。在广大社会文艺辅导员的努力下,我市广大群众更多、更好、更实在地分享到了公共文化发展成果。
目前,建设一支既专业又敬业的社会文艺辅导员队伍,已成为十堰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从而有效缓解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论文作者:尉光耀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辅导员论文; 文艺论文; 社会论文; 文化论文; 群众文化论文; 群众论文; 团队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