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论文_樊星虹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论文_樊星虹

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 438400

【摘要】目的:为了促进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从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疾病特点及身体健康状况,对45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45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合并症与并发症的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病程缩短,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教育、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调动病人积极性配合治疗是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355-01

老的人由于骨质疏松,一旦跌倒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骨折后股骨头血运差,愈合难,易致无菌性坏死,加之老年人内科问题多,并发症发病率高,围手术期的护理到位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自2014年10月份2015年12月选择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康复效果良好,住院病程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现将护理措施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患者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最小62岁,最大89岁,平均年龄75岁。骨折部位:头下型20例,经颈型16例,基底型9例。主要合并症:冠心病8例,高血压10例,慢性支气管炎11例,糖尿病5例。手术方法:行人工关节置换2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8例,切开复位动力髋固定8例,鹅头钉固定7例。

2 术前护理

2.1评估病人全身状况并做好合并症护理 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做好合面检查,了解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合并症患病程度与治疗状况,针对相应疾病做好健康教育。合并糖尿病病人,重要加强饮食管理做好皮肤及伤口的护理,定期监测血糖、尿糖,使其术前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高血压患者给予按时服用降压药,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慢性支气管炎者,注意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训练其深呼吸、有效咳嗽,促进排痰;身体状况差的患者,酌情给予输血、输液,改善机体状况,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对手术耐受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等。

2.2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机体各脏器生理功能减退,同时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心理负担较其他年龄组重。针对不同的心理活动,因人施教,向患者耐心解释骨折原因和骨折可以愈合的道理,讲解手术的重要性,科学性及安全性,向患者提供手术成功的病例典范,使病人认识到手术可以缩短卧床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彻底消除顾虑。

2.3 牵引的护理 行皮牵引者密切观察患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防止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缺血性痉挛。对于骨牵引将牵引针推移,应严格消毒后复位,以免发生针道感染及骨髓炎。保持有效牵引及合适体位,嘱患者平卧,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肢外旋、内收。牵引肢体注意保暖,套上棉袜或覆盖小被。牵引肢体适当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做股四头肌舒缩,足趾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

2.4 指导咳嗽,排痰,训练床上排便 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者,指导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练习,必要时雾化吸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防止患者术后因体们不习惯而导致尿潴留及便秘,术前指导患者训练床上排便、排尿,让患者学会用双手掌、健侧跖掌三点支撑,挺起腰骶部,便于放置便盆,并可防止术后大小便污染术区造成感染。需强调的是:放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高并避免患肢外旋、内收,防止髋关节脱位。

3 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 老年患者体质弱,手术耐受差,术后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内固定者,嘱病人平卧,不要盘腿,防止患肢内收,内旋,钉子脱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肢仍需皮牵引者,做好皮牵引相应护理(同术前)。保持患侧髋关节功能位,搬动病人及抬臀部时将髋关节整个托起,以免脱位。老年患者记忆力下降,对于术后注意事项应勤交待,多指导,多强调以确保手术效果。

3.2病情观察 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合并症多,反应迟钝,对手术应激能力差,容易发生病情变化。为此,对术后病人实施24h心脏监护,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输液中掌握好输液速度,防止出现急性心衰或肺水肿,加重病情,对糖尿病病人仍定时监测血糖,尿糖,根据情况应用降糖药物,加强饮食指导,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

3.3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倾倒引流液和更换引流袋,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引流量过多时,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手术探查。引流袋应低于伤口位置,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4h拔除,若引流量多,可适当延迟,最长不超过48h,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3.4 疼痛的护理 术后24h内病人疼痛最明显,剧烈的疼痛对机体恢复不利,并影响患者休息,饮食,情绪等,因此对疼痛敏感者可以适当应用止痛药物,但用量不易过多,间隔时间不少于6h。另外,适当变换体位,与其交谈,听音乐等,也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3.5 饮食护理 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差,加上手术创伤,术后身体普遍虚弱,应鼓励其加强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切口愈合。单纯骨折患者,给予高热量、蛋白以及含钙和胶质丰富的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对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建议少量多餐,避免饱食以增加心脏负担。对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者应忌生冷食品。对合并糖尿病患者仍给予糖尿病饮食,保证热量,营养供给,合理安排三餐,维持血糖相对“正常”。

3.6 并发症的预防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弱,且卧床时间长,故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预防并发症的护理不可忽视。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柔软舒适,协助抬臀,并给予局部按摩,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预防褥疮。鼓励患者作深呼吸、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坠积性肺炎。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鼓励患者多饮水,排尿时适当按压腹部,保持会阴部清洁,留置导尿管者,除以上措施外,给予会阴部常规护理,引流管低于耻骨位置等。鼓励患者及早功能锻炼,并抬高患肢,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3.7 术后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对于巩固手术效果,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患肝功能至关重要。因此,术后1d-2d即开始功能锻炼,包括股四头肌舒缩、踝关节背伸、跖屈及足趾活动,同时辅以髌骨被动活动,活动时,要求以病人最多的耐力维持,但不引起疼痛,疲劳为原则。功能锻炼贯彻骨折愈合过程始终,鼓励病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最大限度地恢复机体功能。

4 小结

通过对45例老年股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研究总结认为:从骨折开始到康复全过程,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有关护理问题,经常反复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信息,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掌握自我护理的技能。从患者来院,即主动热情与患者沟通,指导帮助患者适应周围的环境,人员等,增强其安全感及信任感。及时告知各项检查的结果,疾病诊断,手术方式及预后患者如何配合治疗和手术等。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骨折患者按需进行系统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及身体,社会诸方面的评估,制定一套系统的健康计划,并按健康教育程序,围手术期护理方案进行实施,使患者清晰的感受到护士传授的健康知识和护理措施,是针对自己病情而设置的,有利于减轻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骨折术后的治疗和康复,故而应积极主动参与并配合护理和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金霞.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论坛,2011,5(3):6

[2]詹秀彩,庄惠蓉,庄惠超.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间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12,15(11):113-114.

[3]陈映京,肖育卿,彭肾娟,等.补偿性护理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2(7A):31-32.

论文作者:樊星虹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论文_樊星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