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刘入婧

浅析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刘入婧

身份证号码:13098419910305XXXX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结构之一就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此结构能够对整体建筑结构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建筑物的室内结构,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效果。另外,此结构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得建筑结构进行多元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效益。所以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探究,对于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效益都具有非常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1框架剪力墙结构特征分析

根据实践经验我们知道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有三大特征,也就是结构抗震特征与刚度特征,以及结构受力特征,其中受力特征也就是框剪结构在接受不同外力压迫时所表现出的形变状态,而所谓刚度特征主要研究的是框剪结构在受力时的承受范围,一旦超出框剪结构的承受范围,其结构就会发生扭曲变形,总体承载能力就会下降,而抗震特征就是对框剪结构在遭受地震侵袭时的稳定性,抗震等级通常受到框架结构刚度以及建筑前提刚度的影响。

2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2.1现场测量

在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施工前,应当做好相关的测量工作,具体的施工技术措施如下:依据建设方提供的水准点,对水平及高程控制网进行建立。在对水准点进行使用前,应当由测量小组进行闭合复测,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在此期间,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控制桩点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扰动或是破坏。随后对本工程的控制轴线网进行测定,据此引测出高程控制网。

2.2连梁刚度问题

在进行框架剪力墙施工时需要有效减少框架剪力墙之间的连梁刚度,降低单位需要达到50%以上。若是可能的情况下也要有效降低连梁的高度,从而实现降低内力的目的。如果抗剪强度相对较低甚至不足,那么需要对连梁的跨高比进行调整,将其保持在4-6范围内。如果某些连梁的抗弯超筋,那么需要减小弯矩的设计值。一般情况下减小幅度在20%以内,并且为了避免弯矩下降较大,需要提升其他位置连梁的弯矩值,正常情况下提升20%以上来保持平衡状态。

2.3框剪结构施工中模板工程操作要点

(1)内外侧模板设计。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上,首先要保障内外墙模板的比例短于内外侧模板,差距范围为200~300mm,此举可以保障模板规格的准确性。其次,为了避免之后模板安装使得墙体破损问题,需要在墙体与模板之间设计海绵。(2)模板安装。首先在模板安装过程当中,应当先进行支模工作,此项工作必须以浇筑后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为参照物来进行工作。其次为了避免内侧模板出现位移现象,可以采用短钢筋将模板与墙体相互连接,以此来控制模板不出现位移。(3)墙模板吊装。在墙模板吊装当中要避免模板不与钢筋相互接触,否则容易造成模板损伤,还可能导致安全问题。此外,因为吊装需要精准控制模板的位置,所以在操作当中必须保证光线充足,否则容易诱发错误操作。

2.4模板工程施工

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模板工程来说,在施工之前一定要确定出内外模板的不同长度以及使用方面的差别。相对于外侧模板来说,内侧模板长度相对较短,同时模板在贴近墙体时为了防止墙体受到破坏,需要将海绵等设置在墙体以及模板之间,这样能够使模板和墙体紧贴,能够保证墙体的完整性。在对模板实施浇筑之前需要将模板完全清理干净,一定要确保其整齐以及清洁,之后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从而为后续的具体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相应的资料以及实际工程可知,在模板进行浇筑时常常会出现内侧模板偏移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为了防止出现此种问题,在进行模板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内侧模板当中设置短的钢筋头,能够对内侧模板进行有效的固定,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模板浇筑工作顺利完成。

2.5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剪力墙类型中的一种,对比其他结构形式的剪力墙,其在面积、性能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对比实心普通结构的剪力墙,其面积虽然比较小,但其带来的压力也会较小,且混凝土本身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性能,所以建筑中的框剪结构自重会减小,保温隔热层作用效果更佳。混凝土剪力墙在承载能力和延性方面具有优势,所以其抗震能力较强。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中,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拌制混凝土,在此环节,需要设计配合比,该配合比既要满足混凝土功能要求,还要符合框剪结构性能要求。其二在浇筑中,混凝土全程的温差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需要降低水泥水化作用。其三正式浇筑中,采取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压实工作,使框剪混凝土结构保持受力均衡。在浇筑完毕,必要情况下,还要采取二次振捣方式。其四做好养护工作。在养护中,需要落实洒水、保温工作,使混凝土结构成型。

2.6内隔墙施工技术

在开展框架剪力墙结构工作的过程中,要想使整个房屋建筑的结构拥有极强的稳定性,并能实现建筑的美化,在此期间就需要施工部门对内隔墙施工技术进行有效控制。其中就包括对建筑工程内隔墙材料的选择以及对内隔墙施工技术的选择。在对内隔墙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抗震性较强、经济性较好的内隔墙材料,对于砌块,最好是选择空心的结构,这样便可以将整个建筑的外观性能进行有效提高。在选择内隔墙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部门也要选择操作较为简单的技术。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收尾工作,内隔墙施工技术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施工部门也要结合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对内隔墙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完善和调整,这样便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7空心砖铺砌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之所以会时常用到轻骨料的混凝土空心砖块,是因为其质量小,而且是空心构造,本身的抵抗性能比较差,为高效提高抗震水平,施工人员往往会使用以下方法:(1)为建筑工程添加抱柱或者构造柱,建筑内部的交叉位置、墙脚等地方比较容易开裂,抗震能力差。鉴于此,要在此区域内建设合理高度的构造柱,提高其可靠性和抗震性。还可在门框和窗框等地方设置高度适当的抱柱,为这些薄弱区域供应全新的撑持力量,提高其抗震水平。(2)能扩充拉结筋和混凝土的现浇带,在建筑楼层较多时,建筑高层的混凝土易于发生裂缝情况,这时施工人员可在裂缝地点铺设混凝土或者建设拉结筋的现浇带,以此保证总体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是一个总体,提高建筑密度,减少裂缝的出现几率。并且,此种方式还能提高混凝土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延长生命周期。需要注意的是,要事先留出洞口位置,施工人员要在铺设空心砖的地方留出洞口,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剔凿。这一施工技术不但能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而且还能减少工期,做到精细化施工,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论

总之,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施工时不仅要做好材料的质量控制,同时在各工序施工中还应严格依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对于重要构件要尽量强化其延性,且要尽量保证建筑结构的支撑荷载能力,为建筑工程项目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提升创造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晓.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7):11-12.

[2]刘鹏.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0):53.

[3]信昕奇.试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06):103.

[4]蒙光大.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34):40-41.

论文作者:刘入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浅析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刘入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