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山县三关小学 404712
《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单元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充实、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基本上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已经感受过分数是由平均分后,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尽管有以上有关分数的初步认识作为认知基础,但是,要系统地建立分数概念还是相对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通晓本单元知识编排意图,抓住知识的基本结构和逻辑顺序,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好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深入分析教材结构,整体把握单元知识系统
本单元安排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首先我们来看教材的整体安排。
1.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二年级上册安排《除法的意义》、三年级上、下册为《分数的初步认识》、四年级上册为《商不变的规律》、本册安排了《因数和倍数》,此为承前。本单元为《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此后为《分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六上安排了《用分数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百分数的意义》,此为启后。
2.本单元的编排体系。从大的范围看,本单元知识内容由分数的意义,包括:“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分之几”(练习八);“真分数与假分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和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练习九);分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 练习十); “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练习十一)两在部分组成。
3.单元各小节教学地位。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因为它既是分数单位,分数大小比较、真分数和假分数学习的直接基础,又是形成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主要依据。
分数的大小比较是以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为基础展开教学的,实质上也可以看作是对分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在比较过程中,不论是分母相同还是分子相同的分数,教学时都要先借助教材图形、再联系分数单位进行比较,最后归纳结论,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时行通分、约分的主要依据,也是下一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在教学内容中具有广泛而强有力的适用性,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加强直观教学,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
对于非常抽象的分数概念,要加强直观教学,寓抽象的意义于直观的演示操作过程中,以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促进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深刻理解单位“1”的意义。在分数意义的建立过程中,学生对单位“1”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面对具体情境中的某个分数时,他们往往很难确定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要在教学中尽量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平均分”是反映分数概念本质属性的重要内容。教学时要从学生原有观念入手,利用图形和学具操作,直观地展开辨析。
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 “分桔子”、“分糖果” 等场景,让学生从生活中“分”的经验入手,进行无序的分;然后聚焦生成的基础性资源,让学生分类并观察讨论,发现一类每堆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
3.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深刻认识分数单位的本质属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数里,作为几分之一的分数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分数,又是分数单位。分数单位不像自然数单位那样固定,它随单位“1”被等分的份数的变化而变化,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设计以下教学过程:课前,先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纸或一张正方形纸。一是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情况;二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情况。这种情况孩子容易理解,直接引导孩子观察图形,他们从图中的涂色部分一眼就能看出谁大谁小,因此,不用把重点放在这种情况上。最后可以把两种情况对比,概括总结 方法。这样处理教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掌握起来也较轻松,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认识。
三、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分数的基本属性就在于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不难发现,在分数的基本性质里,渗透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利用这一关系,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1.用商不变的性质,为分数基本性质学习作认知准备。用商不变的性质作认知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除法和分数的内在联系来探讨它们性质上的联系,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讨的积极性;二是表现在它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学习方法上的准备。
2.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变与不变的关系。在分数的基本性质里,客观地存在着形变而质不变的现象。见外表而不见实质,这是小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感知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总之,精心而系统地整理这一单元的知识,在课堂上,在操作中理解,在抽象中建构,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全面认知这单元的组成部分,以数形结合为引领,突出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规律,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论文作者:刘武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分数论文; 性质论文; 意义论文; 单元论文; 学生论文; 分母论文; 直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