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中国音乐剧”_音乐剧论文

想象一下“中国音乐剧”_音乐剧论文

“中国音乐剧”畅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音乐剧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中国剧坛上音乐剧悄悄兴起了。音乐剧《请与我同行》和《鹰》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于是有人说,音乐剧在中国正方兴未艾。著名的日本四季剧团总导演浅利庆泰先生也预言,5年之后,中国将是音乐剧大国。凡此种种,使人欣喜,也引发人的沉思。

于是,我想到了“中国音乐剧”的问题。

如果在中国戏曲写意美学及其形式美的基础上,借鉴音乐剧多媒体构成理论和丰富的艺术经验,使两者巧妙地结合,优势互补,再广征博采,融会贯通,或许能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使中国人看了感到亲切、使外国人看了感到新鲜的“中国音乐剧”来。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一开始就与戏曲结了缘。它的音乐素材中,除了民歌,还有戏曲(如河北梆子)。它的音乐的结构方式,与眉户道情和一些秧歌剧,一脉相承。所以,后来张庚、马可在民族新歌剧的创作上提出了“殊途同归”的理论,把在民族戏曲基础上发展新歌剧视为一途。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还创作出了《小二黑结婚》、《红珊瑚》等新歌剧。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戏曲新剧目,与传统的戏曲不尽相同,却与新歌剧有不少相似之处,有的简直就可以作为新歌剧来看待。

音乐剧可视为歌剧的一个分支。在民族戏曲基础上发展“中国音乐剧”,其条件很充分,道路很宽广。它可以是以一个剧种为主,可以是几个剧种的综合,也可以是与民族民间歌舞的嫁接,不一而足。其中,特别是那些脱胎于民间歌舞的剧种,因其程式性不强,可塑性较大,就更容易获得成功。在实际操作上,可以发挥集团优势,实行歌剧、歌舞、戏曲团体之间的联合,也可以以制作人为主,以创作、生产、行销一体的社会化方式进行。

“中国音乐剧”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虚实相生的写意美学特征。这也是戏曲审美的精华所在。在“以歌舞敷衍故事”方面,戏曲与音乐剧是相通的。创造“中国音乐剧”的关键是戏曲写意美学与多媒体构成的创造性结合。“中国音乐剧”要充分发挥开放性的优长,要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有人主张,从美国音乐剧所创造的奇迹中获得启示,创作出借鉴西洋歌剧和美国音乐剧、把中国诸多民族艺术包括古典戏曲、民族歌剧、民间歌舞等熔于一炉的、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音乐戏剧。对于这种观点,我很赞同。

中国戏曲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没有哪一部中国文学史、戏剧史、音乐史、舞蹈史不包括戏曲方面的内容。所以说,丰富多彩的民族戏曲,为创作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音乐剧”,提供了十分深厚的基础。

“中国音乐剧”的创作和发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是非成败让实践去检验,让历史去评说。没有艺术上的宽容,谈何百花齐放精神。

不过,“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千条万条,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所以,“中国音乐剧”必须考虑到广大观众的欣赏习惯,必须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必须体现现代的审美观念。

时代呼唤着“中国音乐剧”!

标签:;  ;  ;  ;  ;  ;  

想象一下“中国音乐剧”_音乐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