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化政务服务制度化建设的思考
余正军 绵阳市委党校
[摘 要] 优化政务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创新,为公众提供更公正、更快捷、更有质量的公共服务,是当今各级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文章从分析政务的基本内涵切入,梳理制度建设创新的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发现政务服务存在一些不足。为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必须规范制度建设,强化“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功能,以大开放的气度迎接大发展。
[关键词] 政务环境 制度创新 公共服务
政务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惠民工程,它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政务服务制度化建设,打造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这是新时代的洪流趋势,各级政府将进入政务服务制度建设的高潮时期,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
一、政务服务环境的内涵及特征
(一)政务服务的概念
“政务”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固传上》:“京兆督邮郭基,孝行著於州里,经学称於师门,政务之绩,有绝异之效。”此后,各个时代学者和史家对“政务”均有描述,如《陈书·江总传》:“后主之世,总当权宰,不持政务。”目前,对政务服务没有权威和统一的界定。按照事项类别来分,一般将政务服务事项分为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两类。如:各类证明,评级、认证,从业资格培训考核认定,申请、申报和审核、登记、备案,咨询、查询服务等。
(二)政务服务环境的特征
政务服务环境,即影响政务服务的各种因素和关系的总和,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供给主体的公共性。政务服务环境的建设、维护、供给主体是各级政府,具有法律赋予的公权力,掌握较多公共资源,需要最大限度维护公共利益、满足公共需求,提供给社会公众公平、公正、公开的政府服务。二是需求主体的广泛性。凡是境内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都是政务服务的受众,没有任何条件限制和局限性,有平等享有各种政务服务的权利。三是服务内容的关联性。政务服务环境中的供给主体、需求主体、服务事项、服务平台、保障体系等,属于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政务服务环境建设必须多管齐下、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四是优化提升的艰巨性。政务服务的制定、修改、执行,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优化提升往往触及权力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涉及政府部门功能定位、权力配置、职位分类、岗位设置、绩效评估等敏感因素,会受到来自政府内部和社会外部的阻力[1]。
二、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努力解民忧、办实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汇聚强大力量。”李克强总理提出“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率、零障碍、低成本、便捷化的优质服务,有利于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利于提高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加快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同时也是加强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政务服务是展示政府形象的重要窗口,是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1959年,沃尔沃工程师尼尔斯·博林发明了在之后50年拯救至少一百万人生命的三点式安全带。1964年,沃尔沃发明了兼顾安全与人体工程学的座椅。1967年,沃尔沃推出了第一款背向式儿童安全座椅。在杨学武眼中,沃尔沃一直是个专注于品质与安全的汽车品牌。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安全性都是沃尔沃品牌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正如本次为期三天的经典车巡游活动,尽管车型各异,但在安全、环保、品质方面,它们都是各个时期沃尔沃特色最卓越的表现。
强化政务服务工作统筹,切实抓好“放管服”改革。一是明确责任机构。明确由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放管服”改革相关工作和日常事务,形成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有效工作体系。二是抓实简政放权。推进权力下放工作,把该下放能下放的权力放下去,杜绝“明放暗管”“明接暗拒”现象。三是推动服务事项下沉。将生育登记、医保社保、民政救济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下沉到乡(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办理。积极拓展服务渠道多样化,采用手机APP、移动终端、自助终端等方式,实现“网上就能办、身边就能办”。
开展优化提升政务服务环境行动,已迫在眉睫。从大的方面讲,优化提升政务服务环境是国家战略的需要,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监督政府的重要保障,是密切党和群众关系的重要举措。从小的方面讲,优化提升政务服务环境是提升区域竞争的有效手段,是各级政府摆脱困境加速实现弯道超车和次级突破的现实需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服务群众就是服务民生,如何抓住深化改革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创新机制,优化提升政务服务环境,是当前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只有不断优化提升政务服务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政务服务总体质量不高的局面,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政务服务环境也存在效率不高、信息公开不到位、事项入驻情况较差、数据互认共享困难、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亟待从制度建设着手,推行“一门式”政务服务,一个界面、一窗服务、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彰显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理念[2]。
加大政务服务信息公开和宣传力度,增强政务服务的透明度,让办事人和职能部门对等了解办事的前置要求、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信息。一是拓展信息公开内容。针对事项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公开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2类事项的事项目录、办事指南、办理时限、办理部门、办理方式、评价方式,以及意见反馈途径等内容,并对这些内容动态调整更新。二是流程公开。通过流程公开倒逼承办单位严守办理时限、提高行政效率。对办事人提交的办理事项,承办单位要根据工作进展和任务节点,对办理进度进行公开,办事人可通过手机短信、网站显示等实时查询,知晓事项办理进度。三是结果公开。及时公开办理结果,向服务对象提供便捷、多样的办理情况实时查询渠道,逐步实现办理过程全透明[3]。
三、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的制度建设
通过标准化实现办事与审批的物理隔离,屏蔽各种人情关系,清空权力灰色空间,斩断权力寻租暗管,实现办事“找谁都一样,谁找都一样”目标。一是推进平台建设标准化。统一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的建设标准,实现“统一接收、事前预审、按责转办、跟踪督办、统一送达、评价反馈”的总体目标。二是政务服务内容标准化。将办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种类、内容(身份证、户口本、工商登记证、纳税证明等)、格式(照片格式、表格表单格式、填报字体格式、文本打印格式等)等制成标准化模板,让办事人事前知晓。办事人申报时,按照标准格式填报,提交后力争一次通过,让办事人好办事、少跑腿、不添堵。
(一)加强顶层设计,着力解决简政放权不到位的问题
作为语言的载体,情感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真情流露往往能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情感的表达要注重真实性,不能随意释放自己的情感,要考虑观众的感受,适当利用情感调节节目气氛,减轻观众的思想包袱。在情感表达时,主持人要把握好尺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从而为整体节目效果的提升做好准备。
(二)推进服务公开,着力解决服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路上周大国都在说毛主任业务能力突出,为人谦恭,医德高尚等。秦明月突然说:“我听说前段时间有患者家属找他闹事,是怎么一回事啊?”
(三)加强标准建设,着力解决政务服务不规范的问题
鉴于目前政务服务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当把优化提升政务服务环境作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大力加强政务服务制度化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政务服务与网格化管理一体化运行,建立分级分类处置机制,真正为百姓解决身边的“痛点”,打通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灯光多有变化而多以纯色为主,和音乐、道具设计一样,试图给舞台更多象征性,时而泻满舞台的白光,又似乎是给观众席带来隐隐的逼问。
(四)优化内部流程,着力解决内部运转不顺畅的问题
按照科学、规范、高效的要求,开发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业务应用系统,着力解决协调难问题。一方面,部门要对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晰科室的职能职责,细化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和标准,明确科室审批权限,明确前置后置关系,并对外公布,切实方便办事人。另一方面,促进部门协同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切实联通孤岛、打破壁垒[4]。
(五)强化考核激励,着力解决监督评价不高效的问题
建立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考核评优机制,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单独评优,比例大于部门的(如:部门评优按总人数比例的10%,窗口评优按窗口人员的30%),不占用部门名额。建立窗口工作人员成长激励机制,把窗口工作经历作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干部任用提拔上优先安排。建立窗口工作人员岗位绩效奖励制度,采用月评、季评、年评方式,按次给予岗位激励。建立上岗机制和群众评价不满意清退机制,凡是群众测评不满意的,取消绩效奖励,其在岗时间不作为基层工作经历。
(六)深化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宗旨意识不强烈的问题
调整、提高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和政务服务实体大厅人员编制数量,选拔、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素质好的干部充实窗口一线队伍。丰富窗口一线业务人员渠道,可通过聘请政府雇员方式、购买社会服务方式,提升窗口一线服务能力和质量。持续整改老问题、用力整改新问题,特别是政务服务过程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深入整治“慵、懒、散、浮、拖”行为,逐一制定整治工作方案,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切实解决执行力不强、吃拿卡要等作风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锐昕. 电子政府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8.
[2]杨瑞龙. 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 经济研究,1994(5):116.
[3]杨正联. 现代公共行政的制度逻辑[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4.
[4]斯蒂芬·戈德史密斯. 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
中图分类号: D035
文献标志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