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实验教学问题研究探讨论文_冯艳娇

高中生物课堂实验教学问题研究探讨论文_冯艳娇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 564100

摘 要:生物实验是生物科学发展的基础,是生物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因此,生物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形式。然而,目前部分学校的生物实验课开展还存在不足,进行实验教学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实验教学并没有得以很好开展与实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上述作用。现对本地区的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问题分析 对策

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与人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生物学科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领导的重视。

生物学是高中阶段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高考必考科目。新课标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实验教学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它可以形象生动地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新时代人才。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物实验教学仍不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地域限制,硬件不足

由于本地区学校财力、物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学校实验室和实验器材远远达不到需求。生物实验室缺乏,生物实验设备老化,损坏严重。大多数学校只有一个生物实验室,仪器室和实验准备室共用。仪器设备大多与化学实验共用。有的学校甚至连实验室都没有。虽然在每年“市督导检查”中,学校上报的配备率达到60-80%,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水分——其中包括一器多用的、破损报废的等等。

2.实验员业务素质令人堪忧

实验员素质的高低,责任心的大小,是能否完成每堂实验课的关键。然而大多数学校实验员缺乏。而且基本上都没有经过培训,人员也都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和从外面找的临时工。他们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基本的实验技能也不熟练。随着实验教学地位的提高,我校虽然加大力度投资实验室的建设,但是实验员仍然不足,任课教师兼职实验员的职务。其他学校的实验员很多都是没有生物专业知识的教师。综合业务素质令人担忧。

3.任课教师做实验的积极性不高

首先,大多数学校任课教师的师资配备不够,一个教师上四五个班。由于新素质教育形式下,课时少,任务重,教学内容难以完成。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难再挤出时间来做实验。

其次,做实验的耗时长,准备工作和实验的教学工作还得由专业教师亲自上,实验员只是帮助打扫卫生。任课教师的精力不足,难以提高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任课教师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高考功利性,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做”生物实验还不如老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和“背”实验的效果好。

4.学生个性强,效果差

现阶段的学生个性强,思维活跃,确实比较喜欢上实验课。只要提到上实验课,好奇与喜悦溢于言表,但那种蛮动与破坏力也大得惊人。踏进实验室,东看西摸,仪器损坏严重。即使实验原理他们掌握了,可实际操作却是相差甚远。完全凭个人爱好操作,操作不规范,效果打折扣,安全问题出现。

二、更好地开展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对策

1.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实验教学设施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不断提高,学校实验教学的硬件条件正在不断完善。

一方面应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在管好、用好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必要的设备、仪器、药品等。

另一方面,任课教师也应积极克服困难,认真钻研教材,仔细梳理学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把好关,积极上报实验室所缺少的仪器设备、材料用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现有设备的作用,在困难情况下能基本完成好大纲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专职教师素质

首先,各级领导和学校应积极投入经费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在职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特别是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标培训。培训的覆盖面要广, 培训内容不仅要有教育理念的传播和改革的理论的探讨, 而且要加强新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具体的生物实验教学实践中。

其次,定期举办实验技能培训和实验技能大赛,提高实验员和众多任课教师的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应使业务素质高、年富力强的年轻教师进入到实验员的队伍中来。提高实验员和众多任课教师的实验素质和实验技能。

3.任课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大多数任课教师能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但由于受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对不作高考要求的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对培养学生主体参与、动手实践、改革创新的意识还严重不足。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充分认识生物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回归生活,亲自实验,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还可以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素养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4.发扬学生个性,加强组织纪律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也不要泯灭学生们的好奇心。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适当引导便转变为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严肃指出好奇引发的错误行为,又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要向学生讲清道理,反复教育,细节决定成败。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环境安静。总之,要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良好作风。

从本地区的实验教学实践来看,此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必须重视此问题的解决,才有助于在高中顺利开展生物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新清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反思.2008,12,网络。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打折”现象及对策分析.中学学科网。

[3]郭群利 萍乡市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2010,12,网络。

[4]王晓菲 生物实验课常见问题及对策.中学生物教学,2008,8。

论文作者:冯艳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高中生物课堂实验教学问题研究探讨论文_冯艳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