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魔芋主要病虫害简介_魔芋论文

云南魔芋主要病虫害简介_魔芋论文

云南省魔芋主要病虫害种类简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省论文,魔芋论文,病虫害论文,种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内外报道的魔芋主要病害有白绢病、根腐病、软腐病以及花叶病等,其中根腐病又称黑腐病或腐烂病,有的材料中将根腐病与白绢病、黑腐病划归为一种。日本报道魔芋的花叶病毒(KMV)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病毒病。魔芋的主要害虫有甘薯天蛾、豆天蛾、大绿丽金龟子等。根据笔者对云南魔芋病虫害的调查采样及检测鉴定,现将云南魔芋的主要病虫害种类简述如下:

1、黑腐病

在球茎与叶柄交接部位开始发病,病部黑色腐烂,分别向叶柄、叶部及球茎延伸,导致中柄发黑腐烂倒伏及球茎腐烂。该病害在云南省魔芋区普遍发生,能引起烂种,是对云南省魔芋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害,重病田块的发病率达30%以上,经病菌分离培养,属于疫霉,种芋检测中发现种芋带菌较普遍。

2、白绢病

危害球茎,表现为球茎部分有白色菌丝包绕,地上部分叶柄及叶片黄化萎蔫,发病后期球茎变空,植株死亡。该病以土壤带菌传播为主,种芋也可带菌传播。调查中发现:该病害在云南省魔芋中仅零星发生,在高温多雨或雨后烈日条件下发病较快。

3、叶枯病

症状表现为叶面发生黑褐色枯斑,周围有黄化晕圈,有的病株叶缘呈灼烧状。对病原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发现为端生1~3根鞭毛的杆状细菌,与烟草野火病菌相似。该病由种芋及病残体带菌传染,在湿热及晴雨交替的情况下发生,流行较快。

4、软腐病

块茎腐烂发臭,叶柄及叶片黄化萎蔫,病原为欧氏杆菌,周生鞭毛6~8根。主要由种芋带病或土壤带病及病残体传播,机械损伤或昆虫咬伤可引起病菌侵入而发病,最低气温20℃以上易发生流行危害。

5、病毒病

主要症状

田间症状为复合侵染,有花叶、黄化、小叶及植株矮化、块茎变小等。

病原

在块茎及叶片中均检测到以下4种病原:(1)球形病毒,直径30纳米左右,初步诊断为黄瓜花叶病毒。(2)线状病毒,11~13纳米×700~800纳米,根据其形态特征,初步诊断为马铃薯Y病毒属成员。(3)杆状病毒,25纳米×250纳米,核酸芯线较宽,初步诊断为烟草脆裂病毒。(4)被膜球形病毒,直径80~85纳米,核壳体直径60~65纳米,初步诊断为番茄斑萎病病毒。

田间种植条件下,病毒可由其他寄主植物通过传毒昆虫(蚜虫、蓟马等)传播到魔芋上,再通过这些介体在植株群体中蔓延扩散。病毒病在冷凉气候条件下发生较轻,干热、温热气候下均可严重发生。

联系电话:0482-2205427

标签:;  

云南魔芋主要病虫害简介_魔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