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CT;MRI
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是指发生在颞下窝和咽旁间隙的肿瘤,此部位可以发生多种良、恶性肿瘤,但由于此处间隙位置深,肿瘤生长隐蔽,且肿瘤病理类型繁杂,因此在早期不易发现,且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现象[1]。此外,该处肿瘤易侵犯颅底、咽旁等部位,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极易危及患者生命。目前,随着B超、、CT、MRI及血管造影技术等影像学技术及针吸活组织检查的发展,不仅能早期发现肿瘤而且能为手术提供很好的有关肿瘤与临近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知识,提高了肿瘤的诊断率。鉴于此,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7例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患者进行了CT、MRI影像学检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7例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在6-65岁,年龄均值(35.45±2.76)岁,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面颈部肿块、张口受限、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患者军知悉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剔除临床资料不完整、不适合参与本研究者。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先进行常规检查,然后再进行CT和MRI检查。CT检查:采用西门子SOMATOM Force型CT扫描仪进行检查,参数设置:电压120Kv,电流220mA,层厚5mm。取患者仰卧位,以病变部位为中心,根据患者病情酌情扩大范围进行全方位扫描。MRI检查:采用西门子MAGNETOMAvantoT型1.5TMRI进行扫描,首先进行矢状位T1加权扫描,参数设置:重复时间550ms,回波时间15ms,扫描层厚5mm,扫描层距1mm,矩阵512x512;确定扫描范围后进行矢状位T2加权扫描,参数设置:重复时间3650ms,回波时间85ms,扫描层厚5mm,扫描层距1mm,矩阵512x512。
1.3疗效判定
(1)观察67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2)观察67例患者的瘤CT、MRI影像学表现。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x±s)以及(%)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x2检验,检验值P<0.05时认为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67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67例患者中,良性肿瘤48例,占比71.64%,其中以涎腺源性肿瘤、神经鞘瘤最多;恶性肿瘤19例,占比28.36%,其中以腺样囊性癌、恶性淋巴瘤等最多。详见表1。
2.2 67例患者的CT、MRI影像学表现
67例患者的CT、MRI影像学表现见表2。
3.讨论
根据本研究结果所示,可以发现,对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患者进行CT和影像学检查,CT扫描能够明确肿瘤的大小 、形状及邻近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而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多面成像。两者共同作用,可很好的对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患者作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同时还能够鉴别出良、恶性肿瘤,为患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2]。
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类型多样,病理类型较为复杂,在诊断过程中,对于某些肿瘤需要提高观察,以准确鉴别。例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涎腺源性肿瘤。神经鞘瘤大多发生在颈动脉鞘周围,多起源于迷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影像学表现为较肌肉密度较低的软组织肿块阴影,边界清晰,可见包膜,肿块密度不均匀。而涎腺源性肿瘤也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好发于腮腺的良性肿瘤,主要特点为镜下结构多形性。该类型肿瘤生长较为缓慢,多呈圆形、椭圆形,可见薄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影像学表现为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光滑有包膜,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此外,其可见到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被撑开、分离,而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颈内静脉和颈内、外动脉均向外侧受压、偏移[3]。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对病例类似肿瘤进行鉴别,以免误诊。
【参考文献】
[1]陈凯瑞, 罗春媛, 谭艳林,.... 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CT/MRI影像学分析[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 34(3):407-411
[2]刘红生, 董季平, 白岫峰, .... 原发性颞下窝肿瘤的CT与MRI特点分析[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32(11):1672-1675
[3]陈昊亮, 孙国文, 唐恩溢, .... 23例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分析及手术方式探讨[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9, 54(2):107-111
论文作者:李春明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肿瘤论文; 患者论文; 原发性论文; 间隙论文; 影像论文; 神经论文; 肿块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