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点德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王文捷

美点德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王文捷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工作,根据“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我校确定实施美点德育模式,以打造中职学校德育品牌特色,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力求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与过硬的个体素养,使他们在习得技能的同时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规范的言行举止。本文就美点德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美点德育模式 中职学校 实践 研究

一、美点德育模式实施的背景

我校2011和2012两届学生,问题多多。生源质量差、文化水平低、学生不愿学,老师无法教,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诸多现实问题,让老师头疼不已。吸烟、课堂玩手机、睡觉、迟到早退逃课、谈恋爱等等违纪现象是应有尽有,而且态度恶劣,不服管教。尤其是11级营销班的课,老师根本无法上。扣德育分、处分,统统没用。“上一节11级营销班的课,至少少活三天。”有老师如是说。因此,如何改变这种教育现状成了我校每一位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这些学生久经沙场,百毒难侵。说教无效,怒斥无果。怎么办?教育还得从人的内心最软的地方入手。于是我们开始尝试从表扬入手,要求班主任们去努力挖掘本班学生的优点和他们所做的好人好事,写成美点汇报材料上交到学生处,由学生处领导利用课间操时间在全校通报表扬,凡受到表扬的学生同时还加德育分。这一招果然凑效。有一个经常违纪相当调皮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你们办公室的门窗有点脏,我帮你擦干净,你给我加德育分表扬,好吗?”是啊,这些学生缺乏的就是认可表扬和尊重。这更坚定了我们以表扬为主的德育模式,并定名为“美点德育模式”加以实践。学生的言行在每天的表扬中悄然变化。

二、构建美点德育模式的意义

美点德育模式是基于赏识教育的一种创新德育模式。以赏识表扬为主,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以满足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尊重的心理需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初中时期被定了双差生,即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因此也绝没少受过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他们厌恶学习,对抗老师,如果在中职学校还以学业成绩为标准来要求他们评价他们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改弦易辙,重立标准,从心灵的最软处来打动他们,感化他们,教育他们,满足他们渴望被理解被认可被尊重的心理需求,才是上上之策。“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勤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并挖掘学生日常行为活动中的“美”的一面,“善”的一面,并予与通报表扬,就会激励学生去发挥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的一面。“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人都需要关爱和关怀,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出彩人生,没有人愿意沉沦堕落一生。孩子们正处在发育成长期更需要关爱和尊重。为此,学校要求班主任和老师们充分挖掘学生中的“美点”,鼓励学生去创造“美点”,学校极力拓宽传送美点渠道,展示学生“美点”。通过发现美、创造美、书写美、传播美,来弘扬校园正能量。学生的信心有了,眼神温润了,师生关系理顺了,老师们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三、实施美点德育模式的策略与实践

(一)尊重主体,明确德育目标

中职学生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思维活跃,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和关注,对事物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往往也较强,但因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信心缺失,导致奋斗目标不明确、职业规划不明朗等问题。所以,我们规划了三年中职学习生涯的德育目标,即一年“立德”,二年“养德”,三年“布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年“立德”,即是在一年级时,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如“孝悌忠信礼仪廉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根植于学生脑内心中,帮助学生“立心”“立德”;二年“养德”,就是要在立心立德的基础上,又通过平时的学习生活及各类活动内化为品格,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三年“布德”,就是要求学生把在校内养成的优秀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到工作单位和社会上,让社会普遍认同学生的优秀品格,以实现“今天你以汽校为荣,明天汽校以你为傲”的教育期望。

(二)创新理念,提升教师素质

部分教师实施德育教学上受传统德育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方法落后,评价标准陈旧,使学生无法感受到德育教学的乐趣和意义,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无论教育形式、阵地出现多少新的变化,教师始终是德育工作实践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们应该打破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自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创新理念,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构建科学的、有特色的德育评价体系。为此,我们有系统地组织教师开展“美点德育”理念系列培训和班主任专业技能系列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意志,最终才能完成统一目标。

(三)创设情境,关注学生体验

空洞的道德说教之所以乏味无力,就是因为对学生来说缺乏情感体验。要想把预设的道德品格植入学生的心里,最终外化为行为,就得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调动学生多感官的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迁移和应用。如在教学高二年级“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拍下社会不文明现象,如横穿马路、语言粗俗、随意涂写乱画等,并将这些整理成视频素材,供学生学习体会,或是插入一些相关的新闻视频等,使德育教育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回归生活,丰富德育内涵

“布德”是美点德育中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把在校内形成的优良品行带上工作岗位,带上社会,影响他人,即让美点德育最终回归生活。为了让德育活动变得更富多彩且行之有效,教师应努力拓展德育空间,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学生自我教育和发展的平台,让他们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职业,让学生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更好地结合,并促使他们把在获得技能和经验的同时形成的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带入工作中,最终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纪律性强、规则性强的人。

(五)利用网络,拓宽教育空间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学校德育的变革,它使德育教育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拓宽了德育教育的领域和平台。所以作为新时期的中职教师,应当及时把握机遇,结合学生情况制定信息化环境下的美点德育教育方法。充分利用校园媒介营造德育文化氛围,尤其是要善于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平台、班级QQ群。例如,在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做的职业生涯规划发送至班级群中,让他们相互借鉴和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上传一些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案例,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美点德育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校园内追踪美点,传扬正气,努力营造和谐积极进取的育人氛围,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充分领悟到“诚信、勤奋、求实、创新”的可贵,并在赏识中提高整体素质,最终成为德才兼备的中职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楠楠.中职模块化德育活动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11):56-58.

[2]刘文学.中职学校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7.

论文作者:王文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0

标签:;  ;  ;  ;  ;  ;  ;  ;  

美点德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王文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