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探析_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民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探析_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民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探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原则论文,民主论文,探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20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潮,其根本观点涵盖于《法兰克福宣言》中,它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伦理原则、多元论原则、改良主义原则、实用主义原则。该思潮整体上并没有超越资本主义,其本质仍是资本主义范畴。它攻击共产主义,主张建立符合人性的社会,必将成为一种历史的乌托邦。

民主社会主义是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中势力最大的社会政治思潮之一。有人将它与科学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并称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三大家。不论这种提法恰当与否,它在当代社会主义这股巨大的政治洪流中所占有的地位仍然是不容忽视的,它的一些基本原则更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1951年社会党国际成立大会上通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法兰克福宣言》),这是西欧各国社会党为适应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形势的需要而制定的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思想体系。尽管其缺乏统一性和约束力,而且体系庞杂,但仍可以从中概括出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些内在的原则性的东西。它们是各国社会党在各种纲领和决议中一直强调的,也是在实践中始终奉行的。

一、伦理原则

伦理原则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基础。民主社会主义正是遵循伦理原则构建自己理想的社会模式。

《法兰克福宣言》声称:“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为一个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而奋斗。”〔1〕其间已流露出伦理道德的倾向。而后在各社会党的纲领中对民主社会主义目标的表述与其大同小异,基本倾向是一致的。如德国社民党的“自由,公正”;瑞士社民党的“相助,社会公正”;瑞典社工党的“平等,相助”等等。从这些不尽相同的提法中不难看出,它们所追求的都是一些“永恒的”法权和伦理原则,是从资产阶级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那里承继下来的,是一些没有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的、抽象的理性概念的堆砌。作为社会党人追求的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又区别于共产主义的“第三种”理想模式,它不是在分析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而决定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而是建筑在抽象空洞的伦理原则基础上,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呼声,而且是“痛苦的呼声”,这无疑是把社会主义从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变为纯理性的主观祈愿和情感归宿,成为悬在半空中的没有坚实基础的“空中楼阁”。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它脱离了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既没有确定的经济标准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也没有明确的政治标准即政权归谁掌握,而是完全离开了社会政治经济矛盾的现实根源,把抽象的道德伦理原则作为社会主义根本出发点和唯一目标,把绝对理性看成人们社会政治活动的唯一源泉。这种社会发展的唯心史观与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观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使社会主义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正如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学说正是在它抛弃关于合乎人类天性的社会条件的议论,而着手唯物地分析现代社会关系并说明现今剥削制度的必然性的时候盛行起来的。”〔2〕由于历史观上的根本对立, 社会党人全盘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否定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集中表现,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就是消灭阶级的科学结论。显然,这种建筑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理想模式,必然象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一样,即使充满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最终必将成为绮丽的幻想,梦中的天堂。不过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是产生和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不成熟的时代,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缺陷是不可避免的。而民主社会主义则是产生和存在于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已经从理论变成实践的时期,所以其真实动机不言而喻,就是要否定社会主义的实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根本上否定无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信念和社会实践。

二、多元论原则

多元论原则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灵魂,它贯穿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经济等所有理论之中,是其“民主性”的保证。在社会党国际发表的宣言和决议中,对多元论原则有过程度不同的表述:《阿尔布费拉宣言》声称:“社会党主张多元主义”〔3〕, 《利马委托书》宣称:“我们是一个十分深刻的多元化运动”〔4〕, 《社会党国际原则宣言》声称:“民主就其本质而言是多元主义的,而多元主义为民主的活力和创造性提供最好的保证。”〔5〕

1.指导思想多元化

民主社会主义认为,民主首先是思想民主、思想自由,反对把自己同任何一种社会主义哲学联系起来,认为一家之言、一种学说会违背其民主性质。要保证“民主”和“自由”,就不能以一种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只有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才是保证“思想民主”的必要手段和唯一选择。

所谓多元化,就是强调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没有权威,没有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允许各种观点进行自由竞争。在马克思主义以外,还有其他学说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这就暴露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倾向:拒绝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放弃统一的世界观基础,无论何种学说,只要合乎民主社会主义需要,它都可以无条件吸收。这样就可以把无论是声称信仰马克思主义还是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都保留在社会党内。在形式上这既不会剥夺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在党内阐述自己观点的权利,使他们有可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的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又为社会党中右翼势力借口拒绝接受“马克思主义教条”和“马克思主义偏见”,借口客观地似乎是无偏见地分析当代问题,把非马克思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的甚至露骨的资产阶级的观点纳入其体系中提供方便。

可见,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多元化指导思想的实质就是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否认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多元化思想,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代替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否定科学社会主义。

2.政治多元化

社会党认为,政治民主是实现其他民主的前提条件,而要保证实现政治民主,就必须实行政治多元化。就是说在政治领域里没有处于领导地位的政治力量,主张多党制。他们认为,要建立“自由”的社会,只有搞西方式的议会民主,“由多数派组织政府,同时保证少数派的权利。”对于多党制他们倍加推崇,而把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领导诬蔑为“一党独裁”,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是对民主自由的威胁。他们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选权已得到实现,国家体制是建立在普选制基础上的议会民主制。社会党作为多元化政治体制中的一个政党,主要任务就是在“民主制”条件下争取在议会中取得多数成为执政党,然后推行其纲领主张。事实上,在多党制体制下,社会党即使通过民主选举上台执政,也只能是和资产阶级政党在维护现存社会政治秩序方面进行分工,其纲领和政策不能不受到资产阶级政党的牵制和影响而难以超出资产阶级民主的范畴,最终为维护资产阶级制度服务。

所以,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多元化的实质就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它所保证的政治民主也只能是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民主,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3.经济多元化

民主社会主义在经济上的主张与其在思想和政治上主张是一致的。它认为在经济领域里没有居于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反对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来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法兰克福宣言》声称:“社会主义计划并不以所有生产资料公有为先决条件,它允许在重要范围内可以有私有制的存在。主张在保留私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国家、私人、合作经济并存的所谓“混合经济”。社会主义国家也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但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目的是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而民主社会主义所主张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多元混合经济既不能摆脱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不能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可见,所谓私有制和公有制的混合实际是一种骗局,其真实目的不是限制资本主义所有制,而是巩固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以社会主义之名,行维护资本主义之实。多元混合经济也绝非理想的经济模式,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形而已。

历史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客观上都存在着不尽相同的思想观点,政治力量和经济因素,单一的纯而又纯的社会形态是不存在的。但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无论思想关系、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多么复杂,都绝不是各种思想观念、政治力量和经济因素地位之均等,都必然会有一种思想观念、政治力量和经济因素在各自领域里居主导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论思想流派政治势力和经济成分多么复杂,占主导地位的必然是资产阶级思想、资产阶级政党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民主社会主义所主张的思想、政治、经济的多元化只是变相地推崇资产阶级思想,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而已,其根本用意在于用多元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领导和维护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改良主义原则

改良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民主社会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改良主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作为“改良主义的继承者出现在西欧工业发达国家中的”〔6〕。 改良主义作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最集中地表现在实现其理想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上。作为区别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共产主义的“理想的”社会模式,它是建筑在抽象的理性和伦理基础上的,所以,实现这个“理想”社会,不能用暴力手段,否则就是对伦理原则的违背。《法兰克福宣言》公开宣布:“社会党人的奋斗目标是用民主方法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7〕所谓“民主的”方法就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资本主义民主范围内,用和平改良、议会斗争、缓慢渐进的方法,对资本主义进行合法的改良,从而实现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奉行改良主义原则的理论依据之一是其超阶级的国家观。民主社会主义从唯心史观出发,把现存的国家看成是为人民的“权利共同体”,它虽然无法否认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社会,但不承认国家的阶级性,把国家看成是超阶级的正义力量,正是这种国家观为民主社会主义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实行社会改良,进行议会竞争提供了理论依据。民主社会主义坚持改良主义的理论依据之二是唯心史观的社会进化论,即只承认事物量变,否定质变,否定革命的飞跃。因而它主张实行渐进主义战略,通过缓慢的积累和和平的变革来实现其“理想模式”。它否认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是质的突变,认为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两者之间很难划出明确的界限。“革命不是‘伟大的节日’,而是促使社会发生变革的长期的,充满斗争的过程”,这些过程既不会直线前进,也不会突变……社会主义也恰恰就是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独裁和出现新的社会因素的一种历史进程。”〔8〕依据上述理论,民主社会主义热衷于社会改良,把改良看成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唯一途径。实际上,虽然各社会党经过长时间的苦心经营,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仍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性质。所以,尽管民主社会主义通过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但要以此来达到实现理想目标的目的,也是妄然。因为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必定在政治上也起决定作用。通过选举上台的社会党,其主张不能不受资产阶级的压力和影响,它既然不能保证自己的政策完全满足无产阶级的要求,也就不可能保证在选举中永久地得到他们的支持,特别是在经济萧条和停滞时期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所谓把现存国家改造成无产阶级的工具显然是空话。它的“理想模式”也只能化为乌有。事实上,在社会党执政的国家还没有一个通过改良改变了其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

四、实用主义原则

实用主义作为一种资产阶级哲学观,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一定地位。尽管没有明文阐述,但实际上它起着方法论的作用。这一点从民主社会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态度的演变中足可以得到证实。

《法兰克福宣言》声称:民主社会主义不要求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严格一致,不主张统一的世界观。甚至认为“不论社会党人把他们的信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的方法上,还是建立在其他方法上,不论他们是受宗教原则的启示或受人道主义原则的启示”都是可取的。在民主社会主义多元化的世界观中,马克思主义已不是唯一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是多元化世界观中的一元,一种“分析社会的方法”而已。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十分完备而严整,二者是有机联系的。社会党人却肢解了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吸收,而拒绝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整个体系。显然,这是一种按己所需、任意取舍的实用主义态度。在《法兰克福宣言》发表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在一些社会党人的纲领中,马克思主义被彻底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不再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有效力量,不再能鼓舞工人,不再是其精神领袖了……指导他们的是进化社会主义的理论,而不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9〕但是,从70年代开始,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又表现出积极的兴趣,有的号召与马克思主义搭桥,有的声称马克思主义就是它的理论基础。甚至连当初抛弃马克思主义最彻底的德国社民党也强调说:“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吸收日常生活各种表现及其精神反映的开放性理论,它同时也吸收马克思主义。”

可见,社会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老社民党人即使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伯恩斯坦也还要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但《法兰克福宣言》却把马克思主义贬低为只是分析社会的方法之一,是多元化指导思想的一元。这是因为当代社会党成分发生了变化,中间阶层日益增多,基督教徒也大量涌入,为适应他们的思想观念,扩大社会党基础,民主社会主义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变化,由马克思主义一元论转向多元论。而70年代重提马克思主义是由于资本主义发生了战后严重的经济危机,各种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历史观、社会观都无法从根本上解释这一社会现象,于是他们又转向马克思主义,想从他的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这种“不用时抛弃,需要时拿来”,为应付目前事变不惜“改弦易辙”的做法,暴露了社会党人只注重“灵活性”和“实用性”,而不讲原则的坚定性的实用主义倾向,目的是想从马克思主义中割取一些为他们的理论装璜门面的东西。

民主社会主义是与共产主义尖锐对立的政治思潮。《法兰克福宣言》对共产主义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攻击,甚至把共产主义看作是“新帝国主义的工具,只要它获得了政权,就破坏了自由和获得自由的机会。”〔10〕在以后的十几年里,民主社会主义反共色彩时浓时淡,调门时高时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始终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敌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暴露了其固有的矛盾和弊端:生产下降,失业增加,通货膨胀,人民对未来失去信心。社会主义在共产党领导下,在经济、科学、文化和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提高了共产党在国际上的威信。随着“普遍福利社会”神话的崩溃,处于经济危机中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兴趣。而社会党的社会基础基本上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巩固政治地位,争取上台执政,必须取得这些选民的支持。同时,共产主义力量日益强大,足以与资本主义相抗衡,改善同共产党的关系,不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兴趣,以赢得他们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凭借同共产主义力量的合作,壮大自己,以保持“第三条道路”的独立性。基于这种实用主义的考虑,社会党人才降低了反共调门,提出同共产党合作。

总之,对待共产党,社会党人表现出两种不同态度;共产党力量强大时,就改变其反共面目,与之合作,寻求支持;当共产党遭受挫折,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其反共面目又充分暴露,甚至幸灾乐祸。80年代末,东欧政局发生动荡,社会党国际趁机大造舆论,推波助澜,还制定了对东欧施加影响的具体方案:经济上有效地帮助;政治上推动其向民主社会主义演变,使其脱离共产主义轨道,思想上使其认识到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是东欧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

由此可见,社会党人对共产党态度的调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目的。实用主义作为方法论始终指导着社会党人的实践活动。

通过对民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分析,可以看出,它在整体上没有超越资本主义,其本质不过是资本主义旧事物的翻新。尽管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比较活跃,但它并不主张根本触动资本主义生产和阶级关系,它的自由民主并未超越资本主义所能给予的极限。它要改变的,至多只是所谓被扭曲的人性。它要建立的符合人性的社会,只能是一种历史的乌托邦。

注释:

〔1〕〔7〕《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2〕《列宁全集》第1卷,第165页。

〔3〕〔4〕《社会党国际文件集》,黑龙江出版社1989年版, 第399、505页。

〔5〕转引自《政党与当代世界》,1989年11期,第32页。

〔6〕《论民主社会主义》,东方出版社,第137页。

〔8〕《当代西欧社会党的理论与实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第13页。

〔9〕《各国社会党重要文件汇编》,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49页。

〔10〕《现代西方社会思潮评介》,山东大学出版社,第342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民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探析_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