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考、科学实践、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科学发展--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思考_高中语文论文

理性思考、科学实践、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科学发展--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思考_高中语文论文

理性思考,科学践行,推动语文新课改科学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论文,新课改论文,高中语文论文,新课程改革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至今日,全国各地区新课改已实行很多年了,安徽省也已实施三年。经过三年的教学磨合,安徽省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已由浮浅的理解、机械的践行阶段,逐渐转入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思考、科学求实的操作阶段。2009年,安徽正式采用了新课改的高考卷,这成为安徽第一轮新课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标志。因此,结合2009年安徽新高考卷,进一步反思、总结新课程教学,使之走上科学、高效、理想的轨道更为必要。本文拟结合三年来的教学实践、思考和2009年安徽新高考的检测,谈几点实践中的体会。

一、课改现状: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新课改启动于2001年,最初始于初中。2004年国家颁布高中课程标准,课改得以进一步展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亮点是,重新界定了语文学科性质,提出了四条基本理念,设计了新的课程思路和课程结构,并明确提出四个方面的目标:1.转变语文教育的观念,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能力、过程和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2.改革课程结构,设置选修和必修两大板块,实行学分制。3.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对话式教学观,提倡个性化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4.转变评价观,实现以评价促进语文学习的转变。

对于任何改革而言,初衷与实际效果是有区别的。从三年课改的实践来看,目标部分实现,有的做得很好,有的做得不够,有的地方做得有点“过”。

1.观念的转变基本实现,保守教学思想得到相当程度的克服,但也存在过犹不及,放任课堂的现象。如,有些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过于僵硬,一味地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强调课堂气氛的热闹,而缺乏有效的点拨、主导、引领,以至于教学效率较低,教学目标不能充分实现,学生在知识掌握上明显不足,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快。

2.选修课程设置是本次课改的最大亮点,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以必修来奠定基础,以选修来拓展和提高,是课改的一种较科学的思路。但实际上,各地区教学做得普遍不好,选修已经陷入困境,学分制名存实亡。

首先,在当前条件下,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选修课的开设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据笔者了解,几乎所有学校的语文选修都没有实行走班制,还是保持着原来的教师、原来的学生及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同一时间内全年级均是如此。并且,绝大多数学校的选修课程惊人的一致,基本上都是《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完全体现不出自由选择修习的原则,也就说不上什么个性化发展了。甚至有的学校必修五个模块上完后,只上《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两个选修模块就转入复习了,整个高中教学时间不到两个学年。相对于课改前,应试化倾向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更是落空,令人担忧。

其次,大部分学校选修课的教学方式和必修无异,基本上都是按照必修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另外,必修模块教学的基础性强,高度不够,要求较低,而选修的要求又较高,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难度较大。

3.传统教学评价观根深蒂固,难以转变。日常教学中,评价仍是衡量学生的一把重要尺子,高考杠杆没有实质的变化。

新高考新在何处?不外乎两点:指导思想和命题立意方面——将更加注重基础性、时代性、综合性。强调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考查;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强调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及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考查,鼓励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试卷结构和形式方面——设必做和选做题,调整试卷板块顺序。当然,各省市不尽相同,江苏设附加题,安徽没像其他省市新课程卷那样独立设置选考内容,以利于平稳过渡。

对于新课改条件下的高考而言,命题指导思想和立意方面的调整是毋庸置疑的。但试卷结构、内容和形式方面就值得商榷了。设选做题是否真的能实现检测目标,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半小时是否真的有时间选择,供选各题的难度、信度是否相当等都是问题。而未设选做题的2009年的安徽卷,又如何体现“选修课程的评价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原则?

新课标高考卷人文性强,强调“生活化”命题,重视思维能力,这都提醒考生关注现实,关注人文,扎扎实实学好课本,高度重视综合素养的提升。试卷引导高中语文教学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警示教师要扩大学生阅读面,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能力。

在本轮语文课改中,成绩不少,问题也不少。正视问题和困难,反思教学实践,汲取教训,新课改才能一路走好。

二、语文教学:在继承中发展

反思问题和教训,不难发现其根源。“语文是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语文系汉语言文学,不同于数理化学科,它根植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土壤之中,薪火相传以至于今。语文改革应该在继承中创新,在扬弃中发展,一切都要立足于汉语文的实际和国情、省情乃至校情。守正然后才能出新,颠覆性的改革,过度的超越,矫枉过正的实践必将使新课程改革受挫。远的不说,看看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语文教学改革演变轨迹即可明了。章熊先生说得好:“语文教学的改革如果没有传统经验作基础,它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传统经验如果得不到科学的分析和改造,它就是没有前途的。”所有改革都必须继承传统。

以选修课程为例。现今,各校青年教师比例大幅度上升,教龄六年内的教师占了绝大多数,有的连必修课都难以上好(师范生的素质随着高校的扩招也在下降),何况开设一门甚至多门选修课,更何谈个性化教学?过去个别学校“统一教案,灵活操作”的施教模式当今仍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保证基本目标的实现,避免由于同年级教师素质不一导致学生素养缺失。班级人数过多、班级过多的现状也制约了选修课程在绝大部分学校的开设。

语文课程改革必须做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重创新,更应重继承。依笔者之见,语文教学特别是课文教学必须增强三种意识:

1.“一点”意识

“一点”,即语文教学的原点。语文教学的原点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科学、快速地提高。应该说,语文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没有教师的指导,借助资料,通过自学,学生也有可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高效科学地完成学习目标,更在于科学、高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其掌握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开发潜能。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已从先前的“八股式”讲授法为主转变为“自主、合作、讨论”式活动法为主,由注重语文工具性转变为注重人文性。然而在实施时,却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学生积累不丰富不扎实,规律方法难以掌握,训练体系虚无不明,课堂热闹浮躁收获甚微。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语文教学中没有原点意识。如果我们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有原点意识,我们在教学前就会想想,有哪些基础知识应该让学生掌握?有哪些方法技能应加以训练落实?有哪些点可以开发扩展、渗透?采用何种教学法才是符合实际而又高效的?在没有教师教学的条件下学生能收获到哪些?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多大的促进作用?课后更应反思:这堂课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吗?这堂课是高效、科学、有意义的吗?等等。

语文教师不同于数理化教师。数理化教师的作用很明显地体现在让学生由“不会”变“会”上,而语文教师的作用则在于让学生由“会”的浅到会的深,由“伪会”到“真会”,由“会一点”到“触类旁通”,在语文技能不断提高,语文知识不断丰富,语文习惯不断改良的基础上,获得精神的滋养、思维的启迪、情思的升华、人生的领悟……因此,语文教师的课文教学应该也必须确立起与语文特点相协调的原点意识。

2.“两线”意识

“两线”,即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等在内的“工具”性的线,和包括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在内的“人文”性的线(以下分别称为工具线和人文线)。每册教材、每单元课文都或明或暗地贯穿着这两条线。新课标版的各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全国共5种)普遍存在人文线显明,工具线隐晦的特点。如人教版必修二的“表达交流”部分共四个板块内容: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每个板块标题的前半部分即话题,后半部分是写作学习的训练点。实质上,这种编排突出强调了人文,便于贯彻课程标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我们教师心中要清楚的是,“人文性”只是话题、引子,“工具性”板块的学习训练才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因为在学习人文中发展语文能力并非是语文课独有的任务,政治、历史等学科都可以提升人文素养的,而语文和它们的根本不同在于,它能在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培养人文精神。

因此,每个教师都应做教材的建设者。这不仅仅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个人专长对教材“删”“补”“调”“组”,更重要的是要对所使用教材的这两条线了然于胸,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重新构建。由于新课标教材人文线明显而工具线隐晦无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工具线加以系统化、明晰化、丰富化,在实践中通过科学的训练,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客观地说,落实第一条线是较容易的,因为每套教材都渗透着人类的自我关怀、理想的声音、人性的光辉、精神的高尚、思想的魅力,选文本身也都已非常具有人文性了;且落实第二条线时,会通过浸润、涵咏、熏陶等学习方式,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所谓“大教无痕”,即对人文性的渗透是“润物细无声”的。因此教师教学的重心应放在落实第二条线上。比如,课标版试验教科书必修二第四单元,我们教学的重点应在演讲辞知识的掌握、阅读(抓主旨、明观点、理思路、学手法)能力的提升以及演讲稿写作和实际演讲能力上。在教学中,既要区别于初中学过的演讲辞,循序渐进,更应介绍演讲名篇,练习写作和演讲,以开拓视野、落实知识、提高能力、启迪思想。至于蔡元培的殷切希望,马丁·路德的伟大梦想,马克思的人生无私奋斗,自然而然地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另外,三篇课文由一条“心忧天下,关心社会”的人文线共同贯穿,对这一点学生很容易体会,即使学生没认识到,教师也只需略加点拨。

3.“三圆”意识

“三圆”,即课文圆、考点圆和语文素养圆。课文可以看作是一个圆,它包含万象,立足于此的教学,使学生全方面、多层次得到提高。考点是课文圆中的一个小圆。所有考试内容,其“根”都在课文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课改和高考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让学生在高考中考个理想的分数,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凡是没有落实考点的教师绝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而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应以课文圆为中心,以自己的素养和特长为半径,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大的语文素养圆。这个圆彰显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视野、功底和个性,也是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是新课改对教师的高层次要求。

以《荷塘月色》的教学为例。字音、成语、修辞等语言运用基础的掌握,文章线索、写景手法、景物特点的概括、写景抒情文的写作是考点圆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师如果仅仅注意到了这些内容,只能算满足了教学的最起码要求,还不足以称为合格的教师。一个合格的教师,还应在前者的基础上,体味课文情感,品味优美语言,感受独特意境,训练朗诵能力,特别是引导学生感受文化韵味,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若要达到优秀教师的水准,则更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独开新境界,另辟新途径,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如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方面的知识点,还要引导学生领会其优美的意境与若隐若现的情感线索。而一个优秀的教师,还能结合余光中等大家对朱自清散文的批评,探究朱自清散文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从文化精神角度实现对文本的更深刻把握。

三、几点建议

1.学会取舍整合

新课标教材容量很大,要求教师一个学期要完成两个模块至少八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每册书都有“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部分。在这么大的负担面前,面面俱到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应在上述宏观思考的基础上,对教材有所侧重、取舍和整合。在这一点上,许多老师都做得不好。比如,对《师说》等课程标准推荐的诵读篇目、必修三的说明文单元等,有的老师都选择不上,而是放在课外让学生自学,且不加监控。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必然导致课程目标的落空。也有的老师进行课程资源整合时没有着眼于语文的角度,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开班会。

每堂课都是应该有其侧重点的,真正合理的取舍,要结合学情找准这个侧重点。侧重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是一篇课文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就像温儒敏先生在谈到小说教学时所说的,“这一课主要是领会情节描写,下一课重点是人物刻画,这些还都要与写作、表达结合起来”。除此之外,一个单元或系列结束,还应引导学生总结以期融会贯通。其他课堂没有侧重的教学点则引导学生课外自学,教师要加以检测或监控。不适合本校本班学情的内容,可以调整、更换,但基本训练的要求必须保证。课程、课文的整合也是如此。

2.重视学法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把精力全都放在如何备好课、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教学策略、如何对话生成等方面,没把学法指导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这是因为对新课程语文教学理解不准确所致。新课程教学策略的立足点不应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怎样学的问题。合作、讨论、探究、对话、积累、整合等都是建立在“学”这个根本的基础之上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形成一套个性化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是新课程的内在要求。大体而言,学的方法包括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鉴赏的方法等微观或宏观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整体心态以及个性心理特点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倾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寻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最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使教与学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学法指导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实效的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只有在备课、实施教学等活动中把它放在重要的地位,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有利于促使学生迅速提高语文素养。当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有成效时,语文教学也就达到了“无为而治”的高境界,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当我们把教学内容的落脚点放在阅读写作的方法上后,较正确的或较为妥当的理解与感受、知识与积累就会水到渠成(参见王荣生《变“讲课文”为“讲读法”》一文)。尤其在必修课教学时要加强读法、学法的指导和训练。这样,就可以在必修结束后,让学生不仅获得必备的知识能力和课文素养,而且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法,从而为选修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因为选修课的教学不同于必修,不是必修的延长,更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效率重于形式

语文教学的效率一直备受诟病。新课改又形成了新的程式化教学模式,即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交流——问题探究——拓展延伸;新的评课观也强调三个方面,即学生动起来没有,师生对话几何,教师是否注重生成。这种重形式而不重效率(学生的收获),重理念而不重结果的做法应引起重视。提高学习的效率,绝不仅仅是完成以上几个步骤和方面就能达成的,科学、朴实、实效的导语和结束语,必要的讲解,适时恰当的点拨也同样重要。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未必就能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

当然,高效不等于实效。灌输式的机械训练或掠夺式的高效,反而不利于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人文性的东西必须注意浸润式的渗透,“名著导读”如能有相对自由宽松的阅读时空,引导学生接触精神高端,享受高峰体验,远比阅读概要和教师讲一些定论要产生更好的效果。

4.素养与考试能力并重

如前文所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落实高考考点不矛盾,两者是统一的。对于选修课程而言,尤其要处理好这一点。实践中,有的教师把选修上得空而不当,变成了研究生似的研修,有的仅抓住和高考密切相关的模块来开展教学,把该选修模块变成了高考专项训练。前者往往导致对文本缺乏细读,泛泛而谈,学而无获;后者违背课程意图,学习索然无味。

5.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教学脱节问题较新课改前表现更为突出:淡化语法导致学生不会分析语病,不会判断文言虚词、句式和活用现象;开卷考试致使语文基础不扎实,积累严重不足;程式化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对这一问题予以解决。比如,在文言文或《语言文字运用》之前,可以用一定的时间把初中应该掌握的语法知识,系统地复习一遍。

综上,安徽省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在摸索中前进的改革,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衍生出新的问题。因此,在安徽省新课改革第二轮实践展开之际,教师有责任对前一阶段的改革予以反思和总结。只有在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之上守正出新,才能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推动新课改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标签:;  ;  ;  ;  ;  

理性思考、科学实践、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科学发展--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思考_高中语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