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 362305
摘 要:本文主要对我国目前高中教育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学生、教师和教育领域三个方面加以探讨,以期引起相关教育人士、部门及整个社会的反思与重视,从而化解当前高中教育的困境,促进中学生在身心方面更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高中教育 困境
又到了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不同层次的媒体都极尽自己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对高考“状元”亦或是高分考生给予宣传和深入报道,“状元”背后健康励志的成长故事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事迹。各高中学校也不甘落后,它们无不从对自己发展有利的角度,大肆宣扬自己学校的高分考生,本一、本二上线率,以吸引社会的关注,获取更多初中毕业考生和家长的信任,从而达到本校提高优质生源的目的。当然,这其中有些是令人高兴的事,比如说笔者所在的城市(泉州)今年(2016年)的高考文科状元林锦情就是去年泉州理科状元郑妍彦的表妹,林锦情说在学习上她的表姐平时给予了不少帮助,这样的故事满满的都是正能量。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让人感到心情沉痛的新闻。据《台海网》 (2016年6月7日)有关报道,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五中一高三考生因上午参加了高考语文考试发挥不佳、承受不了高考的压力而跳楼。再如重庆市郊区某校14岁的孩子明明(化名),由于长期沉迷网络游戏,并且经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称兄道弟,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盛怒之下的父亲把网线扯断了,他却将电脑屏幕砸碎。事后,明明还以“断绝亲子关系”、“离家出走”来威胁父母不得“干涉”他的爱好。父亲为此已经病倒在床。我们不禁要问: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的教育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1982年宪法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2017年,我国即将全面普及高中教育。不可否认的是,在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新的问题也不断地显现。笔者仅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
一、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不成熟、不稳定
1.处在信息丰富的大爆炸时代,高中生能借助所学习的多媒体运用技能,了解网络上海量的信息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本来,在信息环境中能较好地了解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发展,接受健康有益的信息,这有利于他们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但另一方面,网络上好坏掺杂的信息,加上部分学生思想单纯幼稚、鉴别能力弱、缺乏社会阅历,在无形当中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2.懒散、不喜欢劳动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陶铸同志曾经说过:“新时代的青年不读书不行,光读书不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也不行,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要求青年一方面要努力读书,一方面要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劳动教育,首先可以养成孩子爱惜劳动果实和提高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更能让孩子体会劳动创造世界的真正意义;其次,可以促进孩子良好个性、道德品质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近年来独生子女比例不断增加的影响,现代父母几乎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家务,甚至连高中生个人衣服的换洗、卧室卫生的保洁工作都给包办了。这导致高中学生劳动观念淡薄。而劳动教育的缺乏,也让这些高中孩子失去了一个促进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好机会。
3.沉迷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处在心理发育关键期的高中生,或为满足强烈的好奇心,或为满足社交需求,或为寻求成就感,让他们在面对有压力、略显枯燥的高中学习生活与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的选择中彻底地迷失了。迷恋于网络虚拟世界而逃避生活现实,某种程度上填补了他们心灵上的空虚;而畸形的网络生活,让他们的性格变得暴躁,在生活中变得无精打采,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教师的职业倦怠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这个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许和规范,它比对其它行业的要求更高。而过高的期望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使教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压抑感。当教师一厢情愿的愿望与客观现实产生冲突,这些教师内心的自我谴责往往强烈而持久。久而久之,就变得消极起来,产生了职业倦怠。
2.教师缺乏相应的惩戒制度来约束学生,辱师事件层出不穷。每一个引起社会关注的辱师事件都有一个标准结局,不外乎校长撤职,老师深刻反省检查,学生象征性道歉、照常上课。当老师与学生产生冲突时,教育部门本应尊重客观事实、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进行调查取证,但大多数情况下却是以“开除”老师来“安抚”家长。这种颠倒黑白的以牺牲老师根本利益为代价的处理方式,不仅不能维护老师的合法权益,还严重地打击了老师教育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育领域歪曲培养目标,重智育轻德育
从整个教育大环境看,我们当前的教育只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只关注那些更能成才的孩子,而对其如何做人的德育工作有所忽视;纯粹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其在德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在道德品质、智慧情感等方面得不到全面的发展;甚至在某些学校,为获取更多的利益片面追求分数成了其惟一目的,这导致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被演化成为一种赤裸裸的经济行为。学生被大量的课堂时间包裹着,他们没有时间运动,没有时间培养艺术爱好,几乎被隔离在多姿多彩的实践和活动之外。课堂,是唯一的教育教学场所。
参考文献
孙莱祥 周洪林 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太重基础的反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论文作者:刘耀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高中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社会论文; 老师论文; 孩子论文; 状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