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学院医院 261061
摘要:目的 对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关于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索,希望有利于今后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呼吸衰竭病人中任意抽取123人进行研究,并分为三个小组,每一个小组41人,第一组应用肠外营养治疗方法,第二组应用肠内营养治疗方法,第三组综合应用上述二种方法,对比了三个小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使用呼吸机时间等各项数据。结果 第一组与第二组病人住院时间与使用呼吸机时间较长,第三组病人住院时间与使用呼吸机时间较短。结论 利用引入营养支持治疗可以为呼吸衰竭病人提供充足营养,有利于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常见病症,大多病人病情发展不可预料,而且存在着严重的感染并发症,一旦操作失误极易导致病人死亡。因为呼吸衰竭病人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的时间较长,不利于蛋白的顺利合成,体内水电解质不平衡,免疫功能不能与正常人相比,导致病人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问题[1]。有数据显示,利用及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帮助病人补充各类营养物质,防止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加快肺功能恢复,防止病人出现死亡现象。本文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呼吸衰竭病人中任意抽取123人进行研究,希望有利于今后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呼吸衰竭病人中任意抽取123人进行研究,其中男性76人,女性47人,年龄处于55-84岁之间,年龄平均为68.23岁。参与本研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第一,临床表现为呼吸频率较快与不易维持正常呼吸;第二,时常出现氧气供应不足的症状,给予吸氧措施不能取得较好效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不得参与本研究:第一,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第二,恶性肿瘤病人;第三,肝肾功能障碍病人。应用任意抽取的方法分为三个小组,每组41人,各组病人基本数据不存在显著不同,表明此研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全部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后,当天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热量控制在125.4-167.7KJ/kg*d,氮量0.258-0.3g/kg*d,脂肪在非蛋白热量中占36-55%之间,糖类占45-64%之间,坚持一周时间的治疗。第一组应用锁骨下静脉营养支持,利用一天时间输入3升营养袋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第二组应用口服的方法,结合营养输注泵的应用为病人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第三组综合应用上述二种方法,分别给予热量与氮量的一半。
2结果
2.1对比三个小组治疗的基本情况
第三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使用呼吸机的时间较短,每天治疗费用较少,第一组与第二组病人平均住院时产与平均使用呼吸机的时间较长,每天治疗费用较多。
2.2对比三个小组病人的营养指标
治疗前三个小组病人的各项营养指标不存在显著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三个小组病人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上升,而第三组表现尤为突出,其氧合指数与总蛋白用白蛋白比其他二组均高。
3讨论
呼吸衰竭病人经常由于并发各种慢性疾病而引发各种感染、气道阻塞、能量消耗增大、机体高分解代谢状态、缺氧时胃肠道功能下降、营养物质吸收过少等各种问题,导致病人出现营养不足的现象,以致病情不易控制,甚至引发病人死亡。所以及时引入营养支持治疗有利于解决上述各种问题,防止病人发生死亡[2]。
第一组应用的方法是一种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普遍推广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但因为肠道在较长时间内不参与食物消化,会导致肠道蠕动变慢,菌群失调。同时由于自静脉输入液体数量较多,对心功能不良者会造成较大影响[3]。最近几年,在大量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过程中,第二组病人应用的方法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不但可以为病人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而且有利于促进病人胃肠蠕动,防止病人胃肠功能下降,刺激胃肠激素分泌,保证肠道菌群正常生长,提高胃肠道免疫功能,加快新陈代谢,防止病人发生各类并发症[4],比第一种方法较好。但不利于解决呼吸衰竭病人长时间的呼吸问题,胃肠道依然存在着氧供应不足的问题,胃肠激素分泌过少,消化酶不具备较强的活性,这些因素均不利于肠内营养的正常运行[5]。所以,本文提出综合应用第一种与第二种营养方式,不但可以为病人提供充足的热量,而且可以防止病人胃肠功能下降,防止发生各类并发症,这与我国专家学者提出的观点相一致。
本研究中,第三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使用呼吸机的时间较短,每天治疗费用较少。治疗前三个小组病人的各项营养指标不存在显著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三个小组病人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提高,而第三组表现尤为突出,其氧合指数与总蛋白用白蛋白比其他二组均高。
本文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营养支持治疗在呼吸衰竭病人治疗中的重要性,综合应用第一种与第二种治疗方法不但与人体生理功能相一致,而且可以为病人提供每日热量,促进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有利于病人身体康复,防止发生各类并发症,减少病人费用支出,是一种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宁,庄芸香,廖威,刘亚允,王莹,梁雪松.口服营养制剂对合并营养不良风险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生化指标和临床转归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 2018(06)
[2] 郭盼,李菁媛,王佳贺,李乃静.老年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J].实用老年医学. 2018(11)
[3] 胡军,段浩清,李绍员,罗俊峰,李包根,吕玉良.远端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8(28)
[4] 王刚,陆峰,周井荣,邱磊,杨修伟,苗永昌.免疫型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18 (17)
[5] 田乐凤,王海梅,杜秋容,黄春蓉.早期肠内营养在根治性膀胱全切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08)
论文作者:于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病人论文; 营养论文; 呼吸论文; 时间论文; 小组论文; 方法论文; 三组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