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班主任应教会学生关心他人论文

特教班主任应教会学生关心他人论文

特教班主任应教会学生关心他人

□ 侯莹莹

〔关键词〕 特教班主任;智障学生;关心他人

智障学生通过培智学校的教育和训练,在生活自理、劳动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能力提高的同时,一些心理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如不关心他人、不爱与同学互动、不关爱父母等,这严重影响了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现在的智障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只注重“物质关爱”,有求必应,不重视与孩子精神上的交流。家长的愧疚心理、补偿心理,使得学生在父母与长辈的溺爱和百般呵护下成长。家长几乎包办了孩子生活中的一切,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不会关心、帮助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

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孩子也享受着家人们的关心和爱护,但孩子总有一天要接触社会、走进社会。作为特教学校班主任,只有教会学生关心他人,他们未来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让智障学生有关心他人的意识,培养智障学生关心他人的行为习惯,这对发展智障学生健康的人格,纠正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栽植前平地挖南北行向,山地按照等高线方向,乔砧果园挖长、宽、深均大于60~80厘米的栽植坑,表土和心土分开,每个坑混合填入50~60公斤绿肥和土杂肥;矮砧果园挖深60厘米,长和宽各80厘米的栽植沟,表土和心土分开,在沟底填入1 000~1 500公斤/亩绿肥,并混施2 000~3 000公斤/亩土杂肥或农家肥,回填栽植沟时先回填挖出的耕作层土壤以及树坑四周耕作层土壤,回填后大水沉实,以待栽植。

第一,先学会关心自己。

“关心自己”就是要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班主任在平时要经常与家长沟通,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要让智障学生自己学着做一些事情,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拿书包,等等。虽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自己完成,但至少已经有这样一种习惯了,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只有先学会关心自己,才有可能去关心别人。这些教育内容是对学生自理能力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强化了自立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不仅学到了本领,还提高了生活质量;不但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也是向父母献爱心,即关心父母、爱父母的一种表现。

第二,家校配合,家长起到榜样作用。

培养智障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作为特教学校班主任,应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关怀和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让孩子把好吃的东西留给爷爷奶奶,吃饭时给他们夹菜,照顾生病的爷爷奶奶,从而激发孩子关心他人的情感。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父母和老师就是他们言行的准则和楷模,也是他们最依赖的人。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的榜样。

第三,教给孩子“关心他人”的方法。

学生生活在一个集体当中,当他们对集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就开始与集体中的人产生了联系,但这种联系是十分简单的,仍是以自我为出发点。作为特教学校的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教育学生,教他们学会关心同学、老师。例如,把班里的好人好事记在本子上,设置关心他人评比栏,在主题班队会时分享班里的好人好事,表扬做好人好事的同学,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一次次的表扬与奖励,学生会逐步认识到,自己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要在集体中生活,就要学会关心和帮助自己身边的人。

其设计思路为分别将多种模式的中频结构都提前设计好,采用模式选择的方式来完成各种通信模式的切换,实现兼容多种通信模式信号功能。并行多模数字中频结构的实现比较容易,只需要将各种单模的中频模块类比复制设计即可,通过模式选择模块实现各种模式的选择切换。但是该方案会牺牲很多硬件资源,对于资源有限的FPGA而言并不是一种性价比高的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9)33-0075-01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大庆,166200)

编辑/于 洪 终校/纪 悦

标签:;  ;  ;  ;  

特教班主任应教会学生关心他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