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刘敬燕

(河北晋州市人民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2260)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择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共计1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概率为7.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接受的侵入性操作、合并的基础性病症、住院时间相关,均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偏高,因此在临床工作展开中必须预防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140-02

伴随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病症治疗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呼吸内科患者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呼吸功能较差,并且多数伴有呼吸系统感染,容易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染源和易发群体,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区域。本文择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0例患者包括普通病房患者,同时包含转科、出院、死亡的患者,入院时间小于48h的不纳入研究。发生医院感染的分为观察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分为一般组。200例患者,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1.2±3.4)岁。

1.2 方法

对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以查阅患者病例资料为主要方法。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并将调查对象的调查信息全部填入统一制定的调查表格内,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接受的侵入性操作、基础性疾病等。

诊断标准[1]: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诊断,诊断出现异议时,由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和临床管理医生讨论决定。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即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00例患者中共计1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概率为7.5%;感染19例次,例次感染概率为9.5%。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上呼吸道占据21.05%,下呼吸道占据52.63%,消化道感染与泌尿道感染占比较少,分别为10.53%、5.26%。见表。

表 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构成比例(%)

分析得出,患者年龄≥60岁、住院时间超过15d、接受侵入性操作治疗、合并基础性病症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治疗、合并基础性病症与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密切相关,均为独立危险因素(β>0,OR>1)。

3.讨论

3.1 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

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多数患有呼吸系统病症,且多数为老年人,免疫力偏低,入院时伴有呼吸系统感染,具有病程长、并发多种疾病、复发概率高的特点,非常容易成为医院感染的源头,并且容易被其他患者感染,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群体[3]。本文调查研究中,患者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分别占比21.05%、52.63%,消化道感染与泌尿道感染占比较少。同2014年全国医院感染发生概率调查结果相比一致,呼吸道感染占比偏高。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呼吸道感染比例偏高的原因主要有:(1)患者所患病症较为特殊,入院前大多数伴有社区感染,并且所患病症容易通过飞沫、空气传播。(2)侵入性治疗(气管插管、吸痰等)期间管腔受到压力、气道黏膜刺激,引起黏膜渗出、水肿,呼吸道天然免疫屏障遭到破坏,细菌容易入侵,易引发呼吸道感染。(3)病房空气不流通,容易传播呼吸道疾病。(4)病房探视人员较多,医护人员、患者、陪护人员易引发交叉感染。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为长期使用抑酸药物、抗菌药物,抑酸、鼻饲等治疗,导致胃黏膜损伤、功能下降,引发胃肠道菌群失调[4]。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机体功能降低,排尿次数减少,留置尿管导致尿道损伤,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3.2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本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调查了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史、激素应用、治疗方法等内容,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发现患者年龄≥60岁、住院时间超过15d、接受侵入性操作治疗、合并基础性病症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因素纳入回归方程,研究这些因素对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与其年龄呈正相关关系。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及抵抗力的下降,非常容易被外界病菌侵入。(2)伴随住院时间的增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也会上升。病房内人员流动较大,并且伴随住院时间的增加,患者更多的使用抗菌药物,细菌的耐药性也会随之增强,容易引发医院感染。(3)并发其他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因为其他病症导致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医院感染。⑷侵入性治疗使用医疗器械侵入机体容易造成机体组织损伤,伤口裸露也会引发医院感染。

3.3 呼吸内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应对措施

(1)密切监测医院感染的高发群体,一旦发现医院感染及时予以对应治疗和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避免引发大范围的院内感染。(2)医护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注意卫生。(3)减少病房内人员流动率,限制家属的探视时间,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以及环境卫生,注意通风,尽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治疗中,尽量减少侵入性治疗,对于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选择操作技能熟练的医护人员执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创伤[5]。(4)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患者基础性疾病的治疗。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是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科室,必须高度重视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接受侵入性操作治疗、合并基础性病症都是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此,医护人员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引发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刘卫平,孙德俊,闫志刚,等.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8):4127-4130.

[2]王昭, 徐震.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92):33-34.

[3]兰才华.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12):00109-00109.

[4]帕提姑·西日甫.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3):102-102.

[5]王志国.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延边医学, 2015(11):214-216.

论文作者:刘敬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30

标签:;  ;  ;  ;  ;  ;  ;  ;  

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刘敬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