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论文_蒋淑荣

如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论文_蒋淑荣

蒋淑荣(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二幼儿园 广西 河池 547000)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1-0199-02

《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其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知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作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达到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目的,应先培养兴趣。

一、激发幼儿作画兴趣,是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的首要条件。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天才就是对兴趣的顽固得入迷。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物,不论是科学技术方面或者是文学艺术方面的,都是跟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分不开的,兴趣是学习取得成功的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做事的动力,幼儿绘画也是一样,幼儿有了作画的兴趣他们就能自主的认识、观察景物,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以至于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课堂幼儿就与老师产生互动。在感知体验活动、探究发现活动环节中,幼儿就能大胆调动全身感官起来。例如:《小船出海啰》(水粉画)活动,幼儿绝大部分没有去过海边,也没有见过真正的小船,课前教师首先要做的活动就是让幼儿感知体验获得感知经验准备,可以通过播放教学欣赏VCD《小船出海啰》,让幼儿倾听海浪和海鸥声,迁移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说说对大海的感受,初步感受帆船的外形特点,感受画面的美感,感受帆船的颜色从而激发了幼儿表现帆船的兴趣,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提出作画要求,这样就能在创作过程中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能够丰富感性认识和创造性的表达,这样就克服我们教师在传统教学活动的僵硬模式和填鸭式教学,绘画活动中幼儿就能大胆独立地去画,幼儿的绘画画面就不至于千篇一律,而是使幼儿的画面质朴感、童真性能得到更好的体现,为孩子们自主的、独立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树立了十足的信心。

同 时作为老师,也要让幼儿的兴趣之花常开不败——我们老师要好好呵护幼儿的绘画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个人能量的激素。”对一件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人,他的智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兴趣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人不觉得苦,忘记劳累,它会成为你学习一门技艺的催化剂,增添斑斓的色彩。如孩子们在入神的绘画活动中没有完成时,教师让他们停止手中画笔活动时小朋友们依依不舍、迟迟不肯离开桌面,这时教师要用引导式语言保护幼儿作画兴趣:“没有完成绘画的小朋友,到区域活动时间时我们还可以接着作画”,这样孩子们才肯放下手中画笔离开桌面。

二、教师对美术活动目标内容的选择,也是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教师要上好一堂美术活动课,课前首先要精心做的准备工作有很多。教师要准确抓住教学目标,设计好一节课,备课既要备幼儿能力特点也要备课程内容、技能技巧和课程用品的准备。如材料准备,教师的活动材料和幼儿的操作材料都有充分准备好,为幼儿活动操作方便,便于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幼儿作画积极性等等。如:《花花公鸡》(综合)活动目标:

1、欣赏有关公鸡的绘画作品和图片,感受公鸡羽毛丰富的颜色。

2、尝试运用撕贴的方式将多种彩色纸片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表现公鸡的羽毛。

3、喜欢动手制作的活动,体验综合制作带来的乐趣和新鲜感。

你觉得哪些颜色配在一起比较好看?公鸡身上羽毛都有哪些颜色?公鸡尾巴羽毛的形状像什么?教师准确的抓住了课堂教学目标内容,课堂教学中重难点才能掌握好,课堂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有助于教师对幼儿发展水平把握好,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落实教学目标活动,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既要照顾好大多数孩子的能力兴趣,又要照顾个别幼儿的兴趣。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求是:教师结合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和美术学习的特点,制定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让幼儿初步感受和发现环境与生活中的艺术美,尝试和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材料的特性和效果,用纸、笔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用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进行绘画、手工等,大胆把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想表现出来。例如,《鸡的一家》大中小班的目标的要求是不同的,小班教师以引导幼儿体验色彩,图形、点线等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主动性、创造力、观察力;中班教师则是引导幼儿以色彩搭配、构图、造型等技能为目标进行美术活动的;而大班是认识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各种空间关系,表现人物、动物的动态,画面安排体现均衡、对称、变化的形式美,能运用对比色、类似色、同种色等多种配色方法,使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更加丰富多彩。

三、营造宽松自由的创作氛围,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大胆探索与创作。

让幼儿大胆积极的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的过程,教师则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支持他们富有个性与创造性的表现,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创造的快乐;如果我们老师过多的包办代替,限制或给予一个统一的“范本”模式,就会束缚幼儿的创造与个性化表达。

允许幼儿选择和使用多种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绘画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彩蝶飞舞》(水粉画)上,教师通过播放教学欣赏视频和图片《彩蝶飞舞》让幼儿感知蝴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进一步让幼儿欣赏各种颜色,蝴蝶的各种造型及外形特征,感受蝴蝶的形体美。然后再让幼儿探索发现,感受《彩蝶飞舞》与欣赏《常青藤与花》及《花丛中的蝴蝶》中的画面背景色和主体物颜色的鲜明对比。感受出冷暖色的对比画面看起来更加丰富漂亮了。接着再播放轻音乐让幼儿安静作画,作画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打断幼儿的作画思路,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以向他们提出要求,待颜料干后在蝴蝶的翅膀上用简单的图形进行装饰;能力差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创作,鼓励幼儿用图形组合方式表现蝴蝶的外形,提醒幼儿将蝴蝶画得大一些。

四、欣赏评议是幼儿绘画活动中动手能力提高不可缺少的提升和总结环节。

欣赏评议,是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和同伴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议的过程。这一环节,是教师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好时机,是增加幼儿自信和赞扬、肯定幼儿作品的良好机会,幼儿可以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的自述,可以梳理幼儿自己的作画过程和想法,培养了幼儿的反思能力;同伴之间的欣赏,可以让幼儿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关注他人、尊重他人、欣赏他人,进一步给幼儿积累了绘画经验,培养了其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让幼儿对绘画更感兴趣,使幼儿获得作画成就的愉快。同时,教师更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表扬与鼓励有独特性的绘画,并及时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积极给予其肯定。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感知与体验、探索与发现、创作与表现、操作与评议这四个环节不可缺少,环环紧扣,有时互相交叉,互相渗透。

五、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绘画是在艺术领域培养幼儿素质的一个方面,是对幼儿美育的重要手段,是对陶冶孩子情操、培养孩子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的过程,是对大自然万物感兴趣及美好心灵的塑造。幼儿时期的绘画活动是幼儿的本性,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观察力、耐心及专注认真的态度,也是彰显幼儿的个性爱好等等各种能力的最佳途径。

幼儿时期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既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客观事物,又能促进幼儿思维、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若只是简单呆板的教育活动,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与共鸣,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中,我们老师要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想、多说,以多种丰富的素材,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增强幼儿艺术兴趣和爱好的目的。如中班与小班的教学,主要以“认识”、“感受”色彩美为主,他们只要能分清红、黄、蓝颜色就足矣。

至于更多的绘画理论知识,不是幼儿阶段的教育方向。幼儿绘画教学活动是开发幼儿动手能力与色彩感知能力的过程,应顺势而为,不能强求。应让幼儿知道美丽色彩存在我们世界的每个角落,没有色彩,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枯燥乏味;只有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慢慢去亲身体会,才能让他们自主去认知美丽色彩的存在与作用。应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涂色,教师不加限制和阻止,让幼儿大胆自由发挥想象力,在轻松快乐中喜欢画画。

有时教师的要求过高,对幼儿绘画中的“错误”加以批评、指责,而孩子失去了绘画兴趣,这是最可怕的。在幼儿绘画发展的黄金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教学培养的关键。教师教学若使用先示绘画示范的方式,然后让幼儿照葫芦画瓢,画出与教师示范画的内容、形式和色彩相同画的这种方法,虽然幼儿能通过绘画的过程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使幼儿掌握绘画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但该种方式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就易造成儿童画的模式化、概念化、呆板化,使儿童在画画时产生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阻碍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然改变这一状况,只有从小班第一个学期刚学习绘画活动开始,就训练幼儿动手,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调动他们的兴趣,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由想象,让幼儿画其所爱,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从而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起创作热情。由此,继而当教师提供些材料和线索给幼儿时,他们就能无拘无束地大胆画出自己的想法,展开联想创作。

例如,先线索的提供,即向幼儿展示事物的一部分,引导幼儿想象事物的其他部分,然后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余地,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班主要以“临摹”为主,辅以老师的“引导”。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同时幼儿的思维也将得以发散。“因为画画是一种主观的、抽象的,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形式,转化成客观的并给予人们视觉上的各种感受。”不管是临摹,还是创作,都是经观察后才能进行的,并再在此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感。一百个人临摹同一幅画的思路、情感都是不相同的。3~5岁的幼儿,如能准确用笔勾勒出老师事先画好的图案并加以主观意识,和色彩搭配干净整洁,就值得老师表扬了。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能愉快的投入了的,教师也就不该继续过分挑剔;只是要孩子发挥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画出真正的儿童画。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画,往往才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这纯真、质朴的童趣,是成人之笔所画不及的,作为教师则更应该珍惜和爱护好幼儿的这特征。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谨记——幼儿不同于成人,他们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需要教师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我想,我们要用心去倾听,给予他们真诚的赞赏;让我们给孩子多一些理解、尊重和支持,那些犹如温暖的阳光和甘甜的雨露,才能使一颗“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发展;唯有这样,每个孩子心中的“美丽种子”,才会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让我们携手一起,认真贯彻《指南》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我的教育理念,调整内心的教育思路,共同成长,为每一位孩子搭建成长的平台!

论文作者:蒋淑荣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如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论文_蒋淑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