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为各项生产活动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为了确保各类用户的用电需求,需要将电能进行合理的分配,然后配送到用户终端,以保证电能的正常应用,这一切的活动都需要在配电系统中完成,所以配电网承担着较为重要的责任。近些年来,我国的电力企业倡导节能环保,所以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成为配电系统的重要目标。在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线路损耗,不仅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严重影响到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加强对配电网线路损耗的控制是电力系统节能降损的重要举措。文章对于配电网线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降低线损的措施,对于配电网的节能降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网线损;原因分析;降损措施
引言
线损是指电力网电能损耗,即电能在生产、传输、配电过程中各环节多种原因导致的电能损耗,其在电能的使用效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研究价值。电力学方面通常用线损率反映电力网络规划设计、生产传输、使用管理等环节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为电能使用效率和电力企业生产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如何准确了解线损存在的原因及采取何种措施降低线损已经成为电力生产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配电网线损原因
(一)电网规划不合理
合理的电网规划是控制线损的重要因素,所以供电企业需要对当地的用电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然后根据用电负荷以及电网能够承受的荷载合理规划网络架构。但是部分供电企业由于对当地的用电市场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所以当电网负荷的增长超出预期限值时,就会导致供电半径增大,供电负荷点与中心发生偏离,从而出现近电远送的现象,造成线路损耗的增加。在电网规划出现变动的情况下,对于变电压以及线路的截面也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负荷的增加导致线路所承担的荷载加重,由此线损严重,导致成本的升高。
(二)负荷和变压器并不匹配
这种情况表现主要在变压器轻载甚至是空载的时间比较的长,在城市的一些居民区中,白天的负荷比较的轻,而晚上18点到22点之间的负荷比较的重;在农村中,农忙季节负荷比较的重。而变压器和符合的不相匹配也会导致电力的损耗比较的严重。
(三)三相负荷不平衡
由于对三相负荷平衡调整不重视,对不同季节等特殊用电考虑不足,导致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超过20%,线路电流增大,电能线损增加。
(四)计量装置管理存在问题
计量方式不当,高供低量的现象仍有存在;关口计量装置计量不准,造成电量流失;计量回路配置不当等均会不同程度地造成电能损耗的升高。
(五)进行设备维护不够到位
在进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时候不够到位的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首先没有做好停电清扫工作,瓷瓶以及绝缘子表面存在严重的积灰,其次,低压线存在搭头、接头松动的时候,没有及时的进行紧固,这也会导致电阻的增加,从而增加线损。
二、降低线损的主要管理措施
线损管理工作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上述造成线损的部分原因,供电企业应该采用科技手段降低技术线损,同时通过内部的强化管理措施来降低管理线损,从而达到逐步降低整体线损的目标。
(一)优化网络结构
针对电网规划不合理的问题,重点抓好电网规划,通过调整电网布局、升压改造、简化电压等措施来尽量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同时,电力调度要根据电力系统设备的技术状况、潮流的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做好电网经济运行。另外,针对变压器与其所带负荷不匹配的情况,要抓好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及时停运空载变压器,并有计划地逐步将高能耗的配电变压器更换和改造为低能耗的配电变压器。要定期组织负荷实测,进行线损理论计算。如果电源分布、网络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应及时计算,其计算范围按考核与管理范围分压进行。理论计算值要与统计值进行比较,找出管理上和设备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二)推行新技术
大力推行智能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实现配电线路功率因数的及时调整,实现电容自动补偿与随机、随器、分散就地补偿相结合,改变电压质量和提高功率因数,提高配供电能力和设备出力,降低电能损失,从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三)合理利用“三相就地平衡”法
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时,当三相电压在用户末端呈现电压降,由于各相用户负荷分配不均匀,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影响配电变压器供电能力,造成电能损失。平衡三相电流时,首先要从用户末端进行测量,力求达到负荷均衡。其次,要根据配电变压器共有几路出线,分别测量各路出线的线电流,依据测量数据,平衡各路出线负荷,达到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端各路负荷与分支末端用户负荷的平衡效果,才能解决因三相电流不平衡造成的电能损失。
(四)加强计量的管理工作
供电企业通过加强计量的管理工作也能够进一步降低线损,提高配电线路的可靠性,有助于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供电企业应该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对于老化的计量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并且对于有故障的设备及时的检修,有助于减少由于故障造成的计量的失误,有助于配电线损的减少,更好的确保配电线路的可靠供电。
(五)加大电检修工作的力度
实施状态检修可以科学合理的保养变电设备,以保障设备安全、经济、可靠为前提,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有助于从周期性、预防陛维修向状态检修的转变,最大限度的降低线损,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变电设备的管理有利于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使各项工作变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有利于提高职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以缩短故障处理的时间,进而减少经济损失。
三、结束语
降低线损是降低电网供电成本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要想做好线损管理工作,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程序,及时地发现线路损耗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科学的技术与管理措施来降低线损,并把这些在实践和检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推广应用,逐步形成标准化、流程化的线损管理措施,真正把线损管理工作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王文海.供配电网线损原因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0):247-247.
[2]许思悦.电力网线损原因与降损措施[J].科技风,2017:156.
[3]王金霞.关于电网线损的原因分析降损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15.
论文作者:史立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线损论文; 负荷论文; 电能论文; 电网论文; 变压器论文; 措施论文; 原因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