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10月,医院急诊科共接待对象2574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预检分诊护理、停留护理。在2016年1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推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2017年1月~10月,急诊科共接待对象2640例,纳入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护理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急诊科出院、家属家属心理应激或发病干预、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明显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
急诊科是医院收治急诊危重症的科室,常见胸痛症、创伤疾病、昏迷患者,主要病种包括骨折、冠脉综合征、脑卒中、支气管哮喘、中毒等,许多疾病有致死性,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1]。为进一步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医院尝试在科室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10月,医院急诊科共接待对象2574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1504例、女1070例,年龄(56.5±16.9)岁。病谱:急腹症1486例,胸痛症350例,创伤性疾病315例,其他423例。三无对象19例。在2016年1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推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2017年1月~10月,急诊科共接待对象2640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1554例、女1086例,年龄(57.3±14.6)岁。病谱:急腹症1515例,胸痛症361例,创伤性疾病322例,其他442例。三无对象22例。对照组、观察组对象年龄、性别、病谱、三无对象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按照医院急诊不同病种的表现入住,在候诊区,进行危重症的评估,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合理的安排心电图等检查。以急腹症为例,落实治疗护理,包括解痉、退热、镇痛等,落实禁水食,加强疼痛的评估,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量、性质,做好标本的获取以及送检,重视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的鉴别发现,落实基础护理,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及时清理呕吐物,帮助辅助检查,以及时分诊。对于急性发作的对象抢救治疗过程中,需准备好抢救用物,根据患者的表现选择合适抢救措施,如气管切开、开通静脉通路、紧急输液等。
1.2.2 观察组
以优质护理理念指导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强化基础护理:①合理的应用中医传统护理方法,主要针对急诊科停留的对象,将辛散、香窜搭配成为药包,放在患者的风池、哑门、大椎以减轻患者急诊停留伴随的焦虑、睡眠障碍,加强体位管理,预防肢体功能障碍,可按揉上肢极泉、尺泽、肩髃、合谷,下肢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每隔6h开展1次,每穴5min左右,力度适中,以缓解痉挛,若患者痰液较多,可按揉肺腧、定喘、天突穴,配合拍背护理,沿脊柱顺着膀胱经自下往上进行扣拍,以利于痰液松动,改善呼吸道症状,若大小便失禁可按揉神阙、气海、关元、百会、三阴交、足三里[2];②操作管理,轻柔操作,以患者为中心,尽量做到无痛操作,操作时争取患者的同意,减轻患者的被动感;③规范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测、输液等活动,严密监测水电解质,控制输液速度,尽量采用微量输注泵输注电解质,在落实每项治疗护理时,都双人核对,仔细检查有无不当之处,评估风险,心电图需实时监测,在送入抢救室进行抢救时,需要派遣联络员,与家属实施沟通,通报抢救情况,确保与抢救室、病房护士的实施沟通;④做好细节管理,如肢体保暖、体位管理等,放下下肢,以利于减轻心脏负荷;⑤做好环境管理,控制噪音,问询患者是否有不舒适情况;⑥注重提高护患沟通质量,确认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理解。
(3)深化护理内涵:①全程心理护理,边操作边安抚;②反复强调患者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强化概念,反复说“要相信我们”,强化信念,帮助患者快速镇定镇静[3];③鼓励卧床、抚触等方法使患者感受到安全;④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仅仅针对家人,还针对患者,由经培训的护士完成,提高配合能力;④对于患者出现心悸、冰冷感、濒死感等不良情绪的患者,需全程陪护,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心理应激反应,对症护理,特别关注出现呼救、挣扎、喘息等表现的患者,提倡全程家属陪伴;⑤要求护士耐心倾听,及时解决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减轻患者顾虑。
1.3 观察指标
急诊科护理质量指标,包括护理满意率、抢救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情恶化转入ICU率、急诊科出院率、家属心理应激或发病干预率、护理投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计算,护理满意率、抢救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情恶化转入ICU率、急诊科出院率、家属心理应激或发病干预率对照组与观察组采用 检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急诊科出院、家属家属心理应激或发病干预、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部分护理质量指标对比[n(%)]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
3 讨论
急诊科接待患者的量比较大,护理的任务主要集中在预检分诊、急诊科停留的治疗护理与病情监护、抢救护理上,重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管理,护理质量仍然有待的改进空间。为此,急诊科尝试实践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部分护理质量指标明显改善,护理满意率达到91.33%高于对照组85.74%(P<0.05),不良事件、家属心理应激或发病干预发生率显著下降。在急诊科容易出现沟通不到位问题,护理纠纷发生率较高[4]。对于急诊科停留的对象,患者基础护理质量仍然有待提升,基础护理内容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急诊科尝试开展优质护理,主要策略包括合理的应用中医传统护理、全程心理护理等,获得患者及其家属额好评。
小结:优质护理可明显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妮,黄冶,毛世芳.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和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0):156-159.
[2]王秦.中医护理在保守治疗急诊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4):175.
[3]葛振,费立博,张炜,等.急诊胸痛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特征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3):132-134.
[4]黎艳华,陈晋东,周胜华,等.医院投诉接待中心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2016,20(02):76-77.
论文作者:陈传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科论文; 家属论文; 对照组论文; 质量论文; 对象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