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物理 自主建构 教学策略
“自主建构”的概念源于个体认知发展理论,随着这一理论的不断充实与发展,自主建构也有了更加核心的要求,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方式对进行知识的探索以及意义的建构。与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相比,这种模式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而教师则更多要发挥引导与组织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对自主建构的理念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并根据其基本理论要求组织具体的教学环节。唯有如此,才能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1.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
毋庸置疑,情境教学是一种十分高效,并且符合物理学科特点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巧妙的转化,从而使知识以情境化、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时,利用这样的方式,也可以避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记住一些原理或者概念,而是在教学情境的辅助下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唯有如此,才能为学生物理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以“参照物”的相关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让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进行死记硬背,而是将一些应用参照物知识的问题交给学生进行了自主性的探索。如:“地球卫星同步绕地球一圈需要多久”这一类的问题。通过这种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既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方向,又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心理,从而为学习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比较坚实的保障。再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例,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根据这一节的教学主题,利用一段音频进行了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段音频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声音,如:火车发出的轰鸣声、音响喇叭发出的音乐声、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等,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可以发出声音的物体上。同时,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一些与之相似的现象。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借助教学情境对这一节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由此可见,在自主建构式的物理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辅助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在自主建构式的教学模式中,核心环节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进行知识的理与建构。在这种知识学习方式中,不会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地对知识进行理解,而是更加提倡学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为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更加多样化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究,从而使学生在思维的拓展中获得更为深刻的知识理解。
同样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例,面对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声音,很多学生都产生了疑问:“声音是怎样来的呢?”针对学生的疑问,我没有直接进行解答,而是利用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1)怎样可以使正在发出声音的物体停止发声?(2)不同的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有怎样的区别?(3)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有怎样的相似之处?通过这些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了一定的启发。再以“光的折射”为例,我准备了两个杯子,在其中一个杯子里倒入半杯水,并在两个水杯中各放入了一支铅笔。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这一操作流程进行了提问,对于一些普遍性的疑问,我让学生进行了合作交流与讨论。而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使学生对相关问题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
3.注重实践性学习活动
不难发现,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物理知识都是从现实生活背景中抽象出来的,所以物理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践是紧密相关的。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这对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如:完成“密度”相关知识的教学之后,为了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课外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需要对市面上任意一个品牌的牛奶的密度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检测出密度之后,上网查询牛奶的标准密度,然后对照检测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判断这种品牌的牛奶质量如何。最终,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知识建构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知识建构效果是判断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为此,教师应对学生的自主建构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利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与点拨,以此来逐渐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锦学.初中物理"自主建构"式课堂教学实践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8,(12):182.
[2]沈三龙.初中物理"自主建构"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3):134.
论文作者:王量,,王国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