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成
身份证号码:130635198xxxx44414
摘要:虽然近年来科技不断发展,新型材料不断涌现,然而众多新型材料无一可以替代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地位。混凝土浇筑技术贯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一旦混凝土浇筑质量不佳,那么不仅可能会给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还会给我国建筑施工事业良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现场施工
引言
对于现代建筑,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必备的内容,混凝土是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保障。但是在混凝土施工时容易出现裂缝、渗漏等问题,施工人员必须采取正确的施工技术,并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加强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提升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为人们尽可能的减少安全隐患。
1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技术概念
混凝土属于混合型材料,由水、沙石、水泥以及各种外加剂材料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水泥,水泥属于胶凝材料,能够发挥凝结作用,可以将混合型材料的所有组成有效聚合凝集,进而得到性质稳定的基本材料。建筑施工的过程可以被认为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是将已经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材料填筑于建筑结构模板之中,使其在一定时间内固化并形成完整的建筑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浇筑技术的类型比较多,但是与其它浇铸技术相比,混凝土浇筑成本低、施工便利,材料容易获取,且最终形成的结构强度较高,因而在建筑施工领域有着极强的应用价值。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温控技术
温度之于混凝土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巨大,最为明显的就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在表面产生裂纹,导致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变差,强度降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也会失去保障。在温度的控制方面可以运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在混凝土配比试验时充分考虑到温度效应,调整各种原材料的配比,获得性价比最高的搭配方案;其二,混凝土施工中要根据外界温度变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混凝土温度控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2混凝土余面分层浇筑
混凝土余面分层浇筑主要应用于大规模以及大体积建筑结构施工过程。由于大范围混凝土浇筑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结构的稳定及质量,甚至使得建筑结构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因而在进行混凝土余面分层浇筑时,要有意识的合理使用各种混凝土浇筑材料。与此同时,混凝土材料质量与其组成的配合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尤其应该注意材料配比以及材料组成的质量问题,要及时排除不符合施工质量的相关材料,要避免混凝土材料中存在有质量问题的组成成分。当然,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还应该基于实际情况在混凝土中添加添加剂,以保证建筑施工工程的稳定性。混凝土余面分层浇筑也是从建筑底层结构自下而上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振捣工作,从底层逐步浇筑至顶层,浇筑高度每次应少于3m,浇筑方向应该在顶面形成一定倾斜。振捣器选择长度不大于50cm的相关器械,既要保证振捣均匀,保证振捣时间,还要防止振捣时间过长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
2.3养护技术
对混凝土工程进行有效养护,能够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在目前的养护条件下,最有效的养护方式是借助自然养护的方法。但是在使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必须在浇筑完成后的3~5h之内,选用具有较好吸水保湿效果的覆盖材料,对混凝土进行全面的覆盖,并且要连续不断的浇水,以确保混凝土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借助了对混凝土温度的测试来了解混凝土的养护情况,实时更改养护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现场管理和控制
3.1材料检验
对于混凝土施工需要的水泥、砂和添加剂等原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其是否符合施工质量要求。在进行材料验收时,全部施工人员都要参与到材料的取样和检测工作中来。一旦在检查时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进行原材料的来源追究和去向控制,严防不合格的材料继续流通和使用,并且及时购进合格材料进行补救,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度。
3.2制定施工方案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气候因素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以及要做好病害防治的措施,保证施工方案顺利执行。并且建立施工质量责任制,明确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职责并且严格执行,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要进行责任追究,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3.3混凝土浇筑工序的控制
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工序,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流程,涉及到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浇筑中的质控工作以及浇筑后的养护工作,各个阶段的实施要点如下所示:在浇筑之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之掌握混凝土浇筑的技术要领,对施工人员的职责予以划分,落实岗位责任制,以便在发生质量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责任人和事故原因,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施工人员要彻底清理现场杂物,保持施工现场的整齐与洁净,接下来仔细检查模板,确保模板的质量合格,为混凝土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塌落度加以记录,准确把握混凝土施工的实际情况,发现混凝土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时要及时与搅拌站联系,适当调整原材料配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捣时要一边操作,一边观察,以防止漏振和过振的发生。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浇筑厚度约为0.3m,争取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所有建筑结构的浇筑,在对底部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应该用草袋或者布将顶面钢筋覆盖,防止松散混凝土粘在上面。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要保持连续性,养护过程中要检查混凝土的硬化程度,测试混凝土强度,制定洒水计划,定时定量洒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外界气候环境以及混凝土强度来确定,不得低于28d,遇到特殊天气和地质还要适当延长养护时间,而且在混凝土养护期间严禁人员扰动,保证养护的效果。
3.4混凝土中的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出现的裂缝现象是极易发生的,受天气条件和施工工艺的影响,混凝土的浇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问题发生的概率更高。因此,施工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天气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因素,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科学的施工工艺,在需要的时候为了防止出现裂缝要使用外加剂。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难以完全避免负面现象发生,所以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应对措施,再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补救和完善。所以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就有更高的要求,施工人员要全面掌握混凝土施工流程的控制方法,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和使用技巧,从根本上杜绝混凝土裂缝现象发生,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对于建筑物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施工之前要全面考虑外界条件和施工现场状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严格按照施工工序的流程,根据质量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选择技术能力达标的施工人员,尽可能的避免混凝土质量问题产生,并且做好应对措施,对施工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加强施工质量监管,提高建筑质量,保证我国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峰.大体积承台混凝土现场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06):140-142.
[2]李晓松.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的控制技术[J].民营科技,2014(06):182.
[3]胡家文.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控制探讨[J].江西建材,2014(09):80.
[4]吴培生.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4(03):153+155.
论文作者:刘根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