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究”应遵“四项基本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四项基本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个人认为,研究高考应该置身于十年高考流程中来反思高考,保留了什么,坚持了什么,抛弃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尤其是过去的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曾进行过哪些纠偏工作,先一年高考作文出现了哪些问题,下一年的命题是怎么进行纠正的。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觉得高考研究应把握住这样四个基本原则:
一、重视“考”的感受:反思教学过程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它的宗旨是“三个有利于”,在这三个“有利于”中没有一条是说“满足考生对成绩的需求”,但又处处隐含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的旨归。我们学生由于长期学习语文所积淀的痼疾,已经造成了学力上的客观差异,高考也就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对进入高一级学府的内在要求。从这一点上来说,高考对每一位学生是公平的。对待考生考后感受就有必要保持一种客观公正平和的心态,不要犯因“感情的亲疏远近”而导致对高考“认知的正误深浅”的错误。研究高考要重视学生考后的感受,只有对“当事者”的感受进行分析,才能把握住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才能把握住高考在新课程推进中发生的变化,才能把握住高考在不断改革中的发展的轨迹。一听学生讲题不好做,马上就来责怪高考,那么研究高考就永远在高考的门槛外边徘徊;一听学生讲题目容易,便喜形于色,便推断自己教学如何贴近高考,只能犯“我发明了雨伞”的笑话。
二、研习“变”的系数:管窥改革轨迹
把高考试题放在十年流程中加以分析,不难发现基本的题型、题量、题旨、题材都处于一种微小的“量变”中,当然用2003年的试题与1993年、1997年的相比,会觉得变化简直是天翻地覆,但高考研究更应该注重“变化中的稳定”和“稳定中的发展”。比如众说纷纭的高考作文:1998年在阅卷一结束就被戏称为“父母死亡年”,1999年在“注意”中就提出了“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的提示,把学生思维引向更开阔处,这一点在近几年高考命题中得到了继续和延伸。2000年为“记述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2001年为“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当1999年出现不少粗制滥造的科幻作文(主要太注重材料的导引功能)时,2000年就出现了“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等;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把1999年“抄袭”“仿作”“宿构”等问题更充分的暴露出来,于是从2001年到2003年都有一句“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并且在话题作文审题要求上也逐渐地加以限制。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想像,信马由缰,到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指向一个明确的判断,到2001年“话说诚信”对一个概念的深度理解,到2002年“心灵的选择”以修饰语加以限制,到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用一个关系型的并列短语来加强审题,这样在加强审题的要求背后,提高了高考作文选拔性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的信度,同时也有效防止了曾一度困扰高考阅卷的“抄袭”“宿构”等问题。把握住这样的一个“修正”现象,其实也就真正把准了高考改革轨迹的“命脉”,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探测到明年高考的方向。例如:今年,高考作文从全国阅卷情况来看,主要出现了下面一些问题;①哲理味、思辨性太重,审题难度加大,令相当一部分同学措手不及,尤其是南京一“少年作家”作文却因审题失误得25分,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语言和思维之间如何协调;②对越来越多的诗歌写作、文学创作应如何评价;③体式创了新,却不能准确地表达意义;④装腔作势、借势吓人、匠气十足的“秋雨体”等。把握住这些问题,未雨绸缪,便能决胜于日常的学习中。这一点与新课标和新高考改革的要义是吻合的。
三、关注“材”的来源:规引教学行为
“材”是指构成试卷的“素材”,即指微观的词语、语句,中观的语段、篇章,包括构成作文“话题”引子的故事,这里也指为答题而必须具备的“学力”。纵观2003年高考全卷,不难发现这样几个特点:①第1-4题、11题、12题考查的词语、文言实词、虚词、成语改变了过去多取自课外,生僻词语较多的现象,而几乎都是取自课文,且大都集中在第1-4册教材中,无形中降低了考试的难度,但提高了对教材处理的力度;②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越来越贴近生活的热点,越来越指向道德、修养、学养等“综合素养”上,选文浅显易懂,基本上没有阅读障碍,保证了高考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③名句默写有力地遏制了“猜题”“押宝”“题海”式教学,积极引导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养成;④几乎所有要运用到的方法都能够在新教材中找到相关的练习题。高考命题发展越来越向“教考统一”靠拢,或者说,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教学的引导,通过考试这根杠杆来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推动新课标的实施。
四、比照“评”的标准:引导个性思考
评价标准,对教师与考生来说,应该有“潜规则”和“显规则”之分。显规则是每年阅卷后都会发布的一个评分细则,而潜规则是命题者通过命题题干设计暗示答题时的一个思路、范围。我们在研究显规则的同时,似乎更有必要来研究潜规则。在今年试题中,出现了诸多名词术语,如“整合”“提取”“认知”“诗眼”等等,显示出新教材在话语系统上的遴选;同时题干的提示语积极稳妥适度地引导个性思考。我们举仿句和作文来加以分析。第25题一反往年在形式上要求“句式相同”等要求,而在意义上加以规范,如:“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该题旨在引导学生文明得体地使用浯言,加强自我道德素养的修炼,具有人文关怀和学以致用的特质,同时,把学生思维从僵死单一的句式套用中解放出来,鼓励自由创造和个性表达。像这样开放性的题型在今后的高考中将会进一步的彰显出来,尤其值得我们研究和关注。再如作文题在审题上加大了条件限制,但是在命题内涵上却进一步开放,与往年话题作文在内涵上指向单一相比,今年更注重学生多元思考和个性认识,引导其对命题进行多元的理解和分析,开启通向理性思辨和哲理沉思的大门。由此可以得出,作文是智慧地表达自己的产物,在“文以载道”的传统写作要求上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回归,这是高考作文改革的新特点,是对过去那些为了创新而创新、体式创新却不表意的一次重要的归谬反正,这一点在高考作文等级标准中把“发展等级”中的“有创新”改为“有创意”已经提前预示出来。把学生写作进一步引向思维的深度、广度和新颖度上来看,这是话题作文在六年摸索中逐渐凸现出来的“亮点”,体现了新作文改革的走向,应值得广泛的重视,因而也就不难理解今年高考中继续出现的为创新而创新的文体广泛受到质疑的原因了。
有效的高考研究不会是就题论题的简单分析,而应该是描述轨迹,把握走向。重视考的感受,研习变的系数,关注材的来源,比照评的标准,有利于我们在质的研究上把握高考作文终端评价上对今后教学改革的引导意图,从而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积极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交给我们的任务。
当前高考研究存在着以下三点问题:
一、重知识点的排布,而轻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
翻看各种期刊上有关高考评析的文章,不难看出相当多的高考研究还仅仅停留在逐题分析上,考了什么知识点,是什么样的难度,试题的效度、信度、难度如何,稍微牵涉到一些新课标的内容,则是以“人文性”“综合性”“多样性”等一笔带过,难怪有人说现在的高考研究得了“性”病。因为注重知识点,就往往会纠缠于知识的对错正误,于是就有老师认为当年试卷有问题,如某刊发表的《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指瑕》中认为:“‘禁止市场’动宾是不搭配的。”像这样的考试研究就犯了知识性的错误,该句确实是歧义句,但是歧义在于“禁止”和“取缔”是什么关系,可以理解为“禁止”和“取缔……市场”构成动宾关系,意思是政府允许药品的市场存在;可以理解为并列关系,意思是政府不允许药品交易市场的存在;“禁止”和“取缔”之间并不如该文所说是“或”的关系,而是先禁止后取缔,真正与宾语构成谓宾关系的还是“取缔”。这样的高考研究似乎是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二、重教育政策图解,而轻教育实情的学力分析
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会出现高考“教什么考什么靠什么”的呼吁,但往往着眼点却放在了“考纲”(考试说明)上,简单以为考纲规定什么就考什么,否则就不考什么。
在《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指瑕》中还提到:第16题中“廷”“面”是用了“名词作状语”,“忠”“佞”是用了“形容词作名词”;第17题中“咽”“冷”是用了“使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现象,而“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词类活用”不考。按照“紧扣”大纲的“做法”,这应属于备考范畴之外的知识点。我不明白的是:新教材文言文篇幅达到40篇(不包括诗词戏剧等),而且这些词语基本上在课文中都出现过,如果学生在学习了近40篇文言文之后,连这些最基本的意思都搞不清楚,我很怀疑平常的教学是怎么教的了。是不是意味着语文教学就围绕考纲上的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等考点进行教学就足以应付高考?是不是文言文教学仅仅简简单单的把考纲上规定的知识点掌握了就不用顾及其它?若我们的课堂教学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之上稍微进行一些鉴赏评价,那么,历年高考中的文言文试题基本上都处于学生有效的学力之内,但是今年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篇数增加了几乎一倍,但得分却远远低于去年,谁之过?
三、重学生考试感受,而轻教育状态的加速成长
今年语文高考还没有结束,网络上就已经开始痛骂语文试题,一直延续至今,归纳其观点,无非如下三点:①学生在交卷后表示如何的被考蒙了;②试题偏、险、怪,命题者“不着眼社会实际,不从教学本身出发,不设身处地考虑,而是高高在上随心所欲号令天下,甚至玩弄自己的小聪明小花样,显摆自己的大智慧大哲学”;而“600万莘莘学子十几年寒窗苦读”“甚至以身体健康的损害为代价”“多少老师多少父母日日夜夜苦心孤诣摸爬滚打”,从而向高考语文命题组发出“出考题还是玩游戏”的质疑,一时在网上鼓噪,被大肆转载;③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某些论坛上,更有人以高考不尊重学生的学情为由而偏激地全面否定高考,提出要取消高考语文或高考作文。我倒有些困惑了:新教材用了三年,这三年学生是怎么一步一步在“教师”的指引下成长的,是怎么逐步培养起语文素养的。现代高考改革可以说发轫于2000年,当时就有观点提出高考改革应坚持三个“有利于”:一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二有利于高校挑选人才;三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一个学生的成长应该充分考虑到他在教育状态下的成长与在自然状态下的成长应该有的落差,即“加速成长”过程,如果通过这次高考暴露出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那么还为时不晚,如果还喋喋不休喧嚣不已,将今年高考学生成绩的下降完全推向命题本身,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够心平气和地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今年高考后,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会回到高一任教,假设仍然还是很偏执地用老路子上新教材,用老眼光来敷衍新课标,那么可以想象:三年后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还会出现这样的“质疑”。
综合起来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学研究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对新课程改革、新课标的实施,新高考的变化缺少与时俱进的认识和研究;在于割裂了教、学、研和知识、能力、素养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犯了对问题研究粗暴的庸俗化、简单化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