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黄浦江路小学 266555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激活阅读的快乐因子,开展好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悦读”。 那么,语文教师要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这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快乐的阅读气氛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倡导自主、快乐地阅读。而阅读是其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品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形成和促进作用。阅读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等。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快乐的阅读氛围,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加强阅读指导。
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1.情境教学法。
所谓“带入情境”,即有效地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学中的字词句篇的知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统一在情境中。并凭借儿童进入情境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受到道德品质、审美感情及意志的陶冶。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合那些写景抒情的课文。如在执教《少年王勃》一课时,在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之后,读书的效果仅仅是做到了通顺流利。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闭眼想象,教师配乐朗诵创设情境“站在滕王阁上放眼远眺,远处只见天连着水,水连着天。突然,一只身披五彩锦衣的野鸭脚踏云霞翩跹而过,在夕阳的余辉中,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经过这次情境渲染之后,学生明显体会出了秋之壮美。再次朗读时如临其境,仿佛也置身于滕王阁中。
2.尝试教学法。
高年级的语文课堂,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景:回答问题的同学很少,大部分学生是听众,则剩下三五个回答问题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想问题应该是出在了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讲解的过程又过多过细上。长久如此学生也会得出结论,即使不思考他也会得到“标准答案”,所以惰性渐渐养成。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应该在阅读之初给学生留下独立阅读的时间,让他们自己首先来自己尝试一下。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学生是在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中完成,而不是轻易地获得教师讲授的知识,这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和独立性。
3.导读法。
所谓导读法,即在阅读教学中,先重点教学前一段,学完后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小结。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主学习后一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还有一些段落结构基本类似的文章,如《庐山的云雾》一课,课文的2、3两个自然段都是以中心句开头,然后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了具体描写。所以对于这类文章,我们建议用导读法教学。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指导学生学完第2自然段,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学生思考后得出方法:“我们是先读一读,再品一品,后悟一悟,再背一背。”接着,教师指导学生用刚才的读书方法,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经过学生的一番自学、交流,发现学习效果非常理想。
三、开展多彩的阅读活动
1.谈天说地三分钟。
每节语文课开始,让一名学生把阅读收集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新人新事作为内容,上讲台口头交流,与其他同学对话。培养学生胆量,提高他们口头表达能力,也促使他们更好地去阅读书刊。
2.开展读书会活动。
(1)利用自习或阅读课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各项比赛活动,如“朗诵赛”、 “故事会”、“佳作欣赏”、 “师生共读”、“生生互读”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互动,构建“阅读情感场”,确立“书香小组”。激励全员读书,让思维在碰撞中闪现,让快乐之花在交互中绽放。
(2)结合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读书活动;通过阅读交流、阅读所得,激发阅读乐趣。
3.边读书边积累。
阅读要促使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学生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记下自己所读书目及所用时间,摘录好词好句,记下心得体会;让学生创办一张剪贴报或手抄报,把阅读中感受到的美再用文字、图画表现出来,就是创造美的过程,是课外阅读的飞跃;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在课外搜集的一些资料以卡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分门别类地加以收藏,便于知识、信息的积累;喜欢表演的,可以选取一个片段组织剧本表演,既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合作意识。这样,阅读的外围就无限度地拓展开来,不仅仅局限在这一本小小的书中了。
4.开展展评活动。
随着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各种各样的读书笔记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扎实。小报亦如此,越办越出色,内容更是精彩纷呈。可组织学生一月开展一次学生互评活动,并在学习园地中展出优秀的读书笔记和小报,让学生在展评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在自由阅读的王国里,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在读中学。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完善和提高。在我们的指导下,祝愿孩子们能体验阅读并享受读书的快乐。让阅读成为他们学习的习惯和动力,让阅读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
论文作者:王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2月总第1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教师论文; 快乐论文; 教学法论文; 方法论文; 课文论文; 《教育学》2018年2月总第1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