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人格塑造_独立人格论文

论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人格塑造_独立人格论文

论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人格塑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者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人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即“人化”①这个命题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人创造了文化,而一定的文化生成机制和文化环境又制约着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影响着人的个性发展和生存状态。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生存状况亦如此,做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社会科学研究者承担着社会科学知识文化的创造性工作,要求其具有独立创造的人格精神,同时,由于生存环境的制约和现实处境的局限,他们又受到种种的束缚。因此,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超越性独立人格追求和塑造,是其克服环境束缚,获取创造性成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过去,我国的社会体制和社会条件,不利于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人格独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为社会科学研究者个性发展及争取人格的独立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商品经济的交换和竞争原则亦使他们同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在机遇与挑战面前,社会科学研究者如何塑造自己的独立人格呢?

一、独立的主体意识

社会科学研究者独立的主体意识的本质,表现为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把握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形成独特的学术观点。在中国,社会科学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科学事业还离不开国家政治权力这一强有力的后盾的支持,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同政治权力的关系。一般说来,对于国家或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关系重大的课题,应该积极地投入,认真地开展研究,高效快速地完成。当然,社会科学研究者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应该坚持人格的独立和尊严,维护科学的严肃性,坚持正确的学术观点。

维护人格的独立,还应该处理好学术与权威的关系。权威是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形成的,学术权威往往是某个学科领域的带头人,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权威的作用,我们应该尊重权威。可是,如果权威一旦唯我独尊,容不得他人特别是年轻学者的观点,尤其是当学术权威本身知识结构老化、观点陈旧而又意识不到不能及时调整和更新时就会妨碍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研究的正确性,我们应该在尊重权威的同时,坚持研究的自主权和独立性,不怕得罪权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商品经济极大地解决了生产力,为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文化环境,促使社会科学研究者在学术上展开积极的竞争。他们深知,要获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在学科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靠崭新的学术观点和丰硕的科研成果,而不能仅仅凭籍资格、地位、权势或投机取巧。但商品经济的二重性决定了它也有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等消极的一面,此外,由中国传统宗法观念和文化心理积淀而滋生出来的一种讲人情、拉关系等不正之风,也对社会科学研究者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独立人格塑造过程出现曲折;传统的依附人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例如在文艺批评领域,就有这样几种表现:

依附之一:对名家的依附。有些人并非真正赞同名家的学术观点,纯粹是为了个人的名利需要去攀附名家。所谓名家,顾名思义,有名者是也。依附于名家,攀上名家这高枝,渴望也成为名家,岂不美哉!于是有些人唯名家是从,一俟名家有什么新作问世,他们便赶忙炮制“评说”,以此抬高自己的知名度,期望得到名家的赏识或提携。这是成名思想在文艺批评领域里的一种极端表现。

依附之二:对金钱的依附。有这样一些批评家,只看金钱不看作品,明明是平庸之作,也将说成是佳作,盛“钱”难却,作一些不痛不痒的批评。比如参加作品研讨会,由于事先收到些礼品,发言中就总是挑好的说,而对不足之处则一带而过或只字不提。还有一些人得到了人家的好处,便为人家撰写评论,如此种种,人们把这些人不客气地称为“红包批评家”。

依附之三:对大众的依附。这也是一种对世俗的依附。过去,曾对知识分子提出过“化大众”的要求,即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引导大众,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这同样也是新时期对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要求。可近年来,有些人却彻底地“大众化”了。街头上看好什么,他们就“炒”什么,不惜降低自己的人格,唯世俗以求,更说不上引导大众的文化消费、提高大众的素质水平,为大众创造优质的精神产品了。例如《废都》出版后,书中邮政编码式的空框框立即受到个体书摊老板的青睐,也引起不少消费者的好奇,畅销一时。于是,有些评论家便不分青红皂白,把此书称为描写城市知识分子生活的力作,对书中言尽意不尽的空框框竭力加以炒作,甚至还把它与《金瓶梅》相比类,如此更刺激了大众的购买欲望。此种现象在文艺批评界被称为“媚俗”,为了讨好大众而忘却了批评家的责任。

依附之四:对传媒的依附。还有一种人,对传媒跟得特别紧,传媒需要什么就写什么。因此,走红明星、大腕新作,都成了他们热心追踪的对象。通过传媒,对广大受众狂轰滥炸。献媚、鼓吹,好话说尽,胃口吊足,有些剧作,明明还未拍好,吹捧的文章就一大堆。人们在焦急等待之中期望值越来越高,可一旦播出,人们才发现并不咋的,于是失望便随之而来。像王朔后来几部作品的评论就大抵如此。

凡此种种,说明了社会科学研究者独立的主体意识还不够健全。独立人格的塑造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尽善尽美,它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者排除干扰,作不懈的努力。

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独立人格还表现在思维能力上。我们知道,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能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创造性成果。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者必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是以个人勇于探索为基础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它所面临的对象更为复杂,随意性和跳跃性更大,社会科学同时代、社会、政治的关系密切相连,因而也就更为敏感。随着整个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发展,社会对社会科学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社会几乎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新问题等待着他们去调查、研究、探寻和解决。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更是如此。

从心理学角度看,对未知的探求也是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A.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认为,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当人们满足了一般意义上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后,他就要开始不断的探求。对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只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才能帮助他实现自我价值。探索有助于他认识并发现许多未知的事物,得到精神伸展的最大满足。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现代化进程中,有许多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急待社会科学研究者加以探讨。比如在文化研究领域就有诸如传统文化的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文化市场的研究、文艺体制改革以及企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研究等,都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者在探讨中作出理论上的贡献。因此,社会科学研究者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能使自己的独立人格渐趋完善。

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也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式,它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提供新的具有价值的产物。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涅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法,用以处理某件事物或表达某件事物的思维过程。”②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创造性思维,表现为在前人的研究成果面前能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式突破旧有的知识组合框架,在某些知识之间建立起新的联系,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而产生出新观点、新理论、新学说。最终使之物化为科研成果,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

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创造性思维还表现在能否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溶铸在研究成果之中。从我国目前现有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来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有一段较大的距离。“在现阶段理论领域里,我们间或也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创造性见解,但较为常见的是,那些闪烁着的思想,从思维力特征来说多表现为:良好的记忆力,详细的复述;敏捷的理解力,正确的阐述;机灵的迁移力,颇为实用的转借。而那种博大精深能提出系列性理论的创造力并不多见。”③这种分析也较切合近几年的社会地科学研究状况。困此,要提高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三、面向实际的作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历史前进中的伟大变革,整个社会文化系统处于改革调整之中,科研机构由国家政府部门直接下达的指令性课题逐年减少,争取课题,申请资助,出版发表等都迫使社会科学研究者主动出击,改变以往的生存方式,拓展研究空间。然而,不少人知识结构老化,观念陈旧,研究选题严重脱离社会现实,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他们为什么会在新的体制面前束手无策?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长期计划体制造成的缺乏自主权和独立性而形成的依附观念妨碍了他们及时地调整自己。

这个调整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实际的需要,确立研究课题,开展切实可行的研究。所以,塑造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独立人格,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心世界的完善与追求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从实际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独特的能解决问题的理论,才能使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人格得以真正的独立。这既是塑造独立人格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社会科学研究者迫切需要端正面向实际的研究作风,从选题的现实性和开展切实可行的社会调查研究这两方面做起。

选题的现实性,是指社会科学研究者在确定科研项目时应该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社会形态和社会文化氛围较之单纯计划经济时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变革中许多现实问题凸现出来,有些是需要探讨的,如现代企业制度问题;有些是必须克服的,如腐败问题;有些则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如知识产权、入关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就看社会科学研究者能否敏感地发现,大胆地触及了。对社会进程中产生的难点开展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长期的思想禁锢却使得有些同志不敢触动某些现实问题,特别是与政治密切相关的难点问题。他们“缺乏这样的胆识和气魄,害怕选择尖锐性的课题,竭力回避科学劳动上的风险,总喜欢选择那些与世无争,甚至无人问津的题目。他们的研究对于社会是可有可无的。”④不敢触动矛盾,回避现实问题,其人格又怎能得以独立呢?

面向现实还有一种误解:似乎这样一来,社会科学研究者就会变成政策的宣传员、常识的普及者和道德的吹鼓手,失却独立的人格。他们把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定格在间接的、潜在的、长期的影响上,对现实问题则避而远之。实际上,人们最关心、最急待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往往是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问题。社会科学研究者只有逐步地把研究重心转移到现实上来,对社会现实问题作出理论的探讨,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其独立人格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当然,提倡现实性研究并不反对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重新认识,这同样也是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份内事,但它的归结点仍然是应该有利于今天的繁荣与进步。

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是时代对社会科学研究者提出的新要求。社会调查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者科研活动的一部分。其实,它本身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研活动。

调查研究有利于转变科学研究的学术作风。过去,社会科学研究习惯于闭门造车,唯书是从,脱离实际。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在书本中寻找答案。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向实际情况作调查。”⑤社会科学研究者走出科研殿堂,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是增强社会科学研究现实感的有效途径。

调查研究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活动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先导与基础。”⑥社会科学的决策咨询功能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者有责任向决策者提供综合性的决策建议和咨询服务。现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参与决策咨询的项目越来越多,如果不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决策的正确性和咨询的可靠性就会大打折扣。毛泽东同志说:“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⑦陈云同志指出,决策过程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调查研究上。在社会转型期,调查研究具有突出的意义。

调查研究有利于正确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有许多理论问题关起门来从书本到书本是永远得不出正确结论的。只有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社会调查,从事物的必然发展中发现本质、掌握规律、超越经验水平达到理论水平,才能形成新颖独特的理论体系。

最后,调查研究还有利于塑造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独立人格。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他们掌握的是从实际中获得的可靠材料,他们信奉的是从实际中归纳出来的创造性见解,谁能对此说一个“不”字呢?毛泽东同志当年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得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结论,并被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所证实。这一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不正闪耀着一代伟人独立不羁的人格光辉吗?

注释:

①陈伯海:《中国文化之路》卷首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②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4-95页。

③苏东水:《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2页。

④单少杰、朱勇、洪银兴等:《中国社会科学大趋势》,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⑤杨植、方一明:《管理思路》,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⑥⑧《毛泽东农村调查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182页。

⑦宋林飞:《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标签:;  ;  ;  ;  

论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人格塑造_独立人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