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论文_黄瑛君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论文_黄瑛君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促进这种环境关注还需要注重建设相应的生态景观来优化。现阶段,城市发展中的生态景观设计水平和建设能力已经得到优化,然而,在具体的植物配置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难以发挥各种植物的积极作用,这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今后生态景观的优化发展做准备。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在园林设计工作中,植物景观的配置主要是为了提高设计者的水平和园林建设的要素,在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非常重要,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配置是必要的。植物景观具有:改善自然环境,净化空气质量,给人们带来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人们更加关注环境,提高环保意识。植物景观最重要的功能是观赏性和协调性。不同植物和不同颜色的组合,使城市环境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植物景观,同时,让人放松。

一、生态景观与植物配置

1.1 生态景观概述

生态景观建设是环境保护环境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具有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城市绿化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平发展的特点。因此,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必须在生态建设的前提下选择最环保的生态园林建设方案,以获得尽可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生态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城市发展原则、生态环境发展原则、景观美学等要求,以保证景观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和城市绿化功能充分显示出来。

1.2 植物配置综述

在植物配置过程中,生态景观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园林的布局和植物的生活特性,使园林中的植物能够科学地配置和种植,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绿化和景观特征。由于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必须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植物配置,一是要注意植物的生态异常,从植物种类、生长期、色泽、层次组合等方面加以考虑;二是要注意生态园林和周边其他园林的设计和配置,开展各种活动。在充分考虑其他园林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对生态园林植物和建筑进行了研究,以及景观设施等设施的安装。

二、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2.1 功能性不足

在当前生态园林的景观设计与建设中,相应的植物配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表明其在最终功能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工厂配置的效果难以满足原有设计和规划的要求,导致其功能效果受损。结合对这一功能缺陷的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原因是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它不符合各方面的要求和特定的地域性设计特点,因此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植物的最大应用效果。例如,如果所选择的植物相对较低,对于一些需要遮蔽效果的植物分配区域,将难以达到更理想的遮蔽效果,这会影响相应的生态景观的功能。

2.2 植物配置单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对于生态景观工程的具体建设,不仅需要体现较为理想的绿化效果,确保其在城市绿化中发挥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而且需要注重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控制和分析。通过相应的植物配置,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的可持续发展效果。但在这方面,现阶段的植物配置已显示出一定的限制作用。人们通常选择一个物种或类似物种来分配一个特定的植物配置。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生态景观物种多样性的效果,导致物种配置更加简单。生态系统结构简言之,复杂性的缺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容易发生各种问题,导致其在后续工作中的长期应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生态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3.1 风景园林地域特色的界定

生态环境景观设计者应明确区域环境和设计目标,分析当地植物的气候特征,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景观设计师可以通过当地气候分析选择合适的生长植物来优化景观设计。

3.2 了解植物特性

在选择植物配置时,应了解植物特征(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光照强度、湿度、株高、绿期、花色、适应性等)和生长条件,遵循适宜植物的原则,主要途径是改变厂址和厂区。植物适应包括种子选择、引进、驯化和育种。土地整理技术包括土壤准备、施肥、灌溉、混合和土壤管理。

3.3 因地制宜的合理选择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特征有很大差异。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植物。一般来说,当地植物由于长期生存对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特征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当地植物品种可以适当地用于园林植物的配置。为了丰富植物群落,使景观更加美丽,可以引进一些外来植物来增加景观的新鲜度。在选择外来植物时,应尽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植物,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组合。

3.4 满足园林景观功能需求

植物的功能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应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功能特性,并根据其特点进行配置设计。例如,城市道路上车辆排放的废气越多,空气污染就越大。道路两侧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净化有害气体的能力,如二氧化硫,被用作路边的树木。既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又可以起到净化城市的作用。他喜欢空气。它也像在大草坪上种几棵大树以招待在草坪上的人们,但也为人们提供一个阴凉的地方休息。

3.5 注意起伏和韵律

脉动与节奏是指利用植物在园林植物布局上的规律性变化,达到一种艺术效果。在狭窄地带的植物配置中,通常使用起伏和节奏的艺术手法。在布置时,要注意空间的变化和三维轮廓线的变化,产生起伏的节奏感。例如,可以交替种植高大树木和小灌木,以形成树高、树形、花叶颜色等交替的节奏和节奏,从而避免布局过于僵化。

3.6 关于当地植物和常规园林植物

目前,我国各地区都有自己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和种类,这些植物将长期生活在特定地区,适应本地区的环境,所以成活率非常好。在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中,植物配置不仅要突出区域的特点,还要适应区域的环境,提高成活率。

3.7 按季节变化合理选择植物

在中国,大多数植物生长在3个季节。冬天自然会枯萎。因此,要特别强调这一点,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要没有季节性的区别,以适应春季和冬季的需要。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植物生长环境进行选择和配置。

四、结束语

在设计和建立生态园林景观的过程中,景观设计师首先要有相关的设计知识和植物配置概念,以实现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和人文影响。只有在满足景观设计相关条件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经济型生态景观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使景观建设达到经济、美观、多样化的标准,并实现其自身最大值。

参考文献:

[1]任丽娟,沈雅.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探讨[J].现代园艺,2016,(04):58.

[2]王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49.

[3]丁笑菊.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江西建材,2016,(21):199.

[4]郭宇珍.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J].低碳世界,2016,(29):145-146.

论文作者:黄瑛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论文_黄瑛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