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临床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7年17月间接诊的8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2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管理,B组43例患者予以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组间护理后,其SDS评分比较,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MOCA评分及SCL-90评分均较前有所提升,组间比较,B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采取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抑郁症;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理障碍类型,其发生与遗传、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发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持久性的心境低落。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情绪起伏较大,病情轻的患者可出现消极、苦闷等情绪,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甚至可能存在自杀倾向,这对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研究发现,多数的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缺损,这也是造成患者迟迟不能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生活的原因[1]。因此,如何的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心理是抑郁症患者治疗的核心。本研究为此进行了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探析了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7年17月间接诊的85例抑郁症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抑郁症相关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了临床资料不全、伴有严重心肺及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入选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患者47例;患者年龄22岁到56岁不等,平均年龄(40.5 5.1)岁;患者病程1到7年不等,平均病程(4.7 3.3)年。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2例、B组43例,组间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如常规抗抑郁剂治疗、环境护理、病情护理等。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成立管理小组,并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担任组长,采取主任指导、专家监督的形式进行层层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保证治疗效果。及时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反馈给医师,同时准确的执行医嘱。护理人员之间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以及时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方法措施如下:
1.2.1病情评估:以一个一护的责任制度接诊患者,接诊患者后,应对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对其病情进行评估,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向患者介绍主管的医师、护士、医院环境、周围病友等,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消除患者的陌生感[2],尽可能的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1.2.2急性期护理:抑郁症急性期患者其病情严重,主要表现为悲观、情绪低落等,因此需要一对一的专门护理,护理人员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家庭、文化、经济、生活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此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护理措施。此外,在护理过程中,应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诉求并鼓励患者,应指导患者表达情绪,并引导患者改变其错误的认知,扭转患者的负面评价[3]。
1.2.2稳定期护理:处于此期的患者其病情比较稳定,可对其开展集体的宣教工作,宣教内容可包含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的相关方法等。护理人员对此阶段的患者,应更注重患者的认知评价、社会支持、生活背景等,在宣教完成后,应指导患者自行记录下次出现负面情绪的时间、想法等,并根据患者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认知,放弃患者不合理的想法。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接受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强患者应激的处理能力,提高患者对疾病正确的认知,使其保持稳定、健康的心态[4]。
1.2.4康复期护理:康复期患者病情稳定,护理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多组织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利用集体活动来分散患者注意力,如可组织多人的体育运动、郊游等,以此来激发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巩固前期的疗效。
1.3临床观察: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值高低与抑郁程度呈正比。采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其中MOCA满分30分,分值越低表示认知敏感性越低;SCL-90满分100,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均数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间护理后,其SDS评分比较,A组患者(43.1±1.7)分,B组患者(20.7±0.8)分,组间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MOCA评分及SCL-90评分均较前有所提升,组间比较,B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1。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A组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抑郁症也称抑郁障碍,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的升高,现已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心理、生物等方面因素参与有关。对其治疗,目前临床方法较多,但经研究发现,多数的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障碍,因此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5]。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具有专业化、人性化及技术规范化等优势,其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的护理管理措施。该种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可以对患者实施科学、全面的病情分析,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实施方案,并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随时调整、完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显示,对比常规护理的A组患者,实施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的B组患者,其SDS评分更低,MOCA评分及SCL-90评分更高,提示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的实施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笔者认为,临床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常态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认知功能,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静,赵义林,周宏辉,等.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研究及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2):1408-1409.
[2]丁燕,曾慧.老年抑郁症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现状及护理干预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9):784-786.
[3]吴素梅,张雪艳,王东明,等.梅肯鲍姆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90-91.
[4]邓雪莉,全凤琼,杨思芸,等.综合护理联合抗抑郁剂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2,24(6):1185-1187.
[5]Bin Wu,Lu Han,Bo-Min Sun,et al.Influence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of the subthalamic nucleus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J].Neuroscience Bulletin,2014,1:153-161.
论文作者:向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患者论文; 抑郁症论文; 认知论文; 常态论文; 病情论文; 质量论文; 评分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