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个别化教学作业设计在课堂中发挥作用论文_周淑琴

如何使个别化教学作业设计在课堂中发挥作用论文_周淑琴

甘肃省会宁县北关小学 730700

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不同于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它具有激情、启迪、发现、尝试、巩固、熟练等多项功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强化、优化课堂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课堂练习还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具体实践活动。它既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尺码,又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好的课堂练习,既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又能活跃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然而只有使学生真正融入学习空间,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精心布置符合学生实际和知识特点的课堂练习,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敢于探究、善于突破、乐于创新。通过研究分析,我认为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视学生的差异性,作业设置兼顾全体学生

全班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有一定的梯度,否则易形成“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前也有教师尝试将课堂练习分为AB类,规定成绩较好的同学做A类、基础较差的同学做B类。这样分类的练习法、容易使B类学生心理不平衡、信心不足,也有鄙视差生的迹象。教师最好准备一定坡度的必做题和选做题,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身选择,让学生有一个真正的自主作业权。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完成简单题目后也可以试一试,选择难度偏大的,一旦他们有一次做出来了,就会充满信心,既使没有完成,教师在批阅时也要加上鼓励的评语。采取这种练习法,可以让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地训练,有力地调动全体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的积极性。

二、明确知识目标,作业设计突出重点难点

设计课堂练习前,应对本课课型、知识的重点难点、练习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设计练习时才能突出本课重点内容,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否则,只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达不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创新作业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训练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低年级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习、掌握标点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灵活巧妙地用这些知识。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必须切实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才能完成的叙述作业,废除机械重复练习,强化信息探索处理、知识探究处理、知识探究过程的训练,结合生活实际,注重方法的运用,使课堂练习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让学生敢想、乐做、爱学。通过这种作业的长期训练、才能培养出具有实践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其独特规律,综合运用与创新练习有利于促进思维结构的顺利转化。过去,有些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时只考虑当堂所学内容,布置的课堂练习是本节知识的简单应用,没有考虑综合,也没有引导探究,更谈不上创新。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常练习时不能只考虑本节知识,要注重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承,有意安排一些学生通过努力能解决的综合性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有些内容虽没有学过,也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四、坚持以生为本,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教师应把眼光从课内扩展到到课外,放到学生语言积累和应用上。在学完一课后,学生为了做好练习,就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温习巩固,让自己拓展延伸性练习,自主检测知识掌握情况,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这也是践行了差异教育和成功教育的宗旨。

[案例]一年级的说话课----“说秋天”。课前留了一个观察作业,每人到大自然中寻找一样表现秋天的事物,再把它绘出剪下。课上,黑板上黏贴了一张大白纸,每个学生都将自己剪下的画贴在白纸适当位置上,还要同时说一句赞美秋天的话。有的贴出一行大雁,说出:“秋天到,大雁排成一字,飞向温暖的南方。”有的在中间贴上一棵大柿树,说:“秋天到了,柿子熟了,黄澄澄的柿子把树枝压弯了腰。”有的在下方摆了一盆菊花,说出“秋天到了,五颜六色的菊花开了,多美呀!”还有的在菊花旁贴出了两个身着秋装的孩子,并说:“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幼儿园的小朋友穿上温暖的毛衣,正在观赏菊展。”不一会儿,学生不仅贴成了一幅秋天美景图,而且也达到了训练说话的目的。

五、构建激励性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

学生都有一种表现自己获取成功的欲望。我们在课堂练习中应该多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不断肯定与鼓励他们的展示行为。在练习设计中要体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他们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让课堂练习真正成为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在评价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尽力捕捉他们迸发出来的火花,肯定、欣赏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个性化的理解,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形成具有乐观向上、体现强烈主体意识的积极心态,倡导自评和互评、学生互相欣赏、互相促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论文作者:周淑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如何使个别化教学作业设计在课堂中发挥作用论文_周淑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