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福建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农业论文,福建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我国将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任务。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其发达地区应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我省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笔者就我省现代农业建设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思考。
1 福建现代农业建设的总体构想
建设现代农业,既要遵循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又要紧密结合国情、区情、省情、市情,走有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世界各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共同经验。
与五六十年代的现代农业不同,新时期现代农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时代特征。
(1)高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现代生物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一起,构成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农业科技发展不仅依靠自身的技术突破,更借助于高新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日趋成熟,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把农业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对农业紧缺资源的替代和传统农业的改造。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跳跃式跨越发展。
(2)可持续农业广泛发展。 针对当前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人口增长、需求增加、资源衰退、环境恶化等日益突出的农业生态问题,强调农业发展的持续性,既着眼于现在,更要保持未来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即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要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把产量、质量、效益的提高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3)现代农业经营普遍采用贸工农一体化形式。 这是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商品率提高的必然要求;而科学技术成果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为贸工农一体化提供物质技术前提和条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过程,实际上是从组织制度和经营形式上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
(4)市场化农业特征。以高商品率为主要特征的市场农业, 是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区别的本质特征。按市场经济规律,顺应市场,开拓市场,实现市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体制。
我省的现代农业建设,必须遵循共同规律,体现以上的特征和要求,但在战略选择和发展思路上,还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和经济特点。
(1)我省农业资源相对紧缺。 耕地资源短缺是我省农业一大制约,不仅面积少,且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1978~1997年,全省耕地净减少10.88万hm[2],伴随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由0.053hm[2]降到 0.036hm[2],居全国末位[1]。但山海资源相对丰富,人均山海资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看,农业资源短缺的特点,决定了我省现代农业必须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于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建设科技含量高、生态化的集约持续型高效农业。
(2)有对外开放和闽台农业合作交流的优势和基础。 我省是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与台湾省在地缘、血缘上的天然联系是其它省份无法比拟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决定了我省农业必须不断扩大开放度,它要在相当程度上向世界展示我国农业技术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体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近几年我省在农业对外开放、闽台农业合作交流方面已有一定基础,应继续利用这一优势,提高闽台合作层次,深化先进技术引进,拓展市场领域,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建设商品化、市场化程度高的外向型农业。
全面衡量我省农业所处的时代及环境条件,对我省现代农业建设的总体构想可概括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农业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强山海田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度开发,优化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全面加强闽台农业技术经济合作;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农业向集约化、优质化、市场化、多样化、外向型方向发展;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并与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化结合,达到农业发达、农村富裕、社会进步、环境优美,农民物质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目的。”
根据这样的思路,我省现代农业建设,从战略上考虑,应重点突出三个问题:立足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武装农业;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发展乡镇工业,加强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2 现代农业建设要立足于技术创新
面临着有限的、日益匮乏的农业资源和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以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改造、替代传统农业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农业科技革命是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因此,技术创新必然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的战略举措。
技术创新不是简单地采用某项成果或几项技术,而是意味着整个技术体系的突破或跨越。当前,世界性的农业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农业科学通过与现代生物技术的交融,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使高产、优质、高抗的动植物新品种不断涌现,不仅在生产领域,还延伸到加工、贮藏等产后领域,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程度大为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也大大增强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病虫害及农业环境的调控能力;农业科技向纵深发展,带来农业生产面的扩张和质的跳跃,大大拓宽农业产业领域,并引发新的农业产业革命。我国农业科学家预言,21世纪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导致农业出现第三次革命。
为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到来,我省必须抓住机遇,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强大动力,立足于技术创新,从整体上提高我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水平。
2.1 建立符合省情的农业技术体系
这个体系应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辅以机械技术,积极发展信息技术,三者相互有机配合。在生物技术上,根据市场需要与我省资源特点,技术创新的重点应放在具有山海优势的水产、水果、花卉、蔬菜、茶叶、食用菌、畜禽等产品在良种选育、关键增产技术、作物病虫害和水(畜)产疫病的监控、检测、防治技术,及保鲜、加工技术上的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并与优良传统技术相结合;同时,积极推广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模式栽培等先进技术。机械技术要从我省山多、水田多、地块小的特点出发,提倡小型、实用、多门类、多功能,其应用范围也应从耕作、水利、植保机械等生产领域,延伸到加工、贮运领域;农业机械要与高新生物技术相结合,有利于增产增收。大力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对农业科技市场等信息的存贮、检索和模拟实验研究,建立为农业全方位服务的信息网络,实现自动化调节和控制。
2.2 探索新型农业科研体制和运行机制
从科技体制改革入手,强化市场运行机制,充分激活我省现有农业科技资源。除粮食生产技术仍需依靠政府重点支持,加强科研攻关和推广外,对于水产、水果、食用菌、蔬菜等市场化程度高的农产品的技术,应鼓励广大农业科研人员,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与企业结合,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技术开发,多出快出适销对路的新科研成果;支持活跃在我省各地的民营科研机构、专业技术协会或龙头企业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推动各类农业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2.3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和加强闽台农业技术经济合作
充分发挥我省在对外开放,引进、消化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充分利用我省与台湾省的人缘、地缘优势,纵深推进与台湾的合作交流。加强对农业优良品种、稀有品种、种苗,以及先进技术诸如绿色食品开发技术、工厂化养殖技术、加工技术的引进、消化,并与我省科研人员的研究开发相结合,促进多学科交融、渗透和创新发展,实现我省农业科技水平新的跨越。
2.4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各类技术服务机构紧密结合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和运行机制;巩固和完善县、乡镇技术推广组织;引导农民组建社区民间技术推广服务组织,鼓励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到农村建立农科教示范基地,从最急需的项目入手,搞好农业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
在推进科技进步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我省有限的农业资源,减少水土流失、节省耕地、节约用水、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逐步建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3 建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国际经验及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现代农业建设离不开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农业微观经济主体面向市场,适应需求,自我调控,自我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排除农业发展中各种旧体制障碍,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保障。我省近年来实行市场化趋向的农村改革,在制度创新方面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今后主要任务是努力培植农业的市场主体;构建农业集约化经营实体和多样化经营形式;引导农户进行新的联合和合作,提高其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和保护下的农业全面市场化,保证农业现代化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3.1 以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培育农业市场主体
赋予农户有长期稳定的、有法律保障的承包权和使用权,实质上就是土地集体所有的人格化体现。农户有了稳定的承包权和使用权,不仅有利于形成农户对土地的长期经营预期,也能真正实现经营权、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这样,在有条件的地方,农户可在自愿原则下,以出租、入股或抵押等方式转让使用权,实行土地市场化流转,形成规模经营。我省一些地方已出现的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组建家庭农场,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合作农场,闽东南地区农户还以出租形式转让给外商独资成片开发,或合资、合作经营农业,逐步形成多种经营形式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市场主体,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2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针对我省农村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农产品运销组织不全的情况,应进一步加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建设,大的产销区建立城乡开通、国内外开放的现代化大市场,逐步建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市场体系,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民提供丰富的市场信息。采用现代营销方式,提高经营水平,扩大农业对外,特别是对台的营销合作,借助台湾农副产品国际销售渠道输出农产品及加工品,实现海峡两岸农产品市场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3.3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形式,能较好地促进我国小规模经营农户与市场的联系,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要在总结我省各地农业产业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在扶持企业方面,应该是不问其所有制,只要能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为农户服务,重视和保护农户的利益,真正与农户结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的,都应给予扶持。二是支持农民自组的各种中介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的成长,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三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按照市场农业的思路进行指导,加强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4 加速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科技、经济、社会、生态诸方面。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农业现代化目标都难以真正实现。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资源分配和深化利用的过程,它在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户收入,解决农业建设资金来源等方面,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共吸收占全省24%的农村劳动力,农民收入中来自乡镇企业的收入占38%,充分证明了农村工业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农村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又凸现出来,成为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内容。这是由于:(1)乡镇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 促其逐步向技术型、质量型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尤其是低素质的劳动力吸纳有限。据统计,1990年我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279万人,到1997年仅发展到298万人,增幅极小。还有相当部分隐性农村剩余劳动力未计入内。如此大数量的劳动力都涌入城市,后果是很难想象的。我国国情、省情决定了不能走西方国家城市超大规模的道路。(2 )从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长期的“离土不离乡”,与社区联系过于紧密,不仅造成农户兼业化,强化经营小规模,还呈“村村冒烟”的分散格局,影响工业整体效益的提高。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发展小城镇,促进乡镇企业集聚。小城镇发展市场、金融、运输、信息、房地产等第三产业,成为商品流通的集散地,交通、邮电、信息的枢纽,既为农村工业提供市场条件和良好的生产服务,又能弥补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不足,提高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实现产业和劳动力、人口的空间转移。因此,应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大战略,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道路。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努力建造一种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农民物质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这也是我省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制度改革,加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1)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乡镇企业改革。 通过股份化改革,明晰产权,在这基础上,把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建立、完善、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和充分调动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上,面向市场,合理调整企业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优化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促使乡镇企业稳步、快速发展。
(2)引导乡镇企业向区域集中。 要弱化乡镇企业地缘组织的联系,加快区域集中,把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选择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基础设施、资金筹集等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和集镇,建立工业小区,引导技术要求较高的企业向小区集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增强小城镇整体功能,进一步发展为小城市或中等城市,提高我省城市化水平。
(3)按照改革的思路,实行新城镇新机制。 在推进小城镇改革中,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逐步改革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为乡镇企业向小城镇或中小城市集中,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二是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向城镇转移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就业指导及就业的场所;三是建立新的土地管理制度,按照城镇规划要求,开展建设用地整理,对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用地,采用招标、拍卖等方式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四是完善小城镇投资、融资方式,多形式、多渠道拓宽城镇建设资金渠道,探索“以地出资”、“以地生财”等有效办法。此外,还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失业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新型的市场机制的小城镇和中小城市。
收稿日期:199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