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人民医院 妇科 236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2例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缓解了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该疾病在早期并无任何临床症状,但是伴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会出现经量增加、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甚至致使给患者出现子宫异常出血等症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佳方式,并且在患者围术期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为此,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2例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均经宫腔镜检查,并经病理学诊断证实;②均满足腹腔镜手术相关指标;③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
排除标准:①其他妇科疾病;②心、肝、肾 疾病者;③手术禁忌症者;④不配合研究者。
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62例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年龄为25-47岁,平均年龄为(36.0±11.0)岁。单发息肉18例,多发息肉13例;观察组:31例,年龄为25-49岁,平均年龄为(37.0±12.0)岁。单发息肉17例,多发息肉14例;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呈P>0.05,均衡性显著,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并结合患者情况,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同时,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工作。术后,做好患者基础护理,并提醒患者遵医嘱进行复查。
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选择最佳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舒缓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向患者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并采用治疗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2)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术前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四项、白带、肝肾功能、阴道分泌物检查等工作;并告知患者术前3d禁止夫妻生活,术前2-3d利用碘伏对患者阴部进行清洗,2次/d,术前晚上,在患者阴道内塞2片米索;术前8-12h告知患者禁食,术前4h告知患者禁水;(4)术中护理:手术开始之前,对患者各项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并对手术安全措施进行核查;协助患者摆好手术体位,并利用保温毯、加温液体等方式,做好患者的术中保暖工作。术中,使用37℃的生理盐水、甘露醇、5%葡萄糖等进行灌注,以免患者出现术中低温现象;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检测;术中,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听取患者诉求,并利用轻柔的语言、手势等鼓励患者;(4)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记录。同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结合患者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5)出院后延续护理:叮嘱患者1月内禁止性生活,并告知患者在术后第一次来月经之后到医院进行复查。并了解患者不适情况,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以SCL-90 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共包括90个条目,分为9个分量表,即:即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好。
利用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CL-90、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SCL-90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对比,均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术后,对照组:阴道出血1例,术后严重疼痛4例,低钠血症1例,感染3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9.03%(9/31);
观察组:阴道出血0例,术后严重疼痛2例,低钠血症0例,感染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9.68%(3/31);
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呈X2=11.499,P=0.001,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不平衡所致,且息肉可发生于患者子宫宫腔、宫颈管的任何位置,且形态多样化。在疾病在单发早起阶段,常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是伴随着病情的进展,息肉体积逐渐增大,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伴随着医学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宫腔镜手术以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小、术后愈合快等优势,已经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但是在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手术过程中,鉴于手术属于一种侵入性治疗,且患者对其不甚了解,常常产生一定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效果。基于此,必须要在围术期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环节,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同时,通过围术期护理干预之后,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进而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其术后康复[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围术期护理干预,患者SCL-90评分为(1.64±0.39),低于对照组,表明其心理状态良好。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达(92.06±5.4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8%。综上所述,对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廖海霞.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6):220-221.
[2]许翠仪,黄柳.优质护理理念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4):129-131+139.
[3]陈敏.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2):128-129.
论文作者: 王瑞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患者论文; 息肉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子宫内膜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