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专题研究--创新技术教材的设计与教学_创造力论文

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专题研究--创新技术教材的设计与教学_创造力论文

儿童创造力开发实验专题研究——《创造发明技法》教材设计与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法论文,创造力论文,专题研究论文,教材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创造发明技法》课教学宗旨

《创造发明技法》课(以下简称《技法》)的教学宗旨是对学生进行创造发明技能、技巧的训练,它在青少年创造潜能开发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以创造发明故事、案例为载体讲述创造发明方法、技巧,并通过大量动脑、动手练习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并参与到创造活动中来。有别于其他形式的创造性思维课,《技法》课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将创造性思维训练与实践密切结合,通过设置来源于日常生活的鲜活、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动机。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普遍性、发散性及独创性得到训练。

开设该课程对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也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性人格主要包括对创造发明活动强烈的动机、不懈地追求、独立性、主动性、求知欲、坚韧不拔的意志等。学生在接受《技法》课中有关创造发明的方法、技巧训练的同时,逐渐会对“创造”这一神秘而抽象的词通过切身的体会熟悉和了解,进而树立“人人能创造、人人会创造”的信心,创造力潜能开发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势必会大大增强。一个个充满趣味和挑战性的课题又必将大大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动手做一做”更会磨练学生们的耐力和意志。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创造活动的浓厚的兴趣,又会吸引学生孜孜不倦地投身到革新、发明活动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完善的创造性人格将会逐步养成。

不仅如此,《技法》课还向学生传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维方法。在该课程中,“创造发明”一词并非专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新产品、新技术,它还包括其它多种形式。如在妇孺皆知的“司马光砸缸”故事中,小司马光采用逆向思维砸缸救人的行为就是一种创造发明;再如阿基米德在迈入浴缸的一刹那,利用类比思维破解了“王冠之谜”,这同样是一种创造发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发明技法的实质就是指导人们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的策略和技巧。这一点从其分类中也可清楚地看到:联想法、类比法、设问法、反向法、智力激励法……它们既是能带来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法,同时也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辩证思维、逻辑思维方法。因此,通过开设《技法》课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技能、技巧训练,将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全方位的开发。

二、教材设计

(一)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基于上述思想,课题组经过调查、论证,选定在小学四、五年级开设《技法》课并组织力量编写了实验教材。该教材的指导思想一是向学生传授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进行创造发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方面的知识;二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外显的精神或物质成果的能力。本着这一指导思想,该教材从世界著名发明家、创造学家总结出的300多种创造发明技法中,精心选取了十大类三十种常用技法,结合生动有趣的实例,编写成适合小学生心理和知识发展水平的30篇课文,每篇介绍一种技法的定义、运用方法、运用注意事项等知识性内容。在每篇课文和每个学习单元后则编排大量的创意设计练习,并设独立的动手做练习课,引导学生在学完相关的创造发明知识后,立即与实践相结合,将通过学习知识所迸出来的创造发明的灵感转化为可操作的、外显的技能、技巧。这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为衡量学生创造力开发状况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

在本教材中,无论是知识性内容抑或是实例、练习题的编排,都十分注重紧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力求贴近其现实生活,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创造发明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习基础知识、把握基本规律,在活动中接受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训练,在活动中唤醒其头脑中蕴藏着的巨大的创造潜能。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到创造发明的真谛,将创造发明活动融汇到日常的思维和行动中去,养成勤于动脑,善于动手的好习惯,从而达到我们这项“创造力开发实验”的根本目的。为此,本教材在形式上注重短小精悍、图文并茂,在内容上则注重言简意赅,对知识性内容,不求精深、专业,力求通俗、浅显,尽量把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自主支配。

由于我们的学生从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处于“教师权威制”和“课本权威制”的双重束缚之下,他们习惯于完全来自教师方面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对练习题答案的唯一正确性也深信不疑。这些观念对学生的创造力开发是极其有害的,它将导致创造发明活动中生搬硬套某种技法,刻意、教条地寻求所谓“最佳方案”等现象的发生。为此,在本教材中我们注意向学生渗透批判精神和敢于向权威质疑问难的精神。如阅读教材《“大陆漂移说”的诞生》、《别把创造思维的火花熄灭》等,都是告诉学生:权威们也可能会出错,对任何问题都应独立、深入地动脑思考并亲自动手实践一下才能做出判断,不要轻信、盲从他人的结论的道理。在练习题的编排上,也注重了问题答案的开放化、多元化,尽量少设约束条件,使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发挥各自的创造才能,显示各自的特长。

(二)教材结构

本实验教材分上下两册,分别适用于小学四、五年级学生。每册5个单元,共20课。每单元讲述一类创造发明技法,两册共计传授十大类三十种实用的技法。每一单元后皆附有单元总结。每册学习单元后附两套学年综合练习题,分别适用于学期中和学期末的复习总结。

教材中所涉及的技法按先简单后复杂、先分散后综合原则排列,旨在不断深化学生对创造发明活动的认识,逐步训练起他们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原则

(一)活动性原则

创造学理论认为:人的创造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培养的最佳途径就是使被教育者参与到创造发明活动过程中来。因此,《技法》课教学的首要原则就是要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让学生感知、记忆技法定义并非教学的根本目的,投入到创造性活动中来才是教学的真正目标。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尽可能地为他们扫除一切有碍于创造力发挥的障碍。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通过合理安排、指导相关活动,使学生都得以在创造的时空里自由发挥。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让学生任意发挥想象力去幻想,去创意,也可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画出来、写出来、演示出来、制做出来,还可以分组讨论,集体争论。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活动方式,教学目标应与创造力开发的总目标相符合。

(二)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要求教师把学生视作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尊重、信任学生,而不以“师长”、“权威”自居。各学科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和丰富的背景知识储备,而学生对此却几乎一无所知,教师会自然地产生某种优越感、居高临下感。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也引导学生去研究、探索相关的问题,但由于对问题答案早已成竹在胸,他们会不由自主地等待学生答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如果学生没有在他们预先设想的道路上前进,教师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有义务“帮助”学生,直到他“找到”答案。这种定势无形中树立了教师的“权威”形象,使学生对教师充满敬畏之情。但《技法》课教学内容完全打破了这种传统模式,各课的知识点以通俗浅近的语言醒目地呈现出来,围绕于此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只有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去实践、去领悟。对教师而言,情况也是一样。他无法“成竹在胸”,而必须在教学中与学生交流、听学生表达,在集体讨论中对问题答案达成共识。因此,在《技法》课课堂上,特别需要民主、自由、和谐的氛围。而这种氛围营造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民主意识,是否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贯彻该原则,教师首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自由思考,大胆发问,着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和批评争论的习惯。其次,教师应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维,鼓励学生发挥其个性和特长,允许多元思维并存,宽容探索中的错误、荒诞和越轨,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勇气。

(三)禁止批评原则

禁止批评原则是单就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完成作业中出现考虑不完善、不周密现象甚至发生错误时而言的。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学生对创造发明活动感到好奇、参与热情高涨,急于向同学、教师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因而未经认真审题、仔细推敲便匆匆得出结论造成的。同时,心理学研究证实,处在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发育状况决定了他们普遍存在着对事物的感知觉不精细、形象思维较发达而逻辑思维尚不发达的心理特征。对这两方面原因教师事先应有充分认识,在遇到上述情况时,耐心引导学生重新仔细审题,认真分析自己的设想中有无自相矛盾之处,设想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等,并要求学生今后对每一个问题都从这几个方面加以认真研究,然后再得出结论。

教师对学生的不正确回答随口做出或轻或重的批评会带来哪些负面效果呢?如“这种想法毫无道理!”“你根本就没认真听我的问题,我是说……”“你想得太简单了,完全不可能实现”等说法,或虽不做出口头批评,但不加评价就让学生坐下,另外找别的学生回答等,不仅可能会伤到回答问题同学的自尊心,还会波及一些性格内向、怯懦的学生,使他们不敢再主动发言。另外,其他的同学也会在问题考虑“成熟”前三噤其声,大量闪耀着灵感火花的创造性思想将被扼杀在头脑中。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势必会一落千丈,教学目的自然也难以达到。

本课程之所以强调这项教学原则,是源于课程问题答案的多元性、不确定性。在普通学科中(如数学、语文),绝大多数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不按此回答只能说明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或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但本课程涉及的却主要是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往往有许许多多,方案本身虽会有优劣之分,但却可能并无截然的对错之分。正如目标是爬上一座山的山顶,道路会有千条万条,学生即使选择了最漫长、最险要的一种路径,只要他最后能够达到目标,教师就不应给予批评,但可以引导学生下次爬山时首先选择一条捷径,以便省时省力。贯彻该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杜绝一切对学生创造发明设想的批评、嘲讽和轻视。评价学生应态度诚恳、亲切,以表扬、鼓励为主,纠正错误时宜从正面进行疏导。

(四)延迟评价原则

科学史上的无数先例早已证明,许多伟大的创造发明就孕育在一些看似荒诞不经的设想中。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有位教师在教学《组合法》时,给学生准备了许多小日用品,如电池、小电珠、刀子、钥匙扣、汽水瓶、日历牌、杯子等,让他们自由发挥各自的创造力,当听到有个学生将日历牌与小电珠组合到一起的设想时,教师随口说:“谁会偏偏在半夜里想到要看日历呢?这个设想不合理!”乍看上去,给日历配上小电灯,这种产品的实用性的确不高,但若再仔细推敲,许多场合恰恰需要“能发光的日历”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如在车站售票处、银行等处,就早已安装了这个装置。如果进一步发挥创造性思维,一定还能给它派上更多的用场。相信这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告诉我们教学中需要遵循“延迟评价原则”的理由。贯彻该原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乍看起来不合理或不完善的设想绝不轻易做出否定评价。由于创造力本身依赖于发散思维与集中性思维的联结,而集中性思维离不开公正的判断,因此,评价是不能废除的,但教师应认真、全面加以考虑并给予学生充分阐述其理由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方可做出判断、评价。

(五)集思广益原则

如前所述,本课程中的问题答案普遍具有多元性、不确定性,这给教师备课和学生完成作业带来了一定难度。特别是师生初次涉足创造发明这一崭新领域,对一些解题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运用尚不灵活,难免会遇到种种障碍。此时,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起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提出见解,这样相互启发、相互激励,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该原则要求教师要善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贯彻该原则,要求教师必须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而不是处于“权威”位置,时刻准备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判。只有在平等、和谐、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畅所欲言,使师生真正做到群策群力,运用集体智慧攻克难关。

标签:;  

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专题研究--创新技术教材的设计与教学_创造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