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 江苏 兴化 225700)
【摘要】 目的:分析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治疗2个月后使用PANSS量表分别评定两组疗效,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2%,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TES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均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评分、评分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失眠、头晕、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体重增加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氨磺必利在阴性症状和精神病理的改善程度优于利培酮,使用氨磺必利体重增加发生概率高于利培酮。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氨磺必利
【中图分类号】R74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145-02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精神障碍疾病,由于该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或恶化,因此及早治疗、及早控制对患者的精神健康尤为重要[1]。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属二代非典型抗精神药物,由于氨磺必利属新型药物,比利培酮使用时间短,国内应用时间不长。为比较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本研究选取68例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男37例,女31例,年龄22~58岁,平均(29.3±5.8)岁,病程1~5年,平均(2.7±0.9)年,PANSS评分:阴性症状26.3±2.9,阳性症状24.4±2.5,精神病理42.2±2.5,总分92.9±2.6;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起始剂量0.2g/d,2次/d,口服,7d内调整剂量0.9~1.2g/d,连续治疗2个月;对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起始剂量1mg/d,1次/d,7d内调整剂量3~6mg/d,连续治疗2个月。两组用药期间均禁用其他抗精神药物,同时予以对症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价
以PANSS量表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⑴痊愈:减分率≥75%。⑵显著进步:减分率≥50%且<7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⑶进步:减分率≥25%且<50%。⑷无效:减分率<25%。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之和。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测,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13例(38.2%),显著进步9例(26.5%),进步7例(20.6%),无效5例(14.7%),总有效率85.3%;对照组痊愈12例(35.3%),显著进步10例(29.4%),进步8例(23.5%),无效4例(11.8%),总有效率88.2%。观察组痊愈、显著进步、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PANSS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阴性症状12.7±1.8,阳性症状13.5±1.6,精神病理22.3±2.1,总分48.6±1.9。对照组治疗后阴性症状18.2±1.6,阳性症状13.6±1.7,精神病理23.8±2.0,总分55.4±1.7。两组治疗后的TES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均下降明显(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评分、评分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失眠4例,头晕3例,口干、嗜睡各2例,恶心呕吐1例,心动过速1例。对照组:失眠、头晕各3例,口干2例,嗜睡1例,恶心呕吐1例,心动过速1例,体重增加3例。观察组体重增加少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比较不明显(P>0.05)。
3.讨论
利培酮属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其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和5-HT2A,具有双重拮抗作用,从而起到改善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效果[2]。本研究显示予以利培酮治疗组痊愈12例(35.3%),显著进步10例(29.4%),总有效率88.2%。可见其临床治疗效果肯定,治疗后患者的PANS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可有效改善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精神病理,且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临床治疗安全性好。
氨磺必利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从而起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3]。本研究显示氨磺必利治疗总有效率为85.3%,在PANSS评分显示,氨磺必利可有效改善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以及精神病理,且相对于利培酮,其改善阴性症状和精神病理方面效果尤为显著,且未发现严重性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体重增加比较中,利培酮更容易导致患者体重增加。
综合上述,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氨磺必利在阴性症状和精神病理的改善程度优于利培酮,使用氨磺必利体重增加发生概率高于利培酮。
【参考文献】
[1]任虹,孙俊伟,赵伟,王斌红.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有效性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10:816-818.
[2]白树新,李广玉,李莉,王桂莲.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1:141-142.
[3]戴梅竹,张新风,刘长成,徐琼.氨磺必利和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4,03:197-200.
论文作者:彭晓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精神分裂症论文; 症状论文; 阴性论文; 精神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病理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