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郭庆[1]1989年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方面是新的生产资源发现,新的生产函数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发生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原有的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重组的过程。在这后一过程中,劳动就业结构的改变和居民居住方式的变迁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如果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到今年已整整一百五十年了。150年来我国新的生产资源不断出现,新的生产函数已被引入,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但是从劳动就业结构和居民居住方式来看,中国经济尚未出现根本性的改观。长期以来我们处于一种二元结构的状态下,与广大农村中落后生产方式和大量农业人口并存的是,城市中先进的大工业孤军突进,封闭发展,同农村间发展差距日益拉大。 为什么中国经济今天仍处于二元结构状态下;为什么中国今天仍有近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有大约1.3亿农业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出路;归根结底也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为什么这样艰难曲折?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当然,中国现代化问题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课题,它不仅是中国学者近一个世纪以来研究,探讨和争论的课题,而且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哲学、历史以及自然科学有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全面研究这一问题,非本人所能胜任,这篇论文研究的主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最重要的历史经济现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结构变迁问题。 然而,与现实大多数学者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角度不同,本文研究的重点不是探讨农业剩余劳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流向,而是试图把转移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探寻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这种转移的内部机理和矛盾,并试图阐明在我国特殊国情和宏观政策环境制约下转移的一些规律性问题。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导论;第二——六章分别从不同方面分析了中国农业剩余劳力转移面对的种种制约因素和内部矛盾,同时评介了西方二元经济理论几种农业剩余劳力转移的模型;第七章讨论未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力转移的若干战略问题。

李抗[2]2015年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新型城镇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质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是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市民化同步协调进行的,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有特殊性,分隔为两个阶段: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完成职业转变——由农民到农民工;二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逐步沉淀融合,实现其市民化,完成身份转变——由农民工到市民。农民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为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必然趋势,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是实现人口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城镇化健康发展、社会公正和谐以及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全局。农民工市民化的本质是要使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经济和社会权利,同时也更多地考验着城市的公共资源承载能力、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财力。目前,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制约下,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不能完全适应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农民工无法在人口流动过程中顺利融入城市,面临着教育、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户籍、土地等一系列困难与阻碍。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也是促进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关系和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手段,渐渐暴露出诸多体制障碍和政策缺陷,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以作为公共政策的财政政策为视角,以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为主线,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和创新财政扶持政策为落脚点,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比较分析、调研分析与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财政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进程、政策演进和现状特征,从动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视角剖析了财政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机理、体制障碍和政策问题,从经济周期理论下经济增速、经济新常态下经济降速这两个角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资金需求及政府财政供给能力进行了多情景估算预测,对东中西部7省份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进行了需求调研,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不同财政政策导向下的影响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境外经验教训,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财政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根据本文的逻辑框架,主要包括九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系统考察了农民工市民化及财政相关理论,梳理了我国财政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关系,阐述了财政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机制,从而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对我国财政支持农民工市民化发展历程的脉络把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城乡二元体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演进和财政政策特征。第四章是财政支持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体制障碍和政策问题。梳理了财政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状况,并深入剖析了财政作为重要的促进手段,面临的多种现实挑战和体制性障碍,改革势在必行。第五章是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调研与财政支持路径。对7个省份的部分城市和地区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结合强意愿弱能力的现状和政府财政能力的边界,探索提出了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分阶段路径(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就业、由农民向市民转化落户)和多层次路径(阶梯式落户渠道、均等化公共服务)。第六章是财政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供给能力分析。通过经济周期理论下经济增速和经济新常态下经济降速两个角度的多情景预测,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资金需求及财政供给能力进行了估算分析,提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不仅是数量问题,归根结底是结构问题,要明确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公共成本分担责任,协调好政府间财政关系,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政府间财力均衡、转移支付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七章是财政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效应分析。建议构建系统化、标准化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测度指标,并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脉冲响应分析法,对我国财政投入要素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关系和政策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为下一阶段深化财政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八章是对境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选择了以美日韩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台湾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地区,以及巴西为代表的拉美国家,从成功案例、失败教训两个角度,对各国(地区)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政府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经验参考。第九章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财政改革思路与政策建议。系统构建了财政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体系,包括对现行财政分权、财政预算、转移支付等财政体制的改革,并提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动态调整资金分配、健全“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扩大教育培训覆盖、完善就业转移服务、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措施,进而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民工城市融合。

兰景力[3]2011年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研究》文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事关中国现代化发展大局,成为各级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努力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制度进程中,其重点就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有序、平稳和持续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现存制度的产物,又不断催生制度变革。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背景、制度演变和制度影响过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考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发现,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成功做法。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在二元经济制度的推动和市场经济制度的拉动下发生的,先后经历了农村改革的起始阶段、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与完善阶段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实施阶段,其中相关的制度政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产业政策和城镇化战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影响最大。其次,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波动与转移结构失衡问题。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存在波动,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这种转移波动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波动的现实分析,研究了其中的制度影响因素,并通过建立波动分析模型,找出波动与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和关联性。减缓波动的制度设计重点在于对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城乡公共品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着产业、行业和地区分布结构失衡导致的转移结构失衡问题,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短缺”与“过剩”、转移成本上升和转移速度变缓的问题,必须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步伐和实施农村转移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等政策的完善,解决好转移结构失衡的问题。再次,设计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改革与完善方案。第一,在土地制度方面,应重点推进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第二,在户籍制度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和办法,设计了采取低门槛,渐进式的户籍制度改革路线;第三,在就业制度方面,提出了完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制度、完善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和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的创新思路;第四,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设计了分层分类实施保障,分步分阶段推进保障和改进完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的相关措施;第五,在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方面,重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最大的义务教育制度和城市住房制度提出了完善流入地政府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供给制度,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健全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科学规划农民工住房供给和保障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办法。最后,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的政策建议。第一,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坚持扩大转移就业的原则,充分发挥第一产业的就业潜力,推动有需求的城镇化建设;优化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拓展新的就业领域。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城镇化战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在推进城镇化战略过程中,应重视公共政策创新,应重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大中小城市、城镇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同步解决好“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的问题,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支持和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第四,应充分认识政府责任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集权”与“放权”的关系,进一步重视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长效机制建设。本文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为研究视角,以发展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考察分析了制度因素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影响作用,旨在进一步创新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和产业政策、城镇化战略,为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序、平稳和持续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供制度政策保障。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体系,对各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爱华[4]2015年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国家,农村劳动力占我国劳动力总量的绝大部分。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相对较少,较隐蔽。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剩余越来越明显。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也必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以来是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重点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2004年到2015年,十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标志着历届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我国经济由先前的高速发展转为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经济发展的中高速时期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论文是研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期望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具体地说,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概念和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三个方面为论文的写作进行了理论基础的分析。第二章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现状及原因分析三个方面。首先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过程,其次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概括,具体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质量、就业情况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最后从经济、政治、社会和劳动力自身因素这四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效应,从工业化效应、农业现代化效应和城镇化效应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市和农村在这“三化”方面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总体上来说,农村劳动力对城乡工业化是有积极作用的,对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但是不能过度转移农村劳动力,否则也会带来不利影响,比如造成农村必要劳动力的缺乏以及城市病的产生。目前,我国劳动力转移转移的积极作用远远大于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所以应该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协调。第四章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效应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既有政策、制度性的,也有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原因。以西安市为例从计量分析的角度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具体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资源的配置效应,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入增长效应。统计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可以显著促进本地的经济增长。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可以有效增加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第五章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国外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经验,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第六章就解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从健全制度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社会问题这四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周江洪[5]2011年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又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与其他国家不同条件,这一点决定了必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道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和非农业领域转移,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结构演变都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从多学科综合的视角,探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策略和途径问题。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六章:导论是全文的导入部分,主要阐述本文所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缘由、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所采用的分析框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并对文中的基本概念、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界定。第一章是文献综述。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本章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现状,特别是重点回顾了关于劳动力转移动因和障碍的研究。在对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本文研究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章研究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及启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充分吸收现有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成果,确定正确的劳动力转移战略。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巴西等不同类型国家(地区)农村动力转移模式的分析,指出了其贡献和不足,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借鉴意义。第三章研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趋势。本章回顾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分析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归纳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是基于中国国情进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独特性探讨,其作用是奠定全文研究的现实基础和时代背景。第四章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阐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为国民经济提供积累、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拉动农民收入增长、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第五章阐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模式。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又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就基本原则而言,要做到“四个相结合”,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与推进城市化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政府调控和市场化转移相结合。这些是基于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不合理,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等现实问题而确定的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可以概括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思路为“七个坚持”:即坚持选择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坚持农业内部转移与二、三产业转移并重,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劳动力;坚持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坚持推进城乡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体制性障碍;坚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坚持国内转移与国际转移并重,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乡、离乡进城、离土离乡等四种模式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第六章提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结合国内外实践和经验,针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推进农村工业化、深化户籍和土地制度为主的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加强国际劳务输出等七个方面提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并力求思路与建议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掌握一定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全面客观、系统总结。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拟将历史分析与现状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比较研究与实证研究等具体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本来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政治问题,很难有一个学科单独完成,因此,本研究从理论到方法也必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过程,需要借鉴吸收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崔占峰[6]2006年在《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这些内容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要求,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为研究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确立了新背景,提出了新要求。 在时代发生变迁的前提下努力体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理论的发展性和实践的创新性是本文的出发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全面揭示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新动向、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道路是本文的落脚点。 中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道路应该在总的指导思想和宏观思路中体现微观特色。应当把建立和完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引导机制和由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就业长效机制作为今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指导思想。这既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对历史经验的一般总结,更是对中国特色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具体运用。应该把深化农村分工分业基础上的农村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推动城乡就业一体化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宏观思路。这不仅是对马克思分工理论以及城乡对立运动理论的具体应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发展运用。这一思路立足于农村发展,在兼顾进城农民工有序、稳定转移就业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如何扩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视野内。既能适应不同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还能促使劳动力输出地区由“寄养”于外地劳动力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依靠劳动力“自养”发展地方经济,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更主要的是有利于克服不同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的进一步加剧,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张静[7]2002年在《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关键所在。当前,积极、全面、主动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刻不容缓。 本文运用科学抽象法、实证分析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四个部分论述了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论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对各种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含义的分析,阐明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科学内涵,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论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概括。 论文的第三部分,提出了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主要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比较详细、深入的分析。 论文的第四部分,系统探讨了适应农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和应对入世要求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的特点在于力求紧紧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即适应“十五”大提出的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契机,把握加入WTO以后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探讨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依据现有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人们对这个问题有较清晰、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以利于在当前形势下有力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臧艳[8]2011年在《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文中提出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一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十二五”规划更是在面对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进一步提出了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把其作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在世界上不仅是人口大国,更称得上农业大国,所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十二五”规划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等。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农业以及农民问题的重视程度,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我国全面小康,没有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我国现代化。“三农”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也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提高,更关系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我国的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大,城乡之间的经济以及制度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差别,所以中国要想实现城市化以及工业化,并最终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非农业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自十七大以后,我国提出了实施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发展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实施使得许多中部省份很受鼓舞。河南省是中部省份中的人口大省,也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在2010年7月7日已经突破总人口1亿大关,约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7%,同时河南省又是农业大省,农业占整体经济的比重很大,农村人口比例达到总人口的73%左右。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民人均收入低、城乡经济差别大、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且转移困难。河南的省情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相对来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深入分析和探讨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以及政策建议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借鉴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结合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进程,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了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新时期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对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对本文的研究贡献和创新之处进行了预测,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进行了评述,以把握研究进展。第二章界定了有关劳动力的一些基本概念,并对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基本理论进行探索,进而提出其对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些理论思考。第三章,在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新时期下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其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索,认识到劳动力自身素质,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制度仍对河南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第五章在充分考虑制约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要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要打破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等一系列措施条件来加快河南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本文的主要贡献是:经过本文的研究分析认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制度。首先,河南省的人口基数很大,自然增长率很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同时其自身素质偏低,因此其转移的道路还很漫长。其次,河南省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建设还不够健全,在实现农村和城市公平就业的问题上还需继续努力。再次,河南省的户籍、土地流转以及社会保障等制度性因素仍严重阻碍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最后,本文认为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在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强化配套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为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

王卫卫[9]2005年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而作为工业化过程的伴生事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能否顺利实现,反过来影响着工业化本身的进程。因此,工业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密切配合。然而,在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陷入了重重困境。这不仅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前进的步伐。因此,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必须要善于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新的转移模式,同时实施相关的配套改革,以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从而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全面开展。 本文共五万余字,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产生原因以及转移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以及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第三部分对国外几个典型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进行了分析,为构建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提供了经验借鉴。第四部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特征。第五部分论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需要进行的主要的配套改革。

郑玲玲[10]2017年在《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与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源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政策。中国的现代化不单是工业的现代化,城镇的现代化,更是人口的现代化。其过程的实质是以农业人口进入城市为主要方式消灭城乡二元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从世界各国发展的规律来看,农业人口进城务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生产、生活方式从乡村转向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无疑也会经历相同的过程,但却不一定是同样的路径。我国农业人口数量庞大,且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城乡二元化政策,要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就必须认识其必然性和长期性,把握其特殊性、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农业转移人口这一特殊群体应运而生。工业化的发展与户籍制度的松动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创造了就业条件与制度条件。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劳动效率与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加之不断深入的改革日渐打破城乡壁垒,使农民走出农田,走进城市成为可能。“农业转移人口”就是以这样的逻辑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实际上是二元结构矛盾的长期积累,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的集中释放。从1978年至2015年,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增加到7.5亿。城镇人口总数和城镇空间布局已经基本迈入初级城市型社会行列。社会的基本格局和社会管理体制都因农业人口的转移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革。本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历史、现状及其相关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力与拉力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市民化的政策与路径建议,并以此为主要研究目的。基于上述研究任务与研究目的,本文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与西方经济理论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路径、政策的静态、动态的特征与问题。主要研究框架及内容如下: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阐释。这部分分别从马克思非农化理论、城乡二元化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等角度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马克思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从城乡二元理论和推拉理论角度对劳动力迁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本文涉及到的概念与类型进行了科学的界定,为本文的后续研究与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及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这一部分主要力图说明和解决两个基本问题:第一,通过回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历程,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制度根源及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第二,阐明我国城镇化内涵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三是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应制度安排与政策。探索消除阻碍市民化进程的深层次体制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就必须打破城乡分制、消灭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此外,还要消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思想障碍,促进其融入城市,全面顺利地推动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四是基于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的立足问题,对农民的财产权益保障进行了分析。主要通过对法律、法规和土地经营承包权的流转现状进行了梳理。同时,指出了耕地、宅基地与房屋产权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益。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而土地上面的房屋归个人所有,这种房地分离的状态,使得农民财产权益是不完整的,因此导致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农民的房屋等重要财产无法自由买卖和交换,进而从财产保障方面严重影响了市民化的进程。五是基于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的发展问题,对人力资本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提升对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是教育与培训。本章中,笔者运用经济学方法对农业转移人口接受培训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企业不愿承担培训费用的原因及政府提供补贴的必要性等问题。六是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笔者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历史进程中所主要遵循的四个原则。在此基础之上,研判了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所应起到主导作用的原因,并就此对政府政策出台提出了审慎的建议。同时,分析了财产权益保障政策是诸多政策中的关键,教育政策则对于人口转移路径有外生性引导向内生性引导的重要作用。最后根据理论分析与政策分析的结果,探讨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可行性路径,并为政府提供了较为切实的政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郭庆. 中共中央党校. 1989

[2].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财政政策研究[D]. 李抗.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5

[3].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研究[D]. 兰景力. 东北林业大学. 2011

[4].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刘爱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5

[5].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 周江洪. 武汉大学. 2011

[6].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 崔占峰.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7]. 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张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8].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 臧艳.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9]. 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王卫卫. 四川大学. 2005

[10]. 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与路径研究[D]. 郑玲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