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北京奥运之和谐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奥运论文,和谐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07-0032-02
第62届联合国大会在2007年10月31日一致通过由中国提出、186个会员国联署的《奥林匹克休战决议》。这是联合国大会连续第八次通过《奥林匹克休战决议》。联合国呼吁其会员国遵守决议,促进和平,以保障运动员和体育运动的利益,通过体育和奥林匹克理想寻求和平的外交途径,避免世界冲突,促进世界和谐。“奥林匹克休战”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愿望。奥运会不可能在瞬间改变世界,但人们有理由期待,从古代奥运会传承下来的奥林匹克休战传统可以感召各国和地区人民为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世界和谐和共同繁荣而努力,这是奥运之和谐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奥运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奥运就是通过追求文化与道德来完善人性,推进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与和平。这种思想的实质就是在差异中发现共性,从多样性中寻觅统一性,积极宣传“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奥运口号,为人类搭建了一个和谐、共赢、有序的文明交往的平台。当今,在国际事务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公正和不平等的现象。奥林匹克将给国与国的交流提供一个范例,以促进各个国家平等、积极地参与国际事物和国际规则的讨论与制定。实践证明,奥运参与国或举办国只有真正理解奥林匹克理想,尊重其规则,接受其追求正义与和平的精神,才能在这一举世瞩目的舞台上,表现自己良好的国际形象。这对于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与了解,促进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并以良好的心态与形象融入国际社会皆有价值。这一点,对于正在努力振兴国内经济、谋求世界认同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历史告诉我们,奥运自产生之日起,就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神圣休战”制度,并延续至今。当今世界,虽然各国的文化迥然不同,但奥运教育青年不藐视对方,坚持公平、公正和友好的思想既是文化互不相同的国度能互相理解与合作的基础,也是奥运通过追求和平,进一步推动世界和谐的思想。近年来,中国政府正积极与有关国家合作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周”、“文化行”、“文化年”等活动(包括北京奥运)。这些活动,为国际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开辟了新的形式。北京申奥报告指出,“中国人民愿意通过举办第29届奥运会,为人类和平、友谊和进步事业及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做出自己的贡献。”可见,维护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奥运产生与发展的根基。但是,国内至今尚未把奥运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内容,纳入国际化的体育教材中去教育青年,这是亟待改进的。体育可以解决政治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通过体育,人们看到了中美“乒乓外交”,也看到了在奥运会上朝鲜和韩国运动员共同携手入场,还看到了战乱中的伊拉克运动员以个人名义参加雅典奥运会……总之,体育的使命无比神圣:让世界更加美好,让世界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人们只有深刻地领悟奥运追求和平、促进世界和谐的这一真谛,才能保证北京奥运“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才能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以积极的心态融入世界国际化的潮流,从而推进国家“和平发展”的进程。
二、奥运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
北京奥运会“软实力”建设不但有助于提高竞赛的效果,更有助于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北京奥运会树立的具有全局性、超前性的战略思想也是决定其胜负的关键。因而,为实现这一愿望,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发展为总目标,以实现竞技运动、经济效益和其他社会效益为分目标,借用奥运动力,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举办北京奥运与国家整体的战略相一致。当今中国政府已日渐明确地向世人提出以“和”平天下,对内求和谐,对外求和平,两岸求和解的发展战略。追求和平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战略的基本方针。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的任务分为对内和对外两层,前者在于办好奥运会,发展好区域经济,参加好奥运会,凝聚民众的向心力,振奋民族精神;而深层的任务在于将“硬实力”蕴藏于“软实力”中,以奥运会为媒介和载体,向世界塑造一个可信赖的和谐形象,也给世界反华势力一种不得不接受中国和平崛起的事实。
中国将通过奥运告诉世界人民:中国是人文大国,中国人爱好和平,中国向往世界民主,向往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唤起人类长远的、共有的价值和追求,给世界带来和谐的信仰,为我国赢得宽松的国际环境创造最广泛的根基和最普遍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断加强和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让世界人民检验中国的大国诚信和责任感,并基于中国切实可行的诚信而信赖中国,接受中国的和平崛起。
举办北京奥运可以主动调整竞技目标,把弘扬奥运精神与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积极倡导奥运追求“和平”比追求“金牌”更有价值的“公共体育精神”。我们要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这个“过程”,大力宣传中国以“和谐”为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中国面向世界和平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利用举办北京奥运会的“过程”,多做“全球公益”性的善事,把中国人民的利益与国际利益统一起来。这不仅能提升中国对奥运会的影响力,更有助于树立责任大国的形象, 以此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认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三、奥运对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
奥运追求和平,有助于尊重文化多元性,利于和谐文化建设。
百年来,奥运在不断追求和平的公共体育精神的指导下,文化的包容性日渐加强。现在,它已不再是纯粹的西方文化,而是一种由多元文化构成的现代的体育新文化,是在不断吸收人类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无论对任何民族来说,人们在参与奥运的过程中,既要在奥运宗旨和规则的允许下主动适应对方的文化,又要运用自己的习惯对其再加工,以求创造新文化,这就促使奥运保留其文化的多样性与兼容性的特征。奥林匹克的宗旨及其原则已经反映出一种在文化多样性中寻找共性,并追求交往中的共性的价值取向,只有如此才能使奥运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文化存在与发展。这种存在究其意义而言,是人类文明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寻求达到的一种崇高理想的结果,即奥运宗旨——公共体育精神。其实质是努力规避文明冲突,寻求文明融合的“结合点”,以求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奥运采用肢体语言作为国际间沟通的工具,其特点是直接明了,通俗易懂。它是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超越了不同的种族、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让具有不同文化的个人和群体互相自然接触,从而促进国际社会更加广泛地交流与合作。这些都是以普遍的友好为条件,都会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奥运追求和平,就要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平等沟通、和谐对话,反对种族主义,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二战后,围绕着以南非为代表的种族主义是否应允许存在于奥林匹克大家庭之中,在奥林匹克运动内展开了艰辛的斗争。这一争论,更促进了全世界范围内反对种族歧视的正义事业的发展,既使奥林匹克宗旨与《联合国宪章》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又保证了国际上弱势民族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及其文化的传承与国际认同。实践证明,80年代后,奥运在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为此,奥委会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即反对种族歧视委员会以此为加强奥运文化的包容性,推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供组织保证,以求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标签:和平与发展论文; 奥林匹克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