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弟子规》看企业道德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论文,弟子规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被誉为每个现代中国人都应该观看的七集大型系列人文纪录片《和谐拯救危机》在网络上盛传热播。这部由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记者陈大惠主持采访的公益宣传片,通过采访一代高僧净空法师,用对话的形式,以佛教最基本的理论,透过最通俗的比喻娓娓道来,阐述并解答了全球的危机现象以及困扰我们的诸多问题,其看似在谈论世界性的危机,实则引发了每一位观看的中国人对于生存意义和道德危机的深入思考。影片中安徽庐江汤池镇文化中心以落实《弟子规》为主的教育方式正在深入民心:对古圣先贤教导儿童伦理道德及基本礼仪规范的学习,开始从呀呀学语的孩童学堂习漫到整个中华大地,许多企业也因此受益,在《弟子规》的诵念声中体悟到企业道德管理的要诀。
企业热学《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广东正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天上班前10分钟聚集员工朗读《弟子规》,已经是企业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该企业副总经理梅领亮说,通过学习《弟子规》,使企业员工们都知道做人的行为规范,以此自我约束,既提高了员工的素养,也方便了公司的管理,而且员工的精神面貌也上来了。
北京汇通汇利是一家集进口及国产壁挂炉的技术咨询、方案设计、销售、设备安装调试、配合入住、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其董事长胡小林在企业中落实推广《弟子规》,按照《弟子规》来管理经营企业,不仅使员工的敬业度、责任心以及客户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帮助无数个员工家庭重新找回了和谐与幸福。从企业经济效益来看,在短短两年时间的学习之后,公司就同比增加利润600万元,即使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以及全球经济普遍下滑的2008年,公司业绩依然与2007年持平,没有下滑。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河南雏鹰畜禽发展有限公司倡导“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的博爱精神,传承“孝、悌、谨、信”的传统美德,把“亲仁、学文”作为每一个雏鹰人的人生信条去自觉积极践行。总经理李花认为,对于《弟子规》的学习,就是在弘扬孝爱文化。孝道是人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遵循孝道是做人之本,也是企业的管理之本。
浙江春晖集团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全公司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从公司高管到普通员工人手一本《弟子规》,并选派中高层领导进行封闭式传统教育,逐步熏陶和提高每一位员工的道德品行,促使员工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公司整体的内涵和品质。员工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工作中真正以“仁爱、诚信”为标准,为客户服务,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公司提倡每位员工都要争做“知礼、行孝、感恩、文明”的现代人,员工在企业以《弟子规》文化为代表的家的温馨氛围中,自律自强,有强烈的归宿感和幸福感。
贵阳国膳养生阁(一家饮食服务公司)的员工举行了学《弟子规》的背诵比赛,并公开给予奖励。其老总陈拨钢说:“我们这是为年轻人补课,他们在现在的教育中缺少这样的课目。要让员工们先知道,再悟到,最后做到。奖金激励不是目的,我们得让员工们自觉以《弟子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懂得尊重客人。”学《弟子规》后,员工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上下班的路上,公司有个小伙子从原来的抢着上车、从不让座,到如今的最后一个上车,遇到老人还主动笑眯眯地让座,员工礼貌的行为举止展现了公司良好的外在形象。
从上述企业热学践行《弟子规》的热潮与其成效中,我们不难发现,道德管理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基石,而《弟子规》以其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风格为我们提供了做人做事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尺,作为入世随生的启蒙教育,其具体明确的伦理道德规范穿越千年时空,让我们今天读到的每一个人都在审视中约束自己,完善自己。
《弟子规》都说了什么
堪称儒家文化中道德管理的集大成者《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其作者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后来清朝的贾存仁对《训蒙文》做了修订改编,并将其更名为《弟子规》。这部著作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的,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的摘录为开篇总序,结构简单,先总叙后分叙,分叙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详细阐述了总叙中的各项内容应恪守怎样的准则。书中所讲的是如何具体培养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是启蒙养正,教育孩子,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重要读物。其作用和目的是从小教育孩子要守规矩,通过他律的约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和行为,从而帮助个人达到成德的目的。
《弟子规》开篇总序以二十四字涵盖全文,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是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其次是做人做事的一切言行要严谨而诚信,同时爱护天下众人,多亲近有仁德的君子,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去学习其他各方面有益的知识。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入则孝”便成了分叙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教育孩子如何处理与父母之间的伦理关系,内容几乎包含了孩子日常生活中可能与父母互动关系的所有方面,从居家行事的基本礼仪讲到如何恭敬善待侍奉父母,并且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孩子与父母发生矛盾之后所应采纳的行为方式。孝行是建立天然和谐秩序的根本,如果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我们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出则悌”是分叙的第二部分,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相处的规矩。这些规范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友爱兄弟姐妹,轻看外在财物,少冲动怨恨,这样就会避免矛盾冲突,让父母感到快乐,其间的和睦亦是孝道。如果和其他长辈相处,也要时刻有颗恭敬心,保持恭谦礼让的态度。
“谨”是分叙的第三部分,主要是教育孩子学会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珍惜时间,讲究仪表卫生,不偏食纵行,做事从容,进出时言行有礼,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培养细心、耐心,从而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信”是分叙的第四部分,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教育孩子不要讲没根据的话,不要轻易许诺,言语要诚信据实,行为要见贤思齐。不要与人攀比,要重视对品德、学问、才能技艺的学习和培养,君子忧道不忧贫,养成良好的节操。如果不小心犯了错误,就要勇敢承认,并努力改掉它。
“泛爱众”、“亲仁”是分叙的第五、第六部分,教育孩子要对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没有私心,学会仁厚待人,在德行上提高修养,贤能自谦,取长补短,敬爱他人,亲近仁爱高尚的人,以宽容的心胸爱人,懂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善待他人。
“余力学文”是分叙的第七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一方面,如果对前面所提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行为规范,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却不肯力行,那么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徒增浮华之气,而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家庭的人。另一方面,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于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这两个方面就是孔子讲的博文、约礼皆不可偏废的道理。孔子曾指出:立志、自立、立仁的君子要广博地研究各种学问,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言行,这样一个具有知识和礼节的君子,他的言行就不至于太离谱了。因此,着重读书的方法和行为规范,循序渐进地认真读书,才能进一步开启智慧。再一方面,教给孩子读书的步骤和方法,教育孩子读书也要守规矩,要讲究居室卫生,讲究整洁。最后指出,读书不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自暴自弃,应该发愤图强,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以达到圣贤的境界。《弟子规》把礼仪的内容具体化、详细化,只要循着《弟子规》来实践,兼学各种经典和生活知识,就能拥有高远的智慧和实践的勇气,也必然会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弟子规》能帮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大浪淘沙的经济市场中生存并发展壮大,成为每个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难题。企业的发展依靠的是科学化的管理,而管理的核心首当其冲是对人的管理,且主要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而行为又是思想的外化。《弟子规》作为中国人道德的摇篮,可谓是东方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对人的教化从根本的孝悌入手,详细规范了居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提高个人品性等诸多方面的行为,无疑对企业的管理和文化建设有着直接而又根本的推动作用。
如果我们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解读《弟子规》,其讲述的孝、悌部分,与父母之间如何处好关系,兄弟之间怎样友爱等,都可以借鉴为员工和上级领导的关系以及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它告诉我们:要尊敬上司,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如果外出有事,要报告请假,回来后要及时销假。对于公家的东西未经允许不要随便动用。与上司发生矛盾冲突,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面冲撞。同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当上级领导有事找别的同事而其又不在时,自己就应当主动代为应答,甚至主动去承担其工作。这样便有利于造成一种和睦而轻松的上下级和同事关系,亦有利于“执行”与“和谐”企业文化的建设。
而《弟子规》讲到的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五部分则可用来指导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提高员工的品德才能修养,让员工学会如何与人交际交往和处事以及如何才能做到德才兼备。比如,所谓“谨”可以教员工要注意各种日常行为细节,耐心、细心,自觉遵守企业制度中的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做一个有教养的员工。所谓“信”可以提醒员工要加强个人修养,要在个人品德才能的提升上不断努力,清醒而正确地把握住自己的发展方向,坚决拒绝邪门歪道的诱惑。所谓“泛爱众”、“亲仁”,可以适用于企业员工和上级领导自省,重要的不是权势,而是个人的品德、才能,要学会关心爱护同事,爱护下级,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同时要多与仁慈博爱、大善大德、言正行端的人接近,并向他们学习,以减少过错,增长品德。所谓“余力学文”是告诫员工应该努力践行良好的品德,同时在工作中还要认真学习各种知识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奋发图强,业务上向优秀员工看齐,品格上向圣贤看齐,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砥砺自己的德行,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员工,做一个对家庭、对企业、对社会有益的人。
企业的发展来源于对企业精神的认同和共同的价值观,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如果把《弟子规》中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以及“余力学文”等行为规范融入到企业文化体系中,形成为全体员工所共同接纳的独特的企业“家风”、“家规”,那么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无疑将会得以提高,企业内部的沟通效率、执行力以及人际关系无疑将会得以改善,企业也就能顺利地取信于市场,获得持续长效的发展。无数的案例也已经证明:一个企业越是讲求道德,就越有可能赢得市场及社会公众的信任与赞誉,就越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怎样推进全面道德管理
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弟子规》的热学现象是每一个国人对自己精神故乡的回归与认同。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今天学习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不能变成记问之学,更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企业发展的现状,从根本上入手,扎实地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具体工作中。因为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身体力行的感化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是开启人的爱心、羞耻心而不是强制灌输一种理念,强调“身教胜于言教”,只有真正做好自己的本分,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才会被人尊重,被民众认可。
教育古以“明人伦为本”,借鉴于今天企业的全面道德管理,企业首先应倡导“以德为先”的用人理念,在员工的聘用之初,就把好第一道关。要把“孝悌”、“仁爱”作为道德品行考察的标准,凡是对父母长辈不孝顺的,对兄弟家人不友好的,对他人不仁爱宽厚的,一律不予录用,并把“孝悌”、“诚信”、“合作”、“耐心”、“自律”、“尽责”、“谦逊”、“勤奋”等品行作为员工选用与晋升考核的关键要素,向员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价值导向。
其次,建立健全必要的职业道德规范,促进职工养成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并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深入广泛地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制度规范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使之真正内化为他们的道德自律,成为其自觉的行动。同时,把道德教育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贯穿在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中,以道德培训推进业务技能培训,让员工自觉自愿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形成“以德为先”、“重德深教”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员工的价值取向亲密融合,从而打造出企业全面道德管理的有机模式,使企业步入健康良性发展的通道。
再次,企业领导者要坚定信念,要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企业“以德为先”的价值观。正所谓“上行下效”,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企业领导若能把“孝悌”等风气带到自己的企业,以自身为榜样,企业的凝聚力必然增强,员工亦甘于奉献。否则,上梁不正,下梁必歪。试想,当领导者在言必称“道德仁义”的同时,身却有“克扣员工工资”、“产品偷工减料”等行为之实,企业的道德体系又怎会不是水月镜花。因此,要进行全面的道德管理,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
最后,企业全面道德管理的具体落实,还要依靠必要、及时的激励机制。人们的合理行为只有经过强化并加以肯定,才能形成习惯并稳定下来,从而使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扬善惩恶”和“防微杜渐”历来被我们认为是一种倡导手段,只有在企业建立“以德为先”的奖励跟进措施,才会使企业的全面道德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弟子规》本是教育小儿的一套道德行为规范,如今在很多企业中风行其实也是一种无奈,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失了这一课,而且在“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社会价值观下,即便曾经学过这一课,也早已被过热的“市场经济”冲击得七零八落。所以,回过头来从《弟子规》等传统文化中寻找我们丢失的道德伦理,寻找真正能够使得企业永续发展、基业常青的妙药良方,正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弟子规》绝非“小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