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李建军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骨伤科 内蒙古 赤峰 024200)

【摘要】 目的:研究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骨伤科手术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身痛逐瘀汤)和对照组(头孢替安),各36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最大作用时间和退热持续时间分别为94.4%、(196.2±12.0)min、(11.7±2.1)h,均著优于对照组的77.8%、(102.6±11.4)min、(5.7±1.2)h,P<0.05。结论: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效果显著。

【关键词】 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身痛逐瘀汤;头孢替安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138-02

临床上,术后非感染性发热较为常见,一般出现在手术后1~2d,体温≤38.5℃,持续时间7d[1]。虽不会出现严重后果,但会增加患者组织耗氧量,影响患者食欲和休息,阻碍康复。同时,医生极易误判感染或是不合理用抗生素,增加患者及其家属恐慌感。为了解身痛逐瘀汤对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治疗效果,特选取我院患者进行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骨伤科手术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36例,男女分别为19例/17例;最高/底年龄分别为60岁/23岁(41.6±2.8)岁;最长/短发热病程分别为6d/3d(4.1±0.8)d;最高/低体温分别为38.5℃/37℃(37.8±0.7)℃;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和躯干骨折分别为15例/13例/8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替安治疗,36例,男女分别为20例/16例;最高/底年龄分别为61岁/23岁(42.0±2.9)岁;最长/短发热病程分别为7d/2d(4.4±0.9)d;最高/低体温分别为38℃/37℃(37.4±0.3)℃;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和躯干骨折分别为14例/12例/10例。不同组别患者基本资料相比,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对照组:头孢替安,静脉滴注,2g头孢替安+100mL生理盐水,2次/d,共治疗5d,必要的加以物理降温。

1.2.2观察组:身痛逐瘀汤,口服,水煎取汁,2次/d,100mL/次。药剂主要成分:桃仁20g、川芎15g、当归15g、秦艽10g、羌活10g、红花10g、没药10g、香附10g、五灵脂10g、地龙10g、甘草10g、牛膝10g。气虚患者加黄芪和党参各30g,阴虚患者加鳖甲20g、青蒿10g。

1.3 观察指标[2]

观察不同组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最大作用时间和退热持续时间。

1.4 判定标准[3]

无效:患者体温没有下降,高于正常体温,且体征没有改善,严重的加重;有效:患者体温下降,但依旧>36.5℃,体征得到改善;显效:患者体温≤36.5℃,体征基本消失。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处理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年龄、退热持续时间和最大作用时间等计量资料用(x-±s),t检验;性别和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8%,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

表 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n(%)]

2.2 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后最大作用时间和退热持续时间相比

观察组治疗后最大作用时间和退热持续时间分别为(196.2±12.0)min、(11.7±2.1)h,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102.6±11.4)min、(5.7±1.2)h。观察组治疗后最大作用时间和退热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在中医学中,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范畴,主要因损伤之后,患者脉络破裂,气血瘀滞,壅遏积聚导致,手术部位刺痛、皮下瘀斑、低热不退和脉涩沉弦等为其主要临床症状。应采用理气退热和活血化瘀等原则进行治疗,促使患者郁热散解和气血流畅。身痛逐瘀汤具有良好的活血行气和化瘀散热等作用,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该种药剂中的桃仁、川芎、红花、当归成分具有活血化瘀、养血作用,秦艽、羌活、地龙成分具有通络宣痹作用,没药、香附、五灵脂成分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牛膝成分具有通利血脉和引血下行等作用,黄芪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党参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微循环和增强造血等作用,鳖甲和青蒿具有退热除蒸作用。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川芎能有效抑制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廓肿胀[4],并对醋酸产生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内染料渗出具有一定拮抗作用,进而显著抑制急性炎症;羌活对炎症反应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红花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导致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等,这些实验均为身痛逐瘀汤的抗炎退热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最大作用时间和退热持续时间分别为94.4%、(196.2±12.0)min、(11.7±2.1)h,均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上所述,在对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治疗时身痛逐瘀汤效果显著,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远上,蒋伟.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骨伤科术后发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1):3496-3499.

[2]杨鸫祥.身痛逐瘀汤治疗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6):1427-1428.

[3]王慧森.归芪汤治疗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疗效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

[4]柴惠斌.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骨伤科术后无菌性发热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3(5):125-126.

论文作者:李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李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