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艾力·马合木提,阿不来克木·马合木提

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艾力·马合木提,阿不来克木·马合木提

艾力·马合木提 阿不来克木·马合木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目的:研究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场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Hb、ALB、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ALB、Hb、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临床疗效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病情较为险恶的急腹症,临床上主要变现为腹胀、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致死率较高,并发症复杂多样,严重威胁着患身体健康[1]。重症急性胰腺炎随着病情发展会对患者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造成损伤,引起酶谱应激反应和改变,甚至造成患者全身性代谢功能紊乱、免疫功能衰退、营养不良等。本研究给予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后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4.36±1.89)岁;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5.16±1.7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均有明显上腹突发性剧痛,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胃肠减压、禁食、抑酸、抗炎、调节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严格控制患者血糖含量。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1800~2800kcal/kg热卡量,使用Harris-Bendict公式计算患者所需热卡量,主要营养成分为中长链脂肪乳及和复方氨基酸,通过中心静脉注入体内,1次/1d,患者能口进食时停止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功能恢复正常以及生命体征平稳后,按照鼻饲管操作规范将鼻饲管置于Treitz韧带下30cm处,固定外端,防止鼻饲管脱落,经鼻饲管使用400ml生理盐水以确保患者肠道运动恢复,患者无不适感后给予米汤、菜汤以及瑞素、百普素等营养液,3~4d后可适当给予酸奶、鸡汤、鱼汤等,150~250ml/1次,其他热能、营养物质可通过静脉进行补充,根据患者肠道情况对用量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Hb(血红蛋白)、ALB(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并统计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Hb(133.12±30.59)g/L高于对照组(112.49±41.95)g/L,(t=2.513,P=0.014);观察组ALB(40.26±3.24)g/L高于对照组(34.82±4.29)g/L,(t=6.399,P=0.000)。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观察组住院天数(23.36±3.57)d少于对照组(26.69±4.91)d,(t=3.469,P=0.001)。观察组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2例,休克1例,胰腺脓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12.5%(5/40);对照组患者出现呼吸道、泌尿道感染5例,胰腺脓肿4例,休克2例,并发症发生率27.5%(11/4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x2=7.031,P=0.008)。观察组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肠道组织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肠道黏膜组织还担负着免疫学屏障的责任[2]。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具有死亡率高、并发症多、代谢功能紊乱、病情凶险等特点,临床中治疗方法包括手术、防感染、抑制胰酶分泌、改善胰腺循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患者由于长期无法进食能量消耗较明显、高分解代谢极为严重,需要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治疗[3]。

营养支持能显著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以及免疫力,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易引起感染,造成胰腺组织坏死,并发症较多且对护理人员水平要求较高。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保证患者肠胃功能完整性,避免刺激胰腺分泌减轻患者胰腺炎症从而使得胰腺维持修复静息状态,同时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高代谢以及肠道细菌移位,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4]。本研究中观察组Hb、ALB、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我们认为与肠内营养支持维持黏膜屏障功能、减少感染因素、避免刺激胰腺分泌等特点有关。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维持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态,保持肠胃功能完整,并发症少,可明显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病亡率,临床中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夏芝辉,闫智杰,韩飚. 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4(32):115-116.

[2]梁建军,邱云,居益清,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4):3255-3257.

[3]韩卓兴,李木珍.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4):154-155.

[4]林生,林新山,龚小兵.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9-11.

[5]杨大柳,陈本敦,刘赐惠. 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8):23-25.

论文作者:艾力·马合木提,阿不来克木·马合木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艾力·马合木提,阿不来克木·马合木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