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徐沟背铁棍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铁棍论文,为例论文,文化遗产论文,民俗论文,物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后,各类非遗的传承,非遗产业化等议题都成为社会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长久以来,作为普通民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许多非遗以自娱自乐的状态传承着,并不是为赚钱谋生而存在,如传统节庆表演、民歌、街头的游艺表演等。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已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方式转变为以商业流通为主的市场经济方式,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娱乐生活的多元化,利益权衡观,这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影响都是颠覆性的,这也使得原以农闲热闹为主的民俗类非遗传承不容乐观。这类非遗在当代如何继续保持活力,是很多人思考的难题。下文将以晋中民俗类非遗——徐沟镇背铁棍为案例展开探讨。 晋中背铁棍源自民间祈雨时的抬神巡街表演,约开始于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成熟于明嘉靖年间,流传至今,四百多年的演变,背铁棍成为晋中春节元宵大型化妆游街表演必不可少的传统节目。在晋中,最为有名的是清徐徐沟镇背铁棍,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属民俗类。 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徐沟背铁棍 作为非遗,背铁棍是地方民众创造力的见证。这种创造力体现在背铁棍表演的各个环节上。 背棍由青壮年肩缚特制叉形铁架,夹于胸背,绑于腰际,再将化妆好的童男童女由腰至脚踝绑缚于带踩盘的铁柄上,插入铁架预制孔中,绑在背架铁柄上的儿童由此被高高举在空中。背棍以背一人表演者居多,也有双人棍、三人棍,简言之,就是成人背着上面5-8岁体态轻盈的1-3名儿童表演。儿童之摆动主要由背者操纵,功力在于脚掌与脚跟踮颤之掌握,且腰部必挺直,忌大步过度起伏,善背看会使架上的儿童摆动姿态优美。 较之晋中其他地方,清到民国间,徐沟背铁棍得到当时地方官王勋祥的大力鼓励,激发了当地艺人的创造潜力,对徐沟背铁棍潜心琢磨,推动了背铁棍的改良式传承,使其越来越富美感。1915年前后,徐沟背铁棍在道具制作和绑法上有了重大创新。就背棍而言,其架子从以往的平肩背棍变为穿袖手扶式的上、中、下三段立肩背棍,插铁柄的接口从方形改为圆形,变为可以灵活旋转的背棍和铁棍,由此奠定了当代以徐沟为代表的晋中背铁棍基本表演形式。 背棍表演的关键在于以下方面:首先背棍从背架制作、儿童捆绑到行进表演都需准确掌握平衡和着力点重心,否则容易发生事故。在表演前,要把露出的背架用道具细致地遮掩起来,使观者看不到绑着儿童的背架,仿佛儿童只是踏在一片云彩、一根树枝上。这些设计要素充分体现了传统民间工艺的巧妙构思。其次背棍表演者根据扮演的戏曲角色,会使用不同着力点的背棍,包括徐沟背棍在内的晋中背棍主要有悬挂式、直顶式、活心棍三种,不同的背棍样式必须搭配不同的步伐,伴着民间奏乐,成人会采用踮步或侧步、丁字、野鸡串等步伐,并且要与其他成员保持步调一致。架上的儿童则一前一后摆双袖,甩手扭身都有统一要求。抬左肩迈右步,抬右肩迈左步,形成上摆下走浑然一体的效果。这样,随着成人特定的步子,高过成人头顶背杆上的儿童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挥衣舞袖,裙衣摇曳,宛如飘在天空中随风而行。 有背棍必有铁棍,铁棍又称“抬阁”,目前包括徐沟在内的晋中各县的铁棍基本由底盘、大杆、龙杆、抬杆、拐子、卡杆等组成。其中大杆长5.5米,抬杆、龙杆、卡杆均为1.6米,大杆用榆木或硬杂木精制而成,既坚固耐用又柔软抗颠,一般情况下一副大杆的寿命为30—40年。中间为四方形抬架,根据表演儿童数,抬架要预制2—3根立杆,要杆上要打制一对脚踩的铁耳,铁棍上端齐腰的地方打制一个铁腰卡。也有以转盘立轴上连曲柄可分上中下三层和上下两层及转动型,共六个类型,分前低后高,前一后二或前二后一组合,再配上山水、楼阁、花卉等各种背景。 与背棍一样,也是用白布将儿童从足到腰和支撑他(她)的立杆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化妆成各种戏曲人物。这些儿童的年龄限定在10—12岁左右,要求身材匀称、相貌漂亮,体重不超过30公斤,总重量约120公斤,若把行进中上下起伏的颠力添加进来,总重量则在150公斤以上。 铁棍需要前后各八人来抬,即“八抬”,以前面两人和后面两人为核心,两边压铁棍的各一人,另有喝令者一人。铁棍中在最前面抬的2位表演者是决定铁棍表演水准的人物,他们不是将横杠直接架在肩膀上,而是将横杠端顶在肩膀与背部相接的位置上,其身体须向后仰,步走丁字步,以此控制铁棍的行进速度和颤动节奏,在其他抬铁棍男子的配合下,使木杠弹性产生惯力后上下颤动,架上的儿童也随着锣鼓点甩动衣袖,飘动摇摆,让观众满目生情。 正是基于成人和儿童上下合体协调一致的表演,背铁棍被誉为“空中舞蹈”或“流动的杂技”。 有了外在表演形态,还需以内容为血肉呈现给观众,民众最熟悉的戏剧成为最佳选择。背棍和铁棍架上的儿童和成人共同扮演同一戏剧中的主要人物,这种扮演是对戏剧情节的精炼简化,把人们最熟悉的戏剧角色和道具表现出来,观者一看就知扮演的是哪出戏,一边观看一边会比较背铁棍表演和戏剧表演的各自特色,精彩点在哪里,这样的比较极大增强了背铁棍的欣赏性。从徐沟背铁棍传习所展示的资料我们看到,背铁棍移用的戏剧剧目主要有《凤仪亭》《穆桂英挂帅》《西厢记》《蟠桃会》《狸猫换太子》《刘姥姥探亲》《许仙借伞》《刘三跑马》等。此即谓“一支背(铁)棍一出戏”,背铁棍由之被誉为“无言的戏剧”。 与其他民间艺术相比时,人们发现,背铁棍具有欧洲芭蕾舞的“托举”、东北秧歌“群舞”、民间高跷“凌空”等优点,集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于一体的独特艺术。换言之,以清徐徐沟为代表的晋中背铁棍,在深厚民间文化的滋养下,把街头杂技、街头舞蹈和戏剧元素融合在一起,是民众创造力的体现。我们将与之相关的各个环节、要素作为非遗保护起来,是在保护民众的多样性创造力,推动非遗的生命活力持续传承下去。 这种创造力的本质在于晋中民众的生活能力,背铁棍的兴起发展与晋中便利的交通、商业繁荣密不可分。商业兴起带来人流量增大,随即对交通工具的需求也会旺盛起来。在明清当时交通条件下,人工抬轿是经常运用的方式,同时人工搬运货物也是当时重要的谋生行业之一。一则流传在徐沟的故事是有力证明:传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逃往西安经过徐沟时,便一直由徐沟轿夫抬轿至西安,因为徐沟人抬得轿子四平八稳,快慢一致,步伐整齐,慈禧坐在轿内舒适安逸,一点也不觉得困乏。1908年,美国探险家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从太原出发,对中国山西、陕西、甘肃进行考察,在晋中一带乘坐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人抬轿子。因此,晋中人工抬轿和人工搬运货物的生计方式是背铁棍兴盛发展的生活基础,这种生计方式在技艺、经验方面与背铁棍是相通的,背铁棍是这种生计方式升华为艺术的表现,关键的创造性传承者则出现在清徐徐沟镇。 非遗概念的核心,是指它们为当地民众所认同,并与周围环境发生互动,被不断再创造且世代相传。徐沟背铁棍,从铁匠制作背棍的背架,背棍的绑法、打卡、外在打扮到行走表演,都有诸多关系整体表演成败的琐碎难题,在当地能人的集体配合和探讨中被一一解决,凝聚为地方的经验智慧,再在民众中普及开来。随着与之相关的技艺水准的不断提高,背铁棍逐渐成为融入创意和有外在美感的文化形式。从抬着神像巡游祈雨求神,演变为一年一度的春节元宵表演,这一过程中积累起民众的合作精神,成为地方民众可以共享的文化,传承百年,成为文化遗产。 无论是流传在祁县太谷“祁县的棚、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还是流传在榆次区附近“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的俗语,都足以说明徐沟背棍和铁棍在晋中民众中的认同度之高,成为晋中其他地方民众纷纷学习的对象。如祁县东六支村背铁棍表演在本县很有名,正是因为本村村民曾到徐沟学习过这一民俗表演。这也说明,背铁棍是晋中社会文化传播、交流的载体,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这是非遗最重要的内涵之一。 二、当代声誉日隆的徐沟背铁棍产业化之路 基于传统节庆上的出色表演,徐沟背铁棍不断参加各种层次的表演,知名度逐渐从地方扩展到全国。1959年,徐沟背铁棍第一次亮相省城,参加山西省国庆十周年庆祝大游行;1989年、1991年、1993年连续参加山西省“两会一节”、“一周两节”、“三晋之春”大型集会游行表演,分获银奖、金奖;1991年、1995年两度应邀赴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表演,知名度扩展至港澳地区;1998年、1999年春节,两度在北京市丰台区和宣武区春节花会上进行表演。2010年11月,在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开幕式上亮相。2014年参加在太原举办的山西首届国际花灯艺术节。 值得一提的一件里程碑事件是,2010年5月,由清徐县政府对徐沟背棍艺人优中选优,经过组织和培训,徐沟背棍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表演,国际知名度大大提高,世博会上观看的老外原以为背棍上的儿童是模型,但是近距离观察后,发现是真人,更觉新奇有趣。 从20世纪80年代起,徐沟背铁棍也成为影视媒介的关注对象,频频出现在各类影像中。1981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将其摄制成新闻纪录片,面向全国播映;1988年,徐沟背铁棍参加中央电视台“龙年元宵晚会”表演;1992年,台湾文化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其拍为专题片面向台湾播放;1994年,由美、英、法国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专题片《外国人看中国》将其收入其中,向全世界推介,参加拍摄的法国制片人称之为“东方一绝”。 总之,借着那句晋中民众耳熟能详的俗语,徐沟背铁棍在全国逐渐打响了知名度,不断向外传播,引起研究者注意,1982年全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也收录了徐沟背铁棍。徐沟背铁棍出现在传统节庆和各类官方活动场合,并引起媒介的注意,这是对其民俗艺术魅力的肯定。 在徐沟本地,每年的春节,背铁棍和其他生活节目一样,主要由政府承办,村镇具体组织排练,统一集中到县城街头表演。许多村民是依着已形成的民俗习惯,在正月农闲时节参加表演,主要为图个红火。以之为基础,徐沟镇目前约有175支背铁棍表演队,分为村集体和私人经营两类。随着徐沟背铁棍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商业表演也逐渐出现。近年来,许多商店开业、企业庆典、家庭做寿,结婚,各类组织的年会、旅游景区表演都成为徐沟背铁棍商演的契机。徐沟背铁棍表演团在春节期间也会赴太原、深圳的旅游景点、内蒙厂矿等地进行商业表演。不过此类商演对许多民众而言是一项兼职,因为大部分民众日常都有自身赖以谋生的主业,如种田、开商店、养车跑运输、养殖业等。 涉及背铁棍的商业表演,表演人员分配和收入是最需要考虑的因素,出一支背棍起码需要3人,背棍表演者2人,打卡者1人,同时还需有带队、化妆、管理衣服和各种器具、道具的人员。在这种情况下,由村集体经营的背铁棍表演队,由谁出去商演有时会导致村民间的矛盾。其次,晋中有许多旅游景点适合背棍表演,但困难在于如何与旅游景区经营方协调好各种问题,并且日常背铁棍表演与儿童上学有冲突。因此,背铁棍商演主要集中于春节前后,一则儿童放寒假,二则许多有其他生计的人在这期间休息,可以兼职出去表演,演职人员资源比较充足。这也表明,当代背铁棍表演还没有成为专职的商业化形式,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克服上述困难,同时当演出待遇、福利收入为当地民众认可时,外出商演的吸引力才会大大增加。 背铁棍的商业演出属演艺市场的一部分,要成功地完成一场商业演出,更涉及表演者、表演内容、观众、表演时间、表演地点和场所这五大因素,在此基础上展开表演类型、内容、风格的策划和营销,以满足演出和受众的需要,这些内容,是作为产业的背铁棍良性经营的必备内容。我们无须排斥背铁棍的商业化,商业化不足可怕,可怕的是拙劣的商业化过程。背铁棍表演也需要好的文化产业经营者的介入,展开正规的商业管理。 三、当代晋中背铁棍传承与保护 当人们娱乐趣味发生转移和文化意识淡薄时,这种非谋生性质的非遗的萎缩在所难免,年轻人对背铁棍并不非常热衷。因此,即使是在支付报酬的情况下,大多数20到30岁年龄段的年轻人都不愿参与该活动。而背铁棍还需有良好的体格,具有杂技特质的表演技艺学起来也有难度。2014年正月十五祁县东六支村背铁棍表演者年龄介于38—65岁之间,表明参与背铁棍表演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在市场经济思维下,以政府名义来组织的无偿背棍表演,尴尬更是越来越多,村民的被动性大于主动参与。我们看到,把背铁棍视为非遗而传承下去的道德观还不是地方草根阶层的共同体验,因此即使精英群体意识到此类非遗的重要性,但缺少强有力的人物或组织来做社区的工作时,也很难形成强有力的保护氛围。 那么背铁棍是否有消失的危险?在传承基础深厚的清徐徐沟,情况还没那么悲观,许多人都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年轻人比较忙,等他们到了四五十岁,也会来的。人上点年纪,对老辈东西就有感情。”这表明,当地民众在充分理解年轻人当代处境的基础上,对背铁棍未来的发展充满乐观和信心。作为集体参与性强的背铁棍是人们在谋生之外创造出的民俗表演,其传承动力来自民众对背铁棍的喜欢和对前辈智慧的尊重。对此,从民俗在一代人的沉淀周期看,对非遗与年轻一代的关系在年龄层次应予以重新认识,以30—35岁为分水岭,此前是耳濡目染的不自觉感受,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有为数不少的民众能无师自通地参与到实际的传承过程中来。 在徐沟更为可贵的一点就是针对背铁棍的当代传承,背铁棍艺人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以积极的态度探索背铁棍的发展路径。在外在样式上,针对背铁棍夜间的演出,徐沟人在背棍和铁棍上添加了灯饰,以灯光增加背棍和铁棍表演的绚彩效果。 而在表演形态上,人们的疑惑是,除了传统的游街表演外,背铁棍在吸引当代受众方面还能做什么?除节庆外,有些团体在平时也有背棍表演以增加气氛,但基于成本、管理等因素,游街式的表演是行不通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满足日常的需求?广场集结式和舞台表演成为可行的办法,如何调整表演形态成为徐沟人思考的重点。 有资料显示:2006年,时任县长的车建华在徐沟调研时提出将徐沟背铁棍搬上舞台的设想,徐沟镇党委、政府安排“徐沟背铁棍艺术研究会”组织实施这一项目,在舞蹈老师的指点下,研究会从背铁棍的表演特点出发,找出街头行进表演、广场集结表演的差别及两者艺术的交融点,吸纳舞台表演的艺术元素,排练出背棍舞蹈《社戏凌空》,在各种场合进行表演,获得好评,参加2009年山西省“民歌、民舞、民乐调演”三调表演时获银奖。 在有限的舞台上展开更具艺术性的表演,是背棍在当代的一次重要变化,进一步强化了其“空中舞蹈”的特性,这种基于传统且没降低表演水准的变化,适应了目前人们的观赏习惯,是值得肯定的创意变革。而我们也注意到,传统背棍不仅有“空中舞蹈”的美誉,还有“无言戏剧”、“流动杂技”的美誉。所以,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徐沟背铁棍还能向戏剧或杂技的方向创新演进,这要视参与背铁棍传承的群体的选择,很明显,他们选择了舞蹈艺术。正是基于这样的创造性传承,2010年徐沟背铁棍被政府选中在世博会上一展风采,成为其当代发展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机遇。 2008年,徐沟背铁棍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后,作为项目保护和传承单位的徐沟镇,首先对背铁棍的各类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把背铁棍的表现形式、艺术特色、制作过程、技术演示等环节予以详细记录,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手段保存下来,编辑成书,把本在民间行走表演的背铁棍固化为静态知识,建成项目档案,留给后人借鉴和研究。 在此基础上,徐沟镇完成了背铁棍传习所的建设,传习所保存了与背铁棍传承者有关的各种资料,运用影像、大图片、文字等精心设计,把与背铁棍有关的材料、制作方法、历史传说、相关典故、表演方式、服装、道具用文字、图片、模型等加以说明并一一陈列出来,同时运用多媒体对背铁棍予以动态演示。这种建在基层乡村具有博物馆格调的传习所,我们可以将之比喻为“文化庙宇”,它缓慢地释放出传承百年的文化力量,正在逐渐唤醒当地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效果润物无声,这也是当代人认识并记住历史的一种方式。无疑,这种博物馆式的做法是保护传统民间艺术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在一连串的专业设计、制作、维护后,把自身的文化特色凸显出来,融入全球化体系的过程,这看起来矛盾,实质上非常合理,即地方通过非遗为自身在全球化标准模式中寻找一个适切的定位。 综上所述,基于深厚的节庆传统,极具创意性的多姿表演使徐沟背铁棍成为晋中社火的典型代表,是晋中地方民众文化凝聚力的象征。基于各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各类媒体的传播,政府的推广,学者的研究,徐沟背铁棍享誉海内外。在当下社会市场化背景下,徐沟背铁棍从背棍道具、外在装饰等方面开始了各种探索,其表演更具舞蹈艺术特征,体现出明显的舞台化趋势,并且开始了商业表演的征程。徐沟背铁棍成为国家级非遗后,其发展历史、具体的表演过程、所获荣誉等传承状况得到详细整理,被陈列在传习所中。这种无声无息的力量,既是传统的再创造,也是非遗保护意识潜移默化地扩散,慢慢激发出民众的文化自觉,使他们以自己创造的文化为荣并自发地去传承。民间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徐沟背铁棒为例_艺术论文
民间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徐沟背铁棒为例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