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侯月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邮编:5115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手术室一般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行手术治疗中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能有效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肿胀、压痛、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着一定影响。目前针对这一病症多采用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因其操作简单、固定性良好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若在对其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则会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尽早康复。在本次研究中探讨了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规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5±10.5)岁;骨折部位:左侧24例、右侧21例,行手术室一般护理;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5±10.5)岁;骨折部位:左侧23例、右侧22例,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所有患者与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组间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行手术室一般护理,包括口头健康宣教、术前准备、生命体征监测等方面。观察组行手术室精细化护理。①术前护理 自患者入院后向其详细讲解相关病症知识、手术流程、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等,告知其配合要点,并做好相关监测,根据患者具体病况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作出相应的心理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与信心,使其保持良好心态。另一方面,于术前5d开始对患者患肢进行牵引,使手术部位肌肉得到放松,并指导其进行床上排便练习。②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呈正确体位,并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维持患者体温;手术中及时调整灯光角度,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包括是否发生体位变化、管道脱落等[1],若有异常情况发生,要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对策。③术后护理 手术完成将患者送至病房后,使其呈舒适体位,以平卧位为主,以免导致髋内翻畸形;并做好保暖工作,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等,可以叩背方式协助排痰,使其顺利咳出。其次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定期更换床单被褥,以免室内吵闹,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其三增加巡视次数,询问患者感觉,对其手术部位疼痛症状进行按摩,缓解疼痛;或以看电影、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必要情况下可给予适量镇痛药物。最后根据患者具体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促进术后快速愈合;以粗纤维、低盐低脂食物为主,若患者饮食不佳则可给予脂肪乳、氨基酸等进行营养支持。同时展开术后髋关节功能锻炼,术后第二天可知道患者进行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收缩活动,促进血液循序,以免患肢肿胀,或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持续进行被动运动,包括膝关节、髋关节屈伸活动;术后一周即可进行负重行走,运动锻炼中以患者情况适当调整运动量与运动程度。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干预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评分对患者关节活动功能、关节形态、关节活动度与关节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总分100分;若评分在90分级以上,则表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若评分在75~89,则髋关节功能恢复良;若评分在60~74分,则髋关节功能恢复可;若评分在60分以下,则髋关节功能恢复差;总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2]。

1.4统计学分析

组间观察数据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数据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数据分析(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总优良率为93.3%,常规组为80.0%,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这主要是因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功能降低,且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或骨质疏松等基础性病症,使得在外力作用下易导致骨折发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时间短、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尽早康复;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差、骨折愈合不良等情况;因此手术室护理的应用十分必要。手术室精细化护理作为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更注重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放心的护理服务;在患者自入院后即刻给予健康宣教、基础检查等,并稳定患者心理情绪;术中则加强对生命体征的检测,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以减少术后感染风险发生;而术中则通过体位、环境、疼痛、饮食及运动等方面更加精细化的护理,使其感到舒适,并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后,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率高达93.3%,较之对照组,该护理方式效果更理想,在临床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行手术治疗中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其护理效果佳,能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玲莉,邹毅,刘明霜,冷华伟.精细化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术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3):71-73.

[2]叶金灵.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6):125-127.

论文作者:侯月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  ;  ;  ;  ;  ;  ;  ;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侯月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