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辽宁 鞍山 114001)
【摘要】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指不明原因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并可影响心、脑、肾和视网膜等重要器官,甚至造成功能衰竭的常见病,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5%以上。目前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遗传、饮食、精神应激以及其他因素如肥胖、服用避孕药等。近年来,尽管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或认知已有很大提高,相应的诊断或治疗方法也不断进步,但高血压病迄今仍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高血压病宣传教育,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是减少发病率,延缓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影响高血压病的因素;高血压病临床表现;高血压病的防治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206-02
1.临床表现
1.1 一般表现
高血压病多见于中老年,起病隐匿,进展缓慢,部分患者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病程可长达十多年至数十年。早期常无症状,或有头痛、眩晕、失眠、多梦、健忘、乏力等不适表现。症状轻重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血压最初于劳累、紧张或激动后暂时升高,休息或去除诱因可恢复正常。随着病程进展,血压逐步升高,持续不降,并可出现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或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的损害。
1.2 靶器官损害症状
1.2.1心脏 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外周阻力增加,左心室负荷过重,逐渐致左心室肥厚、扩张,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利于脂质的沉着,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并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1.2.2脑 高血压可导致脑小动脉痉挛,产生头痛、眩晕、头胀、眼花等症状。长期高血压可形成小动脉的微动脉瘤,血压骤然升高可引起破裂而致脑出血。当血压突然显著升高时可发生高血压脑病,出现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症状,若不及时抢救可以致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血压也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动脉血栓形成。
1.2.3肾 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动脉硬化,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素氮、血肌酐增高,最终导致尿毒症。
1.2.4眼底改变 高血压眼底改变程度包括:Ⅰ级:视网膜动脉痉挛;Ⅱ级:视网膜动脉硬化;Ⅲ级:视网膜动脉硬化伴出血或渗出;Ⅳ级:视网膜动脉硬化伴出血或渗出,并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1.3 高血压急症
1.3.1恶性高血压 多见于青、中年患者,其发病急骤、病情危重,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可持续高于130mmHg,短期内即出现心、脑、肾的严重损害和视网膜的显著改变。若不及时治疗,常死于尿毒症、脑出血或心力衰竭。
1.3.2高血压危象 在高血压病程中,因劳累、紧张、突然停用降压药等诱因,引起全身小动脉强烈痉挛,周围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致使血压急剧上升,以收缩压为主,可高达260mmHg,舒张压也可增至120mmHg。病人表现为头痛、眩晕、胸闷、气急、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以及伴有动脉痉挛累及的靶器官缺血症状。
1.3.3高血压脑病 指血压急剧升高,脑小动脉持久而强烈痉挛、继之扩张,脑血液循环发生急性障碍,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剧烈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和神志改变等。轻者烦躁、意识模糊,重者可抽搐、昏迷。
2.防治措施
高血压病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两种方法。目的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内,防止和减少直接与高血压有关的心、脑、肾并发症和病死率及致残率,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
2.1 非药物治疗
2.1.1合理饮食 应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为宜;减少膳食中脂肪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补充钙和钾盐,多吃含钾丰富的水果(如香蕉、橘子)和蔬菜(如油菜、香菇、大枣等)。
2.1.2适量运动 运动不仅可使血压下降,且对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利。可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或步行、打太极拳、气功等,运动强度、时间和频度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
2.1.3戒除烟酒 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相关。提倡戒烟少酒,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风险。
2.1.4减轻体重 体重增高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最有效的减重措施是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从而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2.1.5维持心理平衡 长期抑郁、激动或精神创伤等不良刺激,可导致血压升高。应指导病人学会自我调节,减轻精神压力,保持乐观情绪,使用放松技术,如心理训练、音乐治疗和缓慢呼吸等。给病人以理解、宽容与支持,保证病人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2.2 药物治疗
2.2.1降压药物种类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6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α受体阻滞剂。
2.2.2降压药物应用原则:(1)小剂量开始: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2)尽量应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3)联合用药: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几种药物共同发挥作用,可减少各药的单剂量;减少每种药物的副作用,或使一些副作用互相抵消;使血压下降较为平稳。(4)个体化:用药需因人而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参考文献】
[1]张培生.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96-201.
[2]李振宗.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2-99.
论文作者:李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动脉论文; 药物论文; 视网膜论文; 发生论文; 动脉硬化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