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视角的智慧物流商业模式发展研究论文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智慧物流商业模式发展研究

罗永红1 林 楠1、2 博士(1、中共海西州委党校 青海海西 817000 2、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成都 610031)

内容摘要: 智慧物流作为传统物流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新兴业态模式,较传统物流模式具有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及网络化的发展优势,解决了传统物流模式运作的低效问题。然而,由于物流企业之间以及物流运作流程之间缺乏协同性,导致我国智慧物流商业模式仍存在高成本运营问题。对此,本文基于供应链视角,以协同发展方式平衡物流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发展问题,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互联网技术应用提出了我国智慧物流供应链化的全新发展模式,并根据我国物流产业转型发展现状提出了具体转型发展路径。

关键词: 供应链 智慧物流 协同发展 互联网+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通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也在不断改革与升级,不断的向前发展。物流产业作为一种综合性服务产业,不仅支撑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同时还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因此,政府对物流产业的改革十分重视,鼓励物流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对此,物流产业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在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传统物流产业积极寻求改变,不断探索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传统物流产业智能化和科技化发展,推动了传统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创新出了智慧物流商业模式。与传统物流商业模式相比,智慧物流存在以下优势,包括:物流智能化、物流自动化、物流信息化、物流集成化以及物流网络化。具体而言:第一,智慧物流实现物流智能化发展,通过集成智能化技术,使得物流管理系统具有仿真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感知、理解和判断等方式解决物流运作所遇到的问题。第二,智慧物流实现物流自动化发展,通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理念以及物流作业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实现了运输、包装、分拣及装卸等物流环节的机械化运作。第三,智慧物流实现物流信息化发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包括条形码、GPS技术、GIS技术以及射频技术实现了物流运作各环节的信息采集、分类、传递、识别和汇总等功能,提升了物流运作效率。第四,智慧物流实现物流集成化发展,包括物流技术集成、物流环节集成以及物流管理集成,使物流产业各子系统更加高效结合及协同发展,提升了物流产业的产业竞争力。第五,智慧物流实现物流网络化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加强了公路、铁路、航空以及水路等运输渠道之间的联系,使物流资源信息可以共享,为现代化物流发展提供了必要基础。虽然智慧物流商业模式(见图1)可以解决传统物流产业的运作效率低下问题,但是由于各运作环节缺乏协同性,上下游产业缺乏组织性,因此现有的智慧物流商业模式仍存在运营成本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从产业链视角出发,构建更加健全且具有协同处理能力的智慧物流商业模式。

我国智慧物流供应链化转型发展难点及问题

(一)智慧物流供应链架构及特征

大量的研究证明利用供应链开展系统性管理可以细化商业模式的云工作流程,以此来降低运营成本。对于物流产业以及智慧物流产业而言,运输、仓储、包装以及物料搬运等环节均会对物流运作成本产生影响。例如,运输工具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仓储、包装等成本。因此,对于智慧物流供应链化发展,其实质是将原有物流产业的各运作环节进行整合的过程,具体整合路径和价值链实现如图2所示。智慧物流供应链架构可以解决当前我国智慧物流产业成本居高不下问题,通过加强供应链上下游环节之间的联系整合服务流、信息流、物资流等信息数据,并直接与消费者进行对接,以达到提升智慧物流运作效率及降低成本提升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目标。智慧物流供应链架构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使得智慧物流商业模式的优势特征进一步放大,具有更强的网络性、复杂性、流转性以及信息性特征。具体而言:第一,智慧物流供应链架构的网络型特征更加明显,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加强了上下游企业以及物流运作环节之间的紧密性,并且它们彼此之间并不是单纯的上下附属关系,有些运作环节还存在交叉性,因此网络结构更加紧固。第二,智慧物流供应链架构更加复杂化。由于智慧物流商业模式在融入了供应链管理之后,使得整个智慧物流商业模式的链条更长,物流企业不仅需要考虑自身发展问题,还要考虑上下游企业的发展问题。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运作环节消除额外成本,智慧物流供应链架构需要尽可能简化业务运作流程,消除不必要的中间程序环节。第三,智慧物流供应链架构的协同管理能力更强,主要表现在库存管理环节。供应链管理技术可以使物流企业的库存沿链条复制并产生牛鞭效应,以此降低供应链系统内的横向企业库存和纵向企业库存。第四,智慧物流供应链架构打破了企业之间的信息隔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信息孤岛问题。供应链系统可以为整个物流产业链内所有企业提供共同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大量物流基础数据集中收集与存储,这将使得核心物流企业可以掌握更多信息数据,以更好的统筹各运作环节并做出最为科学和正确的决策,进而达到智慧物流降本增效目的。

图1 智慧物流商业模式

图2 智慧物流供应链架构

图3 众包物流商业模式

(二)智慧物流供应链化发展难题及阻碍

虽然,智慧物流的供应链化发展会带来许多物流产业的革新,帮助物流企业对物流市场进行准确预测和制定需求计划,使物流企业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智慧物流发展趋势,进而获得竞争优势。但是,对于正在转型的物流企业而言,在发展智慧物流以及进行供应链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将面临成本预算、如何获得和使用信息数据、实现数据价值以及进行科学决策等诸多问题。具体而言:第一,物流市场中的信息数据十分庞大,物流企业如何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将大量的信息数据转化为有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有效决策。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物流企业已经可以通过使用这些技术获得物流市场中的信息数据。然而,想要将信息数据发挥其价值则需要物流企业在使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时,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流程,避免物流企业只是盲目的使用技术分析,给物流企业带来较大的分析成本;第二,智慧物流供应链化发展虽然可以提升物流产业每个环节的服务能力,通过准确的预测能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但是,由于物流供应链是一条涉及十几种产业的综合性服务模式,因此如何协调好上下游企业以及不同运作环节之间的运作能力,无疑对物流核心企业提出了较大挑战;第三,物流企业在向智慧物流及供应链化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还存在技术及人力等方面的发展困境。例如,传统物流企业对物流运作的管理系统较为滞后,如何统一对整个供应链企业进行统一升级有待解决。同时,智慧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和保障,而我国物流的传统发展模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人才底子明显不足。因此,尽快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迫在眉睫。

1947年,tPA最初发现于动物组织中,当时人们只知道其可激活纤溶酶原,因此最初也称其为纤溶酶原激酶。之后发现,其可从多种组织中提取纯化获得,且与另一种内源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不同的是,tPA对纤维蛋白具有高度亲和力,可在血块表面高效激活纤溶酶原[1-3]。

智慧物流供应链化模式

(一)智慧物流供应链化发展的核心基础

智慧物流供应链化发展其实质是在智慧物流发展基础之上,融入了供应链技术与管理,使得智慧物流模式的运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因此,智慧物流供应链化发展的核心基础应当是如何构建智能化供应链系统,具体可以从三方面进行:首先,根据不同智慧物流供应链参与主体建立分区,例如使用大数据技术根据不同参与主体的特征进行功能分区,以建立智慧物流供应链的比较优势。其重点是要确定每个分区的竞争优势,即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以最低的运营成本建立不同类型的供应链子系统;其次,将不同分区进行联合,通过各子系统的协同运作加强独立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能力,将智慧物流所有参与主体横向连接以消除供应链内部的壁垒,解决智慧物流供应链各参与主体各自分散运营行动问题,防止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减弱问题;最后,对智慧物流供应链化模式发展进行持续改进,通过评估的方式帮助各参与者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以便对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例如,使用大数据技术利用自动跟踪模型保证该模式的持续推进以及对失误问题进行及时预警等。

(二)供应链智慧物流典型模式分析—众包物流模式

许多个漫漫长夜,我是在这里度过的。有时候,我会打开白炽灯,在一张不锈钢的桌台上解剖尸体,插上电锯插头,蘑菇作我的助手,我们边解剖边了解各种病症,讨论生者与死者,争辩生命的价值,在一切结束时用水管冲洗解剖床和地板。当血液与空气接触时,我闻到了令人作呕的酒精味,世上有无数件这样让人无法忍受的事,你想停止忍受,仍一次次忍受下来。钢铁相互碰撞的刺耳声响中夹杂着操作台的流水声,冷气送风声,发电机的嗡嗡声。隔壁是标本室,病理学家一向将脑部保存在俗称福尔马林,浓度百分之十的甲醛溶剂中,以便进行各种测试。

众包物流商业模式的产生与我国物流产业高速发展及物流配送资源匮乏等原因联系紧密。一方面,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新的物流模式创新提供了必要前提与基础;另一方面,传统物流产业以人力为主的配送模式弊端和缺陷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提升而不断显现。因此,众包物流模式的内涵实质就是解决当前物流产业劳动力资源不足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而产生的新物流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渠道将原本由物流企业专业配送员所需要做的工作,以有偿和自愿的形式分配给其它社会人力资源,并将商品送到客户手中的过程。因此,最初的众包物流商业模式是一个包含众包物流平台、众包物流承运人、众包物流发展起人以及最终客户等众多主体,通过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流动所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运作流程。众包物流的运作流程是由众包物流发起人开始,首先向众包物流平台发送服务需求信息,随后,众包物流平台将配送服务散播在平台寻找配送人员,待众包物流配送人员接单后,最后向客户配送产品。在资金交付方面,当最终客户收到产品时,会通知众包物流发起人,再向众包平台和配送人员支付资金。与此同时,在完成配送服务后,配送人员也会通知平台,进而完成一个完整的众包物流运作流程。

当前,众包物流在我国发展迅猛,其商业模式基本形成,通过O2O(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极大的降低了物流成本并延伸了物流产业边界,有效的实现社会资源整合功能。但是,众包物流模式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其产业发展秩序仍然混乱,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加强风险监管与业务合规性监管,通过供应链整合与信息共享方式,助推众包物流模式健康有序发展。

推动我国众包物流健康发展的策略选择

图3的众包物流商业模式是众包物流模式产生初期的主要运营模式,该种模式适用于小型及非重要性产品的配送业务。随着众包物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及互联网电商平台加入或者参与到众包物流产业,众包物流模式所经营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所配送的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多。对此,许多众包物流平台和其它供货商平台将保险机构引入到众包物流产业链中,以加强对配送产品的安全质量保障。在众包物流新商业模式中,众包物流平台的盈利模式为收取其它平台的加盟费、广告费及单个服务发起人,配送人员的盈利模式为配送订单抽成及服务费等。

(一)出台针对众包物流模式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监管机制

任何一种新兴事物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政策为其保驾护航,因此需加快出台针对众包物流模式的法律法规,使众包物流模式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建议相关立法部门及行政法规制定部门在现有的物流产业法律法规基础之上,根据正在发展的众包物流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针对性修改,以适应新兴业态模式发展需求。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的方式,以达到保护众包物流企业、维护承运人利益、保障消费者权益以及减少民事纠纷的作用。例如,明确众包物流模式准入门槛,对于想要从事众包物流服务的人员来说,需要实名制认证并采取登记备案制度,以便可以随时查询服务者的基本信息。在机制建设方面,第一,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于违规的平台和个人,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根据违规状况,可采取警告、整改、罚款、产业退出等形式对其惩罚。第二,建立保证金制度,充分保障消费者利益。保证金制度具体做法可参考金融产业,根据运送产品的费用按照比例存入第三方企业账户。一旦出现消费者利益受损情况,要及时对其赔偿。第三,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标准。建议物流产业协会出台政策引导各众包物流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建立符合规定业务运营准则,尤其是在信息安全、产品配送方面需要有详细的流程,以保障物流服务质量。

(二)注重产业人才培养,增强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当前,众包物流产业的人才素质层次不齐问题日益严重,物流服务质量日益下降。再加上众包物流的服务人员大多来自社会兼职,其自身业务能力不足,应对紧急事件经验不足。因此,需要众包物流企业加强对配送人员的培养力度,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具体而言:第一,建立具有专业性的培养机制与流程,根据众包物流业务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培养方式选择线上与线下同时进行。对于某些技能需要线下当面传授,而考试和考核则选择线上模式。第二,建立优秀人才培养库。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互联网技术整合资源,将长时间从事相关业务的服务人员统一集中,开展定期专业培训,培养出一批具有职业素养的众包物流配送人才。第三,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众筹物流企业需要合理的激励措施以保证服务人员的服务热情与态度,因此需建立设置针对性的奖惩机制。例如,对于表现优秀的配送人员,可以赋予其优先抢单权或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其总服务金额中以一定的金额作为奖励,以激发配送人员的业务热情。此外,还需建立企业内部黑名单制度,对于有重大违规、欺诈等行为的人员坚决进行惩罚,特别严重者将禁止从事相关行业。

由于度量尺度不统一(up-to-scale)的原因,并不能使用双目三维重建同样的方法去处理多视图三维重建。引入透视N点法(Perspective N Point,PNP)将双目三维重建拓展到多视图重建三维场景。有很多关于透视N点法的研究,如P3P、P4P、P5P[19-20]等。但为了提高重构算法的鲁棒性,一般使用多于4个特征点的算法来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PNP算法大致通过求得前两幅图像中的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以及这些空间点在第三幅图像中的像素坐标位置来计算估计第三幅视图拍摄时的位置姿态。并类推到更多视图的三维重建。

(三)充分发挥众包物流企业的技术优势,探寻新的盈利机制模式

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样也是众包物流企业发展的发动机,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有利于提升众包物流产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建议众包物流企业建立产业信息库,技术重点利用在产业数据搜集与分析方面,为业务运作提供最优处理方案。例如,在配送方面,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合理安排配送路径,包括最少的车辆以及最少的行驶里程等目标。在订单分派方面,根据产品配送路径契合度,科学地将订单合并,集中分配给最少数量的配送员,以达到资源最优配置。在盈利模式方面,除了传统的广告、业务等盈利方式以外,还可以依靠资源互补、协同发展原则,积极与其它供货平台、互联网技术企业、物流运输企业等主体开展战略合作,发挥各主体优势,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众包物流企业收益率,充分发挥共享经济理念,以更大范围的跨产业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运作,以保证众包物流模式长久发展、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More,D.and P.Basu.Challenges of Supply Chain Finance:A Detailed Study and a Hierarchical Model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of an India Firm[J].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2013,19(4)

2.Meiklejohn S. et al,A fistful of bitcoins:characterizing payments among men with no names[J].Internet Measurement Conference,2013(1)

3.A Favache,D Dochain,B Maschke. An entropybased formulation of irreversible processes based on contact structures[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2010,65 (18)

4.David Biederman.Logistics Financiers[J].The Journal ofCommerce,2004(4)

5.H Ramirez,B Maschke,D .Sbarbaro Modelling and control of multi-energy systems: An irreversible port-Hamiltonian approach[J].European Journal of Control,2013,19(6)

6.Gomm,M. L.Supply Chain Finance:Applying Finance Theory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o Enhance Finance in Supply Ch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0,13(2)

7.Mark Laudeman.Risk-rating systems bring consistencyto commercial lending[J].Commercial Lending Review,1993(8)

8.H Ramirez,B Maschke,D Sbarbaro Irreversible port-Hamiltonian systems:A general formulation of irreversible processes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CSTR[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2013,89(4)

9.Monteduro,F.Public-private Versus Public Ownership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ItalianLocal Utiliti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 Governance,2014,18(1)

10.Lorena Garcia-Alonso,Joaquin Sanchez-Soriano.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Inland Traffic Distribution and Provincial Hinterland Share of the Spanish Port System[J].Transport Reviews,2010,30(3)

11.Gomm,M.L.Supply Chain Finance:Applying Finance Theory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o Enhance Finance in Supply Ch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0,13(2)

12.Athanasios A.Pallis,Thomas K.Vitsounis,Peter W.De Langen Port Economics,Policy and Management:Review of an Emerging Research Field[J].Transport Reviews,2013,30(1)

13.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0(4)

14.俞林,康灿华,王龙.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研究:以P2P网贷模式为例[J].南开经济研究,2015(5)

15.娄飞鹏.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供应链金融发展——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J].西南金融,2017(1)

16.胡剑波,丁子格.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4(8)

17.张立国.我国物流转型升级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

18.张晶.互联网金融:新兴业态、潜在风险与应对之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4(4)

19.王郁,郭丽芳,马家齐等.“互联网+”视域下智慧物流实时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8(1)

20.杨芳,汪洋.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转型架构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J].改革与战略,2017(8)

21.宋华,卢强.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创捷公司案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7(5)

中图分类号: F259.2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  ;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智慧物流商业模式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