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理论对我国乡镇企业集聚化发展的应用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理论论文,我国论文,产业集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03)06-105-108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乡镇企业的经济总量呈现强劲增长势头。但在乡镇企业高速增长的背后,由分散化空间结构引发的诸如规模不经济、外部不经济、技术进步滞后、群体协作优势丧失等等深层隐患正日趋严重。我国乡镇企业经济的进—步发展有赖于空间结构的转换,即建立起一种符合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空间结构,为再起飞铺设跑道。我国乡镇企业空间结构转换的目标应该是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原则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规模生产群体,并以此推动我国乡镇企业集团化,实现这一转换目标的途径是实行乡镇企业集聚化发展。
一、产业集聚理论的主要内容
企业集群(以下简称集群)是处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之一。所谓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例如,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集群还经常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和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许多集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标准制定机构、咨询和评估机构、贸易联盟等[1]。集群作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态,它比市场稳定,比企业灵活,依托于这种特殊组织结构,企业之间可以建立长久的交易关系且不一定需以契约来维持,而主要通过信任和承诺进行协作。由协作而产生的企业间的互动互利行为,有利于技能、信息、诀窍和新思想在集群内企业间的传播和应用,从而获得一种集聚竞争优势或集群经济效果。总之,这种空间经济组织是一种富有活力的组织形式,具有效率、有效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优势,而且能产生远距离竞争对手所不能达到的持续性的竞争优势。那么,企业集群是如何出现,或者说产业集聚是如何发生的呢?
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韦伯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聚现象。他认为,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的产业集中化。第二阶段则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韦伯把产业集聚归结为:(1)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之间的依存会促使企业地方集中化;(2)劳动力组织的发展。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可以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它也十分专业化;(3)市场化因素。这主要是购买和出售的集中;(4)经常性开支成本,这主要是指基础设施利用的规模效应。
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的本质就是把性质相同的中小厂商集合起来,对生产过程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来实现作为巨型企业特征的规模经济生产。产业集聚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学习经验曲线中的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指在企业数量增多、生产范围广大,特别是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时,可以通过垂直联系及时获得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系,通过水平联系可以借助分包商的生产能力、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等。产业的过程就是外部经济向内部经济动态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整个产业的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则不断提高,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这一外部经济的主要来源有劳动市场的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
现代研究普遍认为:(1)企业集聚有助于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改变小数目条件[2]。因为具有外部经济的空间集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和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同时,由于数目众多的企业的地理接近,市场参与的角色增加了,市场机制更能发挥作用。企业集聚还有利于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和提高信息的对称性。企业集聚不仅使企业的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而且有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产业文化,它们有利于企业间合作与信任,促使交易双方很快达成并履行合约,还节省了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时间和成本。(2)作为一个社会创新系统,企业集群可以提供一些来自于非正式渠道但对创新往往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克服了正式渠道具有时滞性的缺陷,因而其环境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与学习的加强,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扩散。而集群的集聚效应和外部效应使企业容易发现创新技术所需的基本要素,从而既降低了创新的风险,又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最后,企业通过创新不仅获得源于技术上的超额垄断利润,而且通过群体效应形成共同的技术标准,进一步扩大垄断优势,而且非常可能形成循环累积效应。(3)对集群内部而言,它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进入、退出壁垒,有利于竞争。集群内较好的基础设施、信息服务、技术工人、市场资源等,便利了企业的衍生和创建,形成创业空间集聚的正反馈效应。同时集群内企业退出壁垒较低,加上集群内为生产提供服务的金融与咨询等服务业较为配套、市场发育相对健全,企业可以通过产权交易或企业并购的形式,退出产业。这样使集群完善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具有“累积因果”的加强过程。其次,集群对外部提高了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有利于获得垄断。
二、我国乡镇企业空间分散的现状及其后果
(一)乡镇企业空间分散的现状
我国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离土不离乡”的发展道路,加之乡镇企业最初成长期受地方政府分散决策和市场导向的影响,形成了空间分散化的格局。由于缺乏聚集机制和规模经济的引导,也没有强有力的行政规划与指导,分散化格局愈趋严重。
近年来,虽然国家采取了一定措施,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小城镇经济总规模偏小,发展不足,而大多数乡镇企业也不愿向小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分散布局的格局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乡镇企业80%分布在自然村落,12%在集镇,仅有7%在建制镇,1%在县以上城市[3]。
(二)我国乡镇企业空间上的分散配置,存在着多种积极溢出的损失
1.私人供给的公共产品溢出效应损失[4]
公共产品的社会供给具有在空间上集中的特点,一般投向城市和农村地域中的小城镇。因此,分散在村落中的乡镇企业难以分享社会供给的公共产品的福利,其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很多基础设施都要依靠私人供给来满足。这就带来了分散性乡镇企业私人供给的公共产品积极溢出的损失或浪费问题。例如公路、桥梁、码头和供电、供水、通讯系统等公共产品都存在着积极溢出的损失问题。
2.服务产品需求的市场外效应损失
乡镇企业对服务产品的需求行为是一种市场行为,其市场效应是指需求的压力直接刺激各种服务行业、企业的兴起和服务产品的供给。服务产品需求的市场效应可称之为“一级效应”。服务产品需求的市场外效应是逻辑上的“二级效应”或后续效应,即服务企业的兴起给他人所带来的各种福利。而服务产品的需求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引发出市场效应,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需求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这是由服务产品的特征和供给方式决定的。从服务产品生产或供给的规模经济角度来说,任何服务产品的生产或供给都有一个规模经济与否的问题,即有一个最小规模限度,低于这一限度,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就一个特定的区位来说,如果人们对服务产品的需求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同样没有服务产品的生产或供给。第二,服务产品的市场交易费用。这是由服务产品的供给方式决定的。服务产品既可以是需求者自我供给又可以是市场化供给。二者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其替代依据是自我服务成本与市场交易费用的比较。在乡镇企业和人口处于分散状态下,处于每一个区位上的厂商和居民对服务产品的需求量很可能都不足以支持附近一个最小规模的服务企业的建立;而要从较远的市场购买服务,又会遇到了解市场信息、选择供给者、往返市场等交易费用的约束。因此,服务产品的需求难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产品供给的增长,亦即服务需求的市场效应是微弱的。没有市场效应就无所谓市场外效应。但是,如果乡镇企业和人口能够实行一定程度上的空间集中,就能使广大农村区域中潜在的服务需求显性化,分散、零星的服务需求就能汇集成较大规模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必然促进各处服务行业的兴起和服务企业的广泛建立;而服务需求的这种市场效应又会引发出广泛的市场外效应。
3.信息、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损失
“……知识的溢出是企业空间距离的函数,只有在空间上集聚在“集群”内部的企业才能获得这种组织知识,而一旦离开这个群体就会迅速丧失。”[5]企业的经营活动都会存在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溢出效应,乡镇企业也不例外。但乡镇企业分散座落的的这一现状却使其可能丧失了利用正外部经济性的机会。
三、我国乡镇企业的新出路——集聚化发展
韦伯指出了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韦伯认为,聚集能够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聚集经济。当然聚集经济并不是无条件的,只有把存在着种种内外部联系的工业按一定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地点,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本节约,而那种无任何联系的、过渡的、偶然性聚集,只会给地区经济发展造成恶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集群的经济效应(简称集聚效应)也可以说是主要表现为集群租金或者可称之为“合作剩余”——各企业通过合作生产、分工以及专业化等非价格机制的组织形式而取得的超过他们各自单个活动收益的总和,它主要是由于“协作力”或“集体力”而产生的效益。就乡镇企业来讲,它的集聚效应具体表现在:
(1)外部经济效应。乡镇企业搜集的最直接而明显的效应就是企业外部经济。马歇尔曾对生产企业的聚集可能带来的效益作过描述:聚集区内企业共同使用专业化的机械生产辅助性产品会获得经济,共享的人力资源易于形成一种产业氛围,区内企业群在买方上形成的大宗原材料的购买者整体可以降低费用,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
(2)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协作化效应。当我们把具有关联度的一组乡镇企业聚集在特定的空间区位上,这就意味着实现了生产规模化,规模化生产必然与专业化分工协作相联系,于是同类产品或劳务集中到专业化企业中生产,技术不断精深,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批量扩大,产品成本降低,聚集的乡镇企业群体由此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分工协作效益。
(3)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分工协作的规模化聚集实际上是将分散化的生产要素在空间上进行优化组合,这种资源优化配置会产生多重影响:可以改变乡镇企业以往中间产品自制倾向和最终产品的趋同性,形成有关联的产品链,保证产品价值充分实现;企业数量大大减少,产业结构轮廓清晰化,调节产业结构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协作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可以通过协作的量化关系来实现,从而使调整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的有效度和准确度大大提高,使区域内出现门类齐全、互不重叠、比例恰当的产业结构成为可能。
当然,我们在看到乡镇企业聚集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其存在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外部不经济效应。在一定空间上聚集过多的工业企业,就会使外部经济转化为外部不经济,即进入规模不经济状态。过多的企业导致对基础设施、产业服务、市场运用等方面的压力增大,摩擦增多,从而增大生产成本。(2)非良性循环累积效应。聚集核心区在正面效应综合作用下,经济增长表现为一种上升、循环的正反馈运动;边缘区因核心区的吸力作用,人财物的大量流出,规模经济不断丧失,而表现为一种下降、循环的负反馈运动。这时,缪尔达尔所说的“回荡效应”和“扩展效应”就开始凸现:越是聚集的地点越是聚集,而过疏的地点则越来越过疏,彼此相互推动,导致过密与过疏的并存和恶性循环。
但是,乡镇企业聚集的以上两种负面效应可以通过建立约束机制和政策调节得到制止。此外,人们对乡镇企业聚集还应该有全面正确的认识:遏止外部不经济关键在于掌握聚集的适度性,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聚集度的规定性。应该指出,乡镇聚集的正面效应起着主导作用,并且对聚集工业及区域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持续的。
四、乡镇企业集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与集聚区构造
(一)乡镇企业聚集的主导产业选择
无论是韦伯,还是佩鲁,都明确地指出,聚集工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经济联系就是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或产业间前后向关联。人们要在一定的空间聚集起具有很高关联度的一组工业,就不能是随意的,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确定。
对于主导产业选择来说,首先主导产业必须是具有较先进技术的在区内起主要作用的产业;其次,这一产业必须具有相对优势和足够的区际贸易前景;其三,它的需求弹性一般较高,且具有深厚的市场扩展潜力;其四,它与区内其它部门要有很强的结构联系。此外,主导产业的确定还离不开对本地资源、资金、劳动力供求可行性、技术进步水准可行性及区域经济增长目标等综合情况的预测与考察。
主导产业选择还应该注意避免农村初期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同质化历史的重演。在初期阶段,农村工业投资者以利润目标作为选择产业的首要因素,在其技术能力与资金约束可行范围内,选择实际市场价格高而产品需求弹性较大的部门发展,导致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各农村区域工业的产业结构同质化。产业结构同质化的直接后果是产品的重复生产,并引起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过度竞争,进而引起投资利润率的下降,影响农村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因此,选择主导产业和投资布局时,应该尽可能结合本地区的生产条件与特点,建立起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结构。从宏观方面看,选择具有区域优势的主导产业也有利于区域间合理分工,建立起互补的协作经济体系。
(二)构造集聚区是改变乡镇企业分散配置格局,实现其升级换代的有效选择
研究资料已表明,工业区位的优劣差异是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具有优势的区位较其它区位更具有吸引力,能够集结较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因此,乡镇企业聚集区位与聚集效应间也具有密切关系:在优势区位聚集,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聚集正面效应是多重的;而以非优势区位或单一的企业指向作为聚集区位,其只能给聚集工业带来有限的外部经济效应,而不能形成区域增长极,也不会对乡镇企业经济发展产生实质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6]。
构造乡镇企业集聚区,就是指构造一个区位条件比较好、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乡镇工业企业不断聚集的区域。这是—个动态的概念,因为乡镇企业的聚集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聚集区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的集聚而逐步扩大,不断升级。构造聚集区有助于改善乡镇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为乡镇企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乡镇企业集聚区的区位,应该是现有城市、建制镇和有发展前途的小集镇。兼顾到乡镇企业布局调整的复杂性、长期性和有效性,在战略上分两步走,以城市为聚集的理想区位,以小城镇为聚集的过渡区位,近期以向小城镇集聚为主,中、远期应着重向城市集聚。在这一过程中,把一批小城镇建设成为小城市或中、小城市的卫星城,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群体,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劳动力不断有效地向理想区位集聚,加快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7]。就当前而言,我国乡镇企业聚集区位应该选择县城或县城一级城镇,这一区位选择的战略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我国乡镇企业的更进一步发展,还在于可带动农村城镇化发展和培育区域增长极。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理由:
第一,国际经验和研究材料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相伴发展的,工业化的推进使工业向城镇集中成为必然,并带动起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成为商业、科技、金融、信息、文化中心,成为现代经济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地域载体。而城镇化的推进对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第二,县城或县城一级城镇具备了工业布局的双重或多重指向,特别是交通、市场、科技、金融、通讯等具有明显优势和主导性,能够满足聚集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乡镇企业在城镇的聚集,对城镇第三产业提出要求,引发人口、资源、资金和经济活动源源不断流向城镇,其中人口的迁移,还会带动城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房地产业和水电部门的发展,农村工业与农村城镇互为依托,相互耦合,同步发展。
第三,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总是某些小区域呈现极快的经济增长,而另外一些小区域经济增长较慢。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决定了经济增长的契机只能出现在优势区位。区域增长极理论也强调,在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点上造成经济实力膨胀,使经济发展出现极核,通过极核区的引导和推动,带动外围地区经济发展。县城或县城一级城镇是区域内的优势区位,选择县级城镇进行乡镇企业聚集,县级城镇固有的优势,以至城镇与工业相互促进所产生的能量,会使县级城镇很快成为区域增长极,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外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3-10-05
标签:规模经济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工业区位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区位因素论文; 产品专业化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企业协作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