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论文_郭红梅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论文_郭红梅

郭红梅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百里学区 744400

摘 要: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教师教授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围绕这个难点和重点开展教学活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教学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的难点。现阶段,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不能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解题方法模式化和套路化等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效率较低。为此,要根据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情境创设过度

“刨设情境”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老师们在赛课或上公开课时,如果没有创设情境,都会担心听课者会怎么评价这节课,总是挖空心思去思考。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得课堂更有活力了,但有的老师忽视情境创设的目的,不管是什么内容,片面追求情境,甚至把购物作为必不可少的情景,脱离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的目标。

2.对教材内容的认知度不强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型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应用题方面改变许多:一是不再像以往那样单独分一章节进行应用题的教学,而是将应用题分散到例题分析和课后练习题中,有时不同类型的应用题会同时出现;二是新教材中的应用题的题目多用图画表示,条件与问题往往包含在画面中,并且还增加了题型种类。

3.忽视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许多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成熟,使得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放不开手,不敢让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去探究,他们都是习惯性的“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怕学生走弯路”,没有有效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至于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发展。虽然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不成熟,但是通过自主思考,他们仍然可以独自解决一些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多让他们自己思考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深入理解知识点,掌握解题思路,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1.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应用题的难度主要不在于内在的数据的多少,主要的都是由于题目内的情节、数量关系和相关数据的混合的难易程度。而在一般情况下,应用题目中的叙述都采用书面化的语言,这对于小学生的理解来说相对会有一些难度。因此,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题目的意思,也就是审题。审题的意思也就是读题,就是说在读题的时候必须要做到仔细和认真,通过阅读题目,从而掌握题目中讲的什么事件,有怎样的经过,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题目中的条件。至于事情的结果是怎么样的,这就是我们所要解答的问题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想搞清楚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是什么,需要我们求出的问题是什么,不仅仅是要在读的同时思考,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还需要借助实物或者图形来表示,这样才能将题目中的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具体化、简单化,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不仅要求应用题的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将两个周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周长”。对于这道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纸做题中的图形,把较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当学生清楚地看到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图失去两条边长时,解法自然产生。

3.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有人曾做过研究,显示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困难儿童解应用题的困难并不主要表现在解题比例上,而在于分析假设认知活动的差别。与优秀生相比,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和中间状态的分析,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所分析的内容有着本质区别。解决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就是在“问题一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通过分析题意,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通过分析隐含条件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使应用题的教学外显化,让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我们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

4.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许多小学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室,为了优化应用题的课堂教学,我们就可以运用多种教育媒体辅助教学,这样能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许多教师都讲解过这道应用题:“一列火车长320米,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经过一座长1080米的大桥,需多长时间?”本题如果运用计算机进行演示,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学生理解透彻,如果还像传统教法那样仅靠教师讲解、作画演示,时间用去不少,学生可能还是听得如同在云里雾中。

应用题教学内涵丰富,如何让学生喜欢应用题,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笔者坚信,只要教师通过一定的策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觉得应用题离自己并不遥远,解答应用题有一定的价值,让学生喜欢上应用题,从而真正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就一定能塑造一堂成功的、优秀的应用题教学课。

参考文献

[1]鲍嘉沐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5,(02)。

[2]周秀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解题教学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4,(86)。

[3]郭根兴 探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生活化[J].学周刊,2013年,20期。

论文作者:郭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论文_郭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