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流动性陷阱”问题_流动性陷阱论文

警惕“流动性陷阱”问题_流动性陷阱论文

警惕“流动性陷阱”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动性论文,陷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96年至今,我国已连续八次调低利率。按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为标准,存款利率下降近80%,贷款利率下降62%,中长期贷款利率下降60%,按照常规理论讲,连续大幅度降息会迅速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这一措施对于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并不如预期明显,宏观经济仍然处于市场无热货,投资无热点,投资和消费需求仍然不足。据此,一些学者推断我国出现了凯恩斯所描述的“流动性陷阱”,怀疑货币政策失去效应。怎样看待经济增长中的“流动性陷阱”问题,是研究当前宏观经济需要解决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什么是“流动性陷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长)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假定货币需求不变),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峰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经济学家把上述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此时,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无法影响利率。如果当利率为零时,即便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利率也不能降为负数,由此就必然出现“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当利率为零时,货币和债券利率都为零时,由于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因此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债券,从而也就无法将债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对经济不起作用状态。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严重,单凭市场调节显得力不从心。第二,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规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第三,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二、我国经济是否进入“流动性陷阱”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是否进入“流动性陷阱”,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已经完全进入“流动性陷阱”之中,货币政策已完全失效。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根本不存在“流动性陷阱”。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因为从“流动性陷阱”的概念及其特点来分析,只能说明我国经济已出现了“流动性陷阱’的某些趋势或迹象。然而,据此认为我国经济完全进入“流动性陷阱”就更缺乏根据。

第一,从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来看。经济尽管增长乏力,但并没有陷入严重的经济萧条之中。在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0年和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仍然分别高达8%和7.3%。2001年7.3%的增长速度与2000年增长8%的速度相比虽有所回落,但落差不大,也明显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不足2%的速度。然而,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也出现了减缓趋势。与上年同期相比,2001年一季度GDP增长8.1%,二季度增长7.8%,三季度回落到7.2%,四季度增长进一步回落到6.6%。投资特别是更新改造投资增幅回升不大,将影响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价格没有明显回升,仍在低位运行,消费品增长缓慢,进出口增幅都出现了下落的趋势,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这表明,人民币利率下调的投资、消费和出口效应还在发挥作用,但利率下调的经济效应不十分明显,还远远不够。我们不能不正视和警惕“流动性陷阱”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当然,连续八次人民币利率下调属于被动的降息,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加之在运行中又受到较多的抑制因素,使利率下降的刺激效应遭到抑制效应的抵消:一是住房、医疗、保险、教育体制改革的抵消。二是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下岗分流的抵消。三是居民对收入和支出预期不确定的抵消。四是税收政策紧缩效应的抵消。五是物价仍在低位运行的抵消。六是体制改革深化措施不到位的抵消。七是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和持续低迷影响的抵消。

第二,从我国利率水平看。在开放的国际经济形势下,资本跨国流动不断提高,使国内外利率水平接近。如果考虑汇率差异,则一国货币利率相对较高,等于本币高估,不利于本国出口。因此,大多数国家都不轻易提高利率,许多国家的名义利率接近零利率。我国已连续八次调低利率与国际社会普遍降低利率有关。过去,我国利率下调的经济效应不明显,与世界各国普遍较低的利率水平有关,这就迫使人民币利率只能进一步降到国际平均水平后,才能通过降低实际利率水平以刺激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的一年期1.98%的名义利率水平如果加上一个0.7%的通胀率,实际利率已接近或略低于2.5-4%这一国际上的正利率水平。如果单从利率水平的角度衡量,我国根本不存在“流动性陷阱”所描述的零或负利率。因此,从理论上讲利率仍有下调空间。但从我国的实际承受能力看,再次全面下调名义利率,就容易触发资本外逃,从而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到居民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和投资与消费的偏好。

第三,从我国居民对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来看。根据“流动性陷阱”理论,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时,此时居民对货币需求弹性为无穷大,就会使经济进入“流动性陷阱”。反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就越不可能存在“流动性陷阱”。但从我国连续八次降息的实际情况分析,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放缓,有所分流,但降幅较小。这表明,我国居民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一直都是比较低的,其原因在我国的利率形成机制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不强。因而,连续八次降息的政策效应不明显,是与我国没有达到利率与整个经济的市场化有关。

第四,“流动性陷阱”概念的前提应该是经济的完全市场化。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利率变动的杠杆作用就不像发达国家那样灵敏,这是一个体制问题,而不能简单说我国经济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之中。需要指出的是,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利率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调节作用低效或失效,对于像我们正处于体制转轨的国家而言,并不意味着凡是利率杠杆不发生作用的情况都称为“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理论尽管由来已久,但在世界经济史上真正陷入进去的国家只有日本等较少数国家。尽管战后各国货币当局在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影响下,在需求不足、经济处于下滑时都普遍偏好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政策,但笔者认为,即便是一个国家出现了“流动性陷阱”的某些趋势或迹象,货币政策仍然是有效的。应该看到,导致我国当前需求不足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虽然利率水平与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联系,但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唯一条件。因此,面对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的新情况,虽然我国连续八次调低利率来促进需求的效应不十分明显,单纯依靠利率杠杆确实存在着局限性,但是,我们不应由此否认货币政策的效应,而偏向单纯地只求助于财政政策而放弃货币政策,而应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搭配结合起来,继续实行反周期的财政、货币政策,在运用货币政策上不仅要发挥利率的作用,更要善于运用再贴现、准备金和公开市场业务经费信贷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努力增加货币供应量,还要高度重视发挥证券市场的特殊功能,扩大民间融资渠道,这样才能同时对“流动性陷阱”的出现起到预防作用,防止利率和货币政策低效或失效,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标签:;  ;  ;  ;  ;  ;  ;  ;  

警惕“流动性陷阱”问题_流动性陷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