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有助于使理论与现实结合,事理统一,使理论变得生动化,使抽象变得具体化,使深刻变得通俗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案例教学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一、案例及案例教学的概念
所谓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
“案例”一词,英文单词为“case”,而汉语可以译作“个案”、“个例”、“实例”、 “事例”等。不过一般公认的是译作“案例”。一般将 “案例”的含义界定如下:讲述一个以现实为背景、发生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包含一定教育内容的、能引导启发人思考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育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必须包含一个或者多个观点的冲突或者疑难问题,并且有多种解决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第一,生动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学生尽管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这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抽象认识。而案例教学法通过视觉材料,经过分析,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获得的收获会很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相对深刻。
第二,案例法教学,能够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由于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能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到保护环境知识时,首先口述近几年,北方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例子。然后向学生们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第二,北方多次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而对这个问题,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后学生们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大胆构想,有些观点还会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通过学生的分析,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缩短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案例教学将社会现实问题浓缩在课堂上,它能把社会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却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
第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事政治教学的教师都清楚,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另外,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公民作为纳税人应依法自觉纳税”时,可选用特大走私案偷逃税款的反面案例,让学生明白偷逃税款是没有好下场的,应该自觉依法纳税。这样的案例一般学生比较感兴趣,这样学生学习就是乐事,学生苦学就成为乐学,厌学成为愿学,被动地学习成为主动地学习。
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应围绕所授知识点精选事例,做到有的放矢,所引事例与知识点应有机结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案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有些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并不是不能用,而应慎用、少用。如果教师上课时大谈特谈的都是一些消极的东西;而学生判断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学生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党和政府已丧失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治理国家的能力,会使学生思想上产生迷惑和动摇,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积极的例子去激励学生。
其次,案例不应是陈年旧事,而应紧跟形势,注重时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如在讲到对外开放时,可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成功举办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运用这种新鲜的时政新闻,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再次,案例应生动有趣、生活化、通俗化。案例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如在讲到“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可举“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故事。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使学生感到看起来深奥难懂的知识,其实也亲切有趣,易于理解,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最后,案例应尽量真实具体,不宜胡编乱造。如在讲初二的法律常识时,引用的案例应尽量讲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以及此案引自何处,做到真实可信,现实感强。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让他们真正接受,反之,则会使学生对教师所教所讲的知识产生怀疑,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案例应该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如讲到“劳动者有遵守职业道德、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时,可举本校教师牺牲业余时间参加进修学习的例子,讲到“五爱”时,可举班上同学的事例。通过这些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使学生感到榜样就在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无法赶超的,只要自己努力也可做到的,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论文作者:吴万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1月总第3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案例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法论文; 事例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讲到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1月总第3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