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领导要善于经营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王彦飞[1](2020)在《甘肃省乡村振兴人才引育路径——以天水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根在"育才"。甘肃农村因多数村庄青壮流失,人才难育,故而尚需对外"引才"。破解甘肃省乡村振兴人才引育问题,要紧紧抓住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树立正确解决乡村振兴人才引育问题的指导思想;多渠道选人、高薪酬留人、专职化用人,补齐乡村振兴中高素质"党政"人才短缺这个最大的人才短板;加快形成吸引各类人员到农村创业的制度机制,培育农村社会产业振兴的经营者开拓者;更新人才观念,变革用人机制,培养造就一支支撑农村各项事业振兴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王曌[2](2020)在《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80、90后青年员工渐成企业中坚力量,并在工作中呈现出较突出的特质。企业传统的管理方式应用在青年员工管理时出现不适应的新问题,ZT公司在青年员工培训中存在缺乏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等问题。因此,本文以央企集团直属物流企业ZT公司的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在前期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分析ZT公司青年员工队伍现状、青年员工培训体系现状和企业发展对青年员工能力素质提出的挑战出发,运用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调研收集信息,系统分析公司青年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发现ZT公司存在青年员工培训战略和理念滞后、青年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缺失、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制定不科学、培训课程内容和方法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评估和转化不到位等问题。其次,分析导致问题存在的制度方面、机制方面和人员技术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在研究分析基础上,本文尝试引入胜任力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模型,并基于胜任力的员工培训优化原则和目标,以ZT公司青年员工胜任力为工具,从培训战略和文化建设、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制定、培训课程体系、培训项目实施体系、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成果转化等六个方面对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进行了优化。最后,本文从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体系、任职资格体系、员工激励体系、组织机构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对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的支撑体系提出了优化建议。本文结合青年员工的特质和企业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分析企业发展中青年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引入胜任力理论到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设计中,目标是将胜任力贯穿到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的全过程管理,使ZT公司青年员工的培训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以适应企业战略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的双重需要,从而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希冀给同行业类型企业青年员工培训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
张克兵[3](2019)在《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的领导核心,是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羊和主心骨。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的稳定和繁荣、农民的安居乐业和利益福祉,党在农村长期执政地位的稳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等等,都在考验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在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有关组织理论,以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现实状况为背景,对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展开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大价值。从理论的维度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指在农村特定场域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基础的农村党基层组织对其内部和外部进行影响、控制、整合和改变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主要由政治领导力、经济发展力、文化繁荣力、社会治理力和自身建设力等五种能力构成。这五种能力的强弱关乎党组织的生死存亡和党领导的农村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因素很多,从党组织内部来看主要包括组织理念、组织结构、组织成员、组织制度、组织机制、组织生态、组织纪律、组织资源等八个方面,从党组织外部来看主要包括村民思想观念、村民构成状况、村庄经济状况、社会治理体制等四个方面。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探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路径。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党在九十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当中,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探索党对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方法,在提升组织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经验主要有加强自身建设、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加强局部政权建设、加强群众组织建设和发动群众运动等方式;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党主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和构建全能型的政治体制来强化组织力;在改革开放后党根据农村社会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主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领导农村政治、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加强农村治理等方式来提升组织力。从现实的维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党组织自身建设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骄人的成绩,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推进,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不断巩固。但在看到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以1987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为标志,村民自治普遍建立也已三十多年,农村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今情况既不同于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又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这些变化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带来了不少难题。在领导农村政治方面,主要面临村民利益诉求多元化、农村政治权威分散化、党群联系纽带薄弱化、农村基层民主变异化等问题;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主要面临农业生产经营小农化、农村社会空心化、农村公共品供给薄弱化、农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等问题;在繁荣农村文化方面,主要面临农村精神文化衰败化、农村物质文化匮乏化、农村文化人才短缺化等问题;在治理农村社会方面,主要面临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单元过疏化、治理内容复杂化等问题;在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主要面临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组织运行机制不畅、组织设置方式不合理、组织资源不足等问题。从对策的维度来看,“打铁必须自身硬”,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敢于正视和承认在领导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增强党的组织力,让党组织和党员练就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强的各项本领,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牢记政治使命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意识、增强政治工作本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方式,提升政治领导能力;通过因地制宜制定农业政策,合理整合农村分散的土地、资金、涉农服务平台等资源,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大力恢复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等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能力;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提升文化繁荣能力;通过优化农村治理单元、理顺农村治理主体关系等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通过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部环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等方式提升自身建设能力。
李正凯[4](2010)在《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一大发展趋势。随着中国文化产业整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综合能力逐步增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要求越来越强烈。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战略问题。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问题不仅仅是产业本身的问题,它还涉及到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制定什么样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才能适应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呢?本文结合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首先,本文介绍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同时,在对前人关于文化产业国际化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为本文进行创新研究提供支持。其次,在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区域结构、中国文化产业行业发展趋势、中国文化产业消费市场、中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趋势特征的基础上,把握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国际化现状,剖析中国文化产业及其国际化存在的问题。第三,依据以上分析,从宏观层面上阐述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意义和战略任务。最后,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选择,即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文化产品战略价值选择、中国文化产业进出口方式选择等战略选择问题。
广州市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5](2010)在《国有大型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大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加强国有大型企业党建工作,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改善和巩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寻求企业经济效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是国有大型企
李朝明[6](2007)在《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第一章首先提出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问题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经过了20多年的“引进来”——引进外国企业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现正在“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竞争。21世纪企业国际化经营将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理论界也将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实践证明,中国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专业化、网络化、集团化、集群化、规模化优势,培育出鞋类、服装、袜业、电器、打火机、眼镜、烟花等出口产业,并且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中国打火机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80%左右,微波炉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了40%。相当一批企业已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拥有自己的产品、品牌、技术和营销网络,并出现了一批资产和国外销售额均超过亿元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具备了国际化经营的条件,但缺乏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经营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道路。一个国家拥有国际化经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代表着该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地位。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进而培养中国的跨国公司,是中国面临的迫切任务。在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影响下,中国民营企业即使在国内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所以,能否提高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21世纪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而中国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必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因此,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提出应建立和完善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研究必然会提出两个基本问题:(1)为什么要开展国际化经营?(2)怎样进行国际化经营?本项研究试图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给出一种尝试性的回答。为了对这两个基本问题进行较深入和较全面的研究,本文拟分析或解决以下五个问题:一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二是中国民营企业是否遵循全球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渐进发展规律;三是论证合作、学习、创新一体化是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四是如何测量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五是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策略。第二章是对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相关理论作综述,以揭示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现状、存在的不足,为本研究找到理论的创新点。一是综述了绝对成本学说、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二是综述了企业国际化的渐进主义、网络方法和学习主义。三是综述了内外向国际化模型。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的过程。不同国家的企业,由于所面临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差别,导致企业国际化的速度、方式、程度上的不同。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作者在学习研究北欧、美国、中国学派有关国际化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地国际化阶段”假说。第三章首先简述了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国际化指数模型、苏利文五要素模型、威尔什和罗斯坦瑞尼六要素模型和鲁桐国际化六要素蛛网模型。作者认为,衡量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仅仅用个别综合性指标或者少数几个指标是不够的,应该对国际化程度进行数量化的结构性分析,这样才能找出企业国际化的优势和劣势,及时纠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偏差,为企业今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要进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横向比较,预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因此,作者根据调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情况,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化n因素蛛网模型和数学模型”。从理论上看,它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对于不同产业、不同投资动机的国际化经营活动,都可以进行测量,展示其国际化经营的特征,进而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并且为计算n因素的企业国际化程度提供了数学方法,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章首先对468家中国民营企业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在所调查的企业中,涉及轻工、纺织、机电和五金等行业。有73%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有22%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只有5%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有33%的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61%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468家企业平均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在30%至85%之间。其次,对所调查企业所处的企业海外经营阶段、海外经营方式、海外目标市场选择、国际化经营动机、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障碍、企业合作的主要动因、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企业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方法、企业的管理职能、国际化经营企业的资源与管理资源、企业今后五年国际化经营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纵观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过程,它们的国际化比较优势建立在三个支点上,一是根据不同目标市场需求确定产品质量档次,二是低成本扩张,三是营销能力。第三,实证研究结论:(1)企业具有类似的国际化经营动机;(2)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依然遵循渐进的发展规律;(3)合作、学习、创新一体化是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4)间接出口、直接出口和设立国外子公司是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5)企业正在积极培育竞争优势,不断提高占领海外市场的能力;(6)本地化经营是实现企业资源集聚的最佳途径;(7)出现遍布全球的多元化格局;(8)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政策性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强。这些结论为今后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第五章首先全面分析了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东艺鞋业有限公司、康奈集团有限公司、温州泰马鞋业有限公司、奥康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好孩子集团6家有代表性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过程。其次,运用国际化n因素蛛网模型和数学模型分别对6家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国际化经营方式、国际化经营阶段、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组织结构、人事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和国际化指数8个方面进行横向比较,归纳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特征,分析优势和不足,从而指出影响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因素。第六章是为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策略。首先提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条件;其次,建立“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模型”;第三,建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学习型组织;第四,建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文化;第五,培养中国跨国公司的初步思考。实践经验表明,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包括市场、品牌、产品、技术、人才、机制和观念的国际化。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应该走渐进发展的道路,这种渐进性不仅表现在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上,也表现在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的演变上。在企业国际化渐进发展过程中,内向国际化与外向国际化以及本地国际化的有机结合,将对中国民营企业成长为成功的跨国公司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本文第七章在归纳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给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设想。本论文的主要创造性工作:(1)通过调查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经验和策略,为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实践依据。据不完全统计,在作者已公开发表的4篇论文中,先后被摘抄、引用、参考、转载、收录等60多篇次;同时,获中国第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三等奖和国家行政学院优秀理论成果奖;(2)找出了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依然遵循渐进的发展规律;(3)在前人划分国际化过程的阶段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本地国际化阶段”假说,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4)在前人研究国际化程度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n因素蛛网模型和数学模型”,进一步深化了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测量方法;(5)提出了“合作、学习、创新一体化”是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霍红[7](2006)在《浅谈企业如何经营人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严佐魁[8](2005)在《中国建筑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企业之间竞争日趋尖锐,尤其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它们吸引、培养和激励人才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介绍了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概况,分析了一些中央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实施“走出去”战略所需人才必备的能力、素质,并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如何构筑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严佐魁[9](2004)在《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竞争日益表现为人的竞争,特别是人才的较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靠更好地吸引、留住和激励高素质的人才。为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便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中国铁建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提出了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构筑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思考和对策。第一章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和任务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及人本原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评述,作为研究中国铁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对中国铁建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所需人才必备基本能力素质进行了全面分析,剖析了中国铁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第三章结合中国铁建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所需人才的素质要求,提出了构筑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思考和对策。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运行,需要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国家要从宏观上构筑和实施跨国经营人才开发战略:制定跨国经营人才开发总体规划,法律法规确认跨国经营人才开发战略,建立合理的跨国经营人才开发培训制度;企业要从微观上构筑和实施跨国经营人才开发战略:首先要确定中国铁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其次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动态的薪酬机制和以业绩考核为重点的人才评价考核体系,要加大企业机构体制和人事管理旧体制优化的力度,要构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责体系,要加大实施“人才战略”的力度,要加大海外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力度,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要完善员工培训体系,要营造国际化管理的企业文化模式。
闫勃[10](2004)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文中提出
二、企业领导要善于经营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领导要善于经营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乡村振兴人才引育路径——以天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才引育是甘肃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筑基工程 |
(一)乡村人才是留守农民发家致富的领头羊 |
(二)乡村人才是回乡农民留下来建设家乡的底气 |
(三)乡村人才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领军力量 |
二、甘肃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面临的人才难题 |
(一)农村“两委”班子总体素质偏低、宏观掌控能力不强,开拓创新能力欠缺 |
(二)企业经营型人才极度匮乏,且行业范围较窄、层次较低,适宜农业农村发展的更是少之又少 |
(三)专业技术型人才水平低,且多限于普通的林果、养殖及粮食种植等方面 |
(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人才开始萌芽,一些外部力量也开始进入,但还有待成熟、有待发展 |
三、破解甘肃省乡村振兴人才引育问题的基本途径 |
(一)紧紧抓住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树立正确解决乡村振兴人才引育问题的指导思想 |
(二)多渠道选人、高薪酬留人、专职化用人,补齐乡村振兴中高素质“党政”人才短缺这个最大的人才短板 |
(三)加快形成吸引各类人员到农村创业的制度机制,培育农村社会产业振兴的经营者开拓者 |
(四)更新人才观念,变革用人机制,培养造就一支支撑农村各项事业振兴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
(2)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路线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企业青年员工 |
1.3.2 .青年员工的特质 |
1.3.3 .企业青年员工培训体系 |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培训与开发理论 |
2.1.2 .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 |
2.1.3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1.4 .学习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胜任力研究综述 |
2.2.2 .企业青年员工培训研究综述 |
2.2.3 .基于胜任力的企业员工培训研究综述 |
2.2.4 .文献评述 |
3.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现状及调研分析 |
3.1 .ZT公司概况 |
3.1.1 .ZT公司基本状况 |
3.1.2 .ZT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 |
3.1.3 .ZT公司战略发展对青年员工培训的挑战 |
3.2 .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现状 |
3.2.1 .ZT公司青年员工队伍构成 |
3.2.2 .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现状 |
3.3 .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调查 |
3.3.1 .研究设计 |
3.3.2 .访谈设计及分析 |
3.3.3 .调查问卷预调研分析 |
3.3.4 .调查问卷设计 |
3.3.5 .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调查问卷分析 |
4.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
4.1.1 .培训战略和理念滞后 |
4.1.2 .青年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缺失 |
4.1.3 .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制定不科学 |
4.1.4 .培训课程与项目体系不完善 |
4.1.5 .培训效果评估与成果转化不到位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人力资源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
4.2.2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团队专业度不足 |
4.2.3 .青年员工培训未形成良性运转机制 |
5.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设计方案 |
5.1 .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
5.1.1 .总体思路 |
5.1.2 .基于胜任力的员工培训体系原则 |
5.1.3 .ZT公司基于胜任力的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总体框架 |
5.2 .ZT公司青年员工胜任力要求 |
5.2.1 .ZT公司青年员工胜任力要求 |
5.2.2 .ZT公司青年员工胜任力模型描述分析 |
5.3 .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方案 |
5.3.1 .员工培训战略与企业文化重塑 |
5.3.2 .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制定优化 |
5.3.3 .培训课程体系和培训方法优化 |
5.3.4 .培训项目设计优化 |
5.3.5 .培训效果评估优化 |
5.3.6 .培训成果转化优化 |
5.4 .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的支撑体系 |
5.4.1 .建立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核体系 |
5.4.2 .建立基于胜任力的任职资格管理体系 |
5.4.3 .完善青年员工培训的激励体系 |
5.4.4 .完善青年员工培训的组织机构和服务体系 |
6.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相关概念 |
一、组织力 |
二、政党组织力 |
三、中国共产党组织力 |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构成 |
一、政治领导力 |
二、经济发展力 |
三、文化繁荣力 |
四、社会治理力 |
五、自身建设力 |
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党组织内部因素 |
二、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党组织外部因素 |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
一、通过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
二、通过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提升组织力 |
三、通过加强政权建设提升组织力 |
四、通过建立群众组织提升组织力 |
五、通过发动群众运动提升组织力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期间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
一、通过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
二、通过构建全能型政治体制提升组织力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
一、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
二、通过加强政治建设提升组织力 |
三、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升组织力 |
四、通过繁荣农村文化提升组织力 |
五、通过领导农村治理提升组织力 |
第三章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党组织外部问题 |
一、领导农村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繁荣农村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治理农村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党组织内部问题 |
一、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组织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组织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组织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不断提高政治领导力 |
一、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保证农村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
二、牢记政治使命责任,不忘以人民为中心的建党初心 |
三、强化政治担当意识,始终成为农村各项事业的主心骨 |
四、增强政治工作本领,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
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
第二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功能,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力 |
一、因地制宜制定农业政策,为本地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子 |
二、合理整合农村分散资源,集中统一提供公共品保障 |
三、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组织,带领农户共同发展致富 |
四、大力恢复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 |
五、积极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生力军 |
第三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功能,不断提高文化繁荣力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
二、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不断加强农村物质文化建设 |
三、以打造文化生力军为目标,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第四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功能,不断提高社会治理力 |
一、在优化治理单元中提升组织力 |
二、在理顺主体关系中提升组织力 |
第五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不断提高自身建设力 |
一、推进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不断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
二、优化农村党组织内部环境,不断提高党组织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
三、加强农村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造就一支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生力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文化产业的定义 |
1.3.2 产业国际化的定义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从产业发展战略层面研究文化产业国际化 |
2.1.2 从国际竞争力层面研究文化产业国际化 |
2.1.3 从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层面研究文化产业国际化 |
2.1.4 从国际文化贸易政策层面研究文化产业国际化 |
2.2 国内外研究的局限性 |
3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研究 |
3.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 |
3.1.1 中国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1979年~1985年) |
3.1.2 中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阶段(1985年~1992年) |
3.1.3 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02年) |
3.1.4 中国文化产业全面整体推进阶段(2002~至今) |
3.2 中国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分析 |
3.2.1 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结构分析 |
3.2.2 中国文化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3.2.3 中国文化产业消费市场分析 |
3.3 中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趋势特征 |
3.3.1 产业国际化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潮流 |
3.3.2 集约化、规模化主导着文化产业经营模式 |
3.3.3 产业经营主体多元化主导着文化产业新格局的形成 |
3.3.4 文化创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
3.3.5 高新科技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
4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意义 |
4.1 促进世界各国全面了解中华文化 |
4.2 扩大中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市场空间 |
4.3 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经营水平 |
4.4 推进中国文化产业利用更多的国际文化资源 |
5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任务 |
5.1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5.2 树立中华文化的国际形象 |
5.3 建立中国文化产业的世界品牌 |
5.4 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5.5 实现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要素的双向流动 |
6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路 |
6.1 在世界先进文化基础上实现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路 |
6.2 在世界市场经济基础上实现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路 |
6.3 在世界现代文化基础上实现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路 |
6.4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基础上实现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路 |
6.5 在世界文化强国基础上实现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路 |
7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文化产品战略价值选择 |
7.1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市场价值战略选择 |
7.2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国际价值战略选择 |
7.3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文化产品未来价值战略选择 |
7.4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文化产品科学价值战略选择 |
7.5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文化产品主题价值战略选择 |
8 中国文化产业的进出口方式选择 |
8.1 中国文化产业出口方式 |
8.1.1 积极组织中国民族艺术团体出国演出 |
8.1.2 主动参与国际图书版权贸易 |
8.1.3 努力创造中国报刊出版发行的国际合作机会 |
8.1.4 全力拓展中国文化资源的国际新媒体宣传渠道 |
8.1.5 设法通过中外合资企业带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 |
8.2 中国文化产业进口方式 |
8.2.1 利用世界现代文化资源 |
8.2.2 引进先进文化产业技术 |
8.2.3 购买国外优秀图书版权 |
8.2.4 吸纳海外文化产业经营人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问题的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本文拟分析解决的问题 |
1.3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
1.4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创新与不足 |
1.5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 |
1.5.1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1.5.2 文献阅读与调查访问相结合 |
1.5.3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和理论创新 |
2.1 企业国际化基础理论 |
2.1.1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
2.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
2.1.3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
2.2 企业国际化理论 |
2.2.1 企业国际化的渐进主义 |
2.2.2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方法 |
2.2.3 企业国际化的学习主义 |
2.2.4 企业国际化经营追赶模型 |
2.3 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
2.3.1 “本地国际化阶段”假说 |
2.3.2 “合作、学习、创新一体化”是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测量方法 |
3.1 企业国际化指数模型 |
3.2 苏利文五因素模型 |
3.3 威尔什和罗斯坦瑞尼六因素模型 |
3.4 鲁桐国际化六因素蛛网模型 |
3.5 企业国际化蛛网模型的创新发展 |
3.5.1 企业国际化n因素蛛网模型 |
3.5.2 企业国际化n因素蛛网数学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证研究结果 |
4.1 实证结果分析 |
4.1.1 468家中国民营企业的基本情况 |
4.1.2 企业所处的海外经营阶段 |
4.1.3 企业海外经营方式 |
4.1.4 企业海外目标市场选择 |
4.1.5 企业海外经营的动机 |
4.1.6 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障碍 |
4.1.7 企业合作的主要动因 |
4.1.8 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 |
4.1.9 企业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 |
4.1.10 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方法 |
4.1.11 企业的管理职能 |
4.1.12 国际化经营企业的资源与管理资源 |
4.1.13 企业今后五年国际化经营发展趋势 |
4.2 实证结果结论 |
4.2.1 企业国际化经营动机 |
4.2.2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依然遵循渐进的发展规律 |
4.2.3 “合作、学习、创新一体化”是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
4.2.4 间接出口、直接出口和设立国外子公司是目前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 |
4.2.5 企业正在积极培育竞争优势,不断提高占领海外市场的能力 |
4.2.6 企业在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关系中,建立国际化社会经济网络 |
4.2.7 本地国际化经营是实现企业资源聚集的最佳途径 |
4.2.8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出现遍布全球的多元化格局 |
4.2.9 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政策性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强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分析 |
5.1 六家案例企业分析 |
5.1.1 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 |
5.1.2 东艺鞋业有限公司 |
5.1.3 康奈集团有限公司 |
5.1.4 温州泰马鞋业有限公司 |
5.1.5 奥康集团有限公司 |
5.1.6 江苏好孩子集团 |
5.2 利用国际化n因素蛛网数学模型测量 |
5.3 六家案例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策略 |
6.1 企业国际化的成功条件 |
6.2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模型 |
6.3 建立国际化经营的学习型组织 |
6.4 建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文化 |
6.5 培养中国跨国公司的初步思考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第一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及其目标和任务 |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 |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二节 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
一、 欧美企业的劳动契约型 |
二、 日本企业的资源开发型 |
第三节 人本原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一、 全面理解人本原理的内涵 |
二、 与人本原理相对应的管理原则 |
第二章 中国铁建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中国铁建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一、中国铁建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二、中国铁建实施“走出去”战略所需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分析 |
(一) 跨文化的管理能力 |
(二) 外语应用能力 |
(三) 积极参与多文化的工作团队 |
(四) 信息处理能力 |
(五) 良好的心里素质 |
(六) 创新能力 |
第二节 中国铁建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机制不活 |
二、 体制不优 |
三、 人才总量不足,素质偏低,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
四、 培训方式陈旧落后 |
五、 人才流失带来的挑战十分严峻 |
六、 企业文化不突出 |
第三章 中国铁建构筑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思考和对策 |
第一节 国家从宏观上构筑和实施跨国经营人才开发战略 |
一、 制定跨国经营人才开发的总体规划 |
二、 法律法规确认跨国经营人才开发战略 |
三、 建立合理的跨国经营人才开发培训制度 |
第二节 企业从微观上构筑和实施跨国经营人才开发战略 |
一、 确定中国铁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
二、 中国铁建构筑和实施跨国经营人才开发战略的具体对策 |
(一) 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动态的薪酬机制和以业绩考核为重点的人才评价考核体系 |
(二) 加大企业结构体制优化和人事管理旧体制优化的力度 |
(三) 构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责体系 |
(四) 加大实施“人才战略”的力度 |
(五) 加大海外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力度 |
(六)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
(七) 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
(八) 营造国际化管理的企业文化模式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企业领导要善于经营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乡村振兴人才引育路径——以天水市为例[J]. 王彦飞.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0(05)
- [2]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D]. 王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3]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D]. 张克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 李正凯. 兰州商学院, 2010(05)
- [5]国有大型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A]. 广州市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 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2008年自选课题优秀调研成果选编, 2010
- [6]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D]. 李朝明. 浙江大学, 2007(07)
- [7]浅谈企业如何经营人才[J]. 霍红. 四川建材, 2006(01)
- [8]中国建筑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 严佐魁. 铁道建筑技术, 2005(04)
- [9]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严佐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01)
- [10]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 闫勃. 煤炭企业管理,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