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科学发展速度非常快,科学技术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在其支持下,建筑工程也不断发展。基础施工作为工程的前提,它的质量安全与工程效益密不可分。现浇模板技术作为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其对建筑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项技术进行合理分析与总结,对建筑工程的改良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现浇模板;建筑施工;应用方法
1 现浇模板技术优势及应用的意义
此项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与应用。它的优势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安装较为便捷,运输方便,如果在运输中有损坏,更换比较容易,可以再次利用,利于降低工程成本;第二点,样式款式较多,可使用的范围广泛;第三点,建筑工程使用这项技术后,施工质量相对较高,工程的稳点性较强;第四点,施工技术较为成熟方便,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建筑工程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十分紧密,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安全问题,现浇模板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强施工安全系数,提高工程质量,使得建筑工程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建筑领域的施工水平。现浇模板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对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有重要影响,而且与工程质量、工程安全都有着极为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建筑行业中对这项技术要求较为严格,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整个技术施工的开端,如果这项工作做得好就可以为未来的施工打下扎实的基础。从整个现浇模板技术角度分析,首先,施工人员要严把材料进场关,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验收及复检,保证我们所运用的建筑材料都合格且符合规范。除此之外,还要确保搭设脚手架材料的质量,毕竟这种材料的质量优劣和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密切相关,所以一定要加大重视力度,最好将建筑操作质量的检查作为重点工作开展。具体来讲,相关人员在对搭架材料进行合规检查时,不仅要运用专业经验,而且还要根据具体的需要对特殊结构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为其规范性打下扎实的基础。面对前期建筑工程图纸设计工作,相关人员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确保图纸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设计工作中运用到的相关技术和相关材料一定要反复的确认,这样才能确保后面的施工更加顺利。在开展末班设计时还需要充分地对模板构造进行了解,确定其荷载量,并且这个荷载量一定要是精确值。同时,还要对支撑位置在整个建筑中的位置进行具体的规划。只有在对该位置的具体荷载进行计算之后,才可以具体展开模板的设计工作,为现浇模板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做好必要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在工作的准备阶段,还需要开展风险评估预测,对于在未来实际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避免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故和问题。在这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大力支持下,一旦在具体工作时出现施工问题也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2.2 测量放线工作的全面开展
在开展具体的测量放线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准确地测量模板,同时还要整理好相关的数据,这样可以为后期的施工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持,并且以这种方式确定的模板也将更加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作为一名建筑现场的施工人员,一方面要做好模板各项数据的收集工作,另一方面还要认真的标记好浇筑的位置,为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扎实的基础,方便我们更好地收集整理好相关的数据。在未来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将相关的数据提供到现浇模板技术应用中去。从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方面进行考虑,这项技术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并且对于所运用到的数据的准确性要求也非常高,所以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扎实的施工技术。并且,在面对实际的工作时,为了给我们的工作打下扎实的质量基础,技术人员一定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3 关于现浇模板的安装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促使现浇模板更好地为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服务,工作人员要在模板安装之前对模板的支柱等地方进行必要的调整,特别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工作人员对模板进行安装时,施工人员要注重对建筑的拉线处理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些项目的施工人员会偷偷地将建筑的拉线工作直接省去,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行为,会给建筑工程质量和其安全问题带来非常大的隐患,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施工人员要不断加大对具体工作的实施力度。工作人员在安装现浇模板时一定要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假如工作人员所记录的数据出现了偏差,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这样可以促使整个工程更好地满足我们的建筑需求。
2.4 现浇模板楼板施工缝处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会面临许多的施工难点,现浇模板项目施工楼板的施工缝处理也是其中的难点问题之一。这项工作具体开展时,一般情况下所选择的是土方进行,施工缝在预留过程中要留出木条、一般情况下木条的宽度要控制在 1 mm~3 mm。等到网钢筋固定完成之后,还要给钢筋缝隙位置设置相同厚度的木条,通过这样的方式固定钢筋的裂缝,并且还要不断地进行检查加固,这种木条的厚度一般是要控制在 1.6 mm~2.5 mm 的。
2.5关于模板的拆除
施工模板拆除施工会对模板所支撑的相关构件的荷载问题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开展这项工作时,为了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要求工作人员在开展前期的模板拆除工作时,根据相关要求的规定实施现浇梁板模板项目工程的检测作业,确保拆除相关构件时能够满足标准的要求。就一般情况而言,在进行拆模时有关的混凝土强度不能低于 3.5 MPa,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不被破坏,特别是棱角部分。
2.6 自检机制落实
在模板成功安装完成后,各项检查工作也随之开展起来,检查人员要对施工中的拱形高度准确检测。拱形高度是依据工程要求不断调整的,而检测工作能够确定起拱高度,因此,在模板安装完成后,对建筑施工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以此确保施工的正常继续进行,提高工程质量。
2.7加强安全意识
在应用现浇柱模板施工技术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使其拥有安全施工意识,并掌握这一技术的应用方法。有关人员要加强对技术应用的监管,确保安全施工的基础上,协调整个工程,严格执行技术施工中的各种制度,以消除安全隐患,更快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
结束语
现浇模板技术在诸多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践与应用,这项技术已经直接影响着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因此,建筑工作人员应该对此技术进行全面分析,熟练掌握工作技能,在工作中应该不断优化结构,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认真负责,保证工作质量,同时也可以为建筑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周有昌.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122-123,126.
[2] 高剑宇.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J].河南建材,2018(2):189-190.
[3] 袁建江.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J].建筑技术开发,2018(11):48-49.
论文作者:戴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模板论文; 工作论文; 现浇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