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防治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禽流感防治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禽类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预防禽流感必须采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1、采用先进的养殖方式。要实行封闭式饲养、全进全出分段式饲养、空栏消毒隔离饲养、单一禽种饲养、生态饲养等方式。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交通要道及其他动物生产场所,以及野生鸟类栖息地。由2个以上家禽养殖单位(户)组成,又无法实行同步生产和统一品种的家禽养殖小区,所有养殖单位均应实行小区外育雏,小区内只可饲养已经禽流感疫苗免疫4周以上(主动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的)的家禽。
2、做到100%免疫。
生产蛋鸡和种鸡:雏鸡7~14日龄首免,3~4周后进行第一次加强免疫,开产前2周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绍兴麻鸭:14~21日龄首免,3~4周后进行第一次加强免疫,开产前2周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其他品种的种鸭、蛋鸭、蛋鹅和种鹅:7~14日龄首免,首免后3~4周进行第一次加强免疫,开产前2周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肉用鸡、鸭和鹅:60日龄内出栏的,7~10日龄免疫一次;超过60日龄出栏的,7~10日龄首免,2~3周后加强免疫一次。
鸽子、鹌鹑、山鸡等其他禽类:参考鸡的免疫程序。
农村散养家禽:春、秋季各集中免疫一次,同时每月对新补栏和免疫期超过4个月的家禽进行补免。
对免疫的家禽要定期进行抗体监测,掌握抗体动态,发现抗体水平达不到保护的应立即补免。
3、规范引种。不从疫区、苗禽市场引进种蛋、种禽和苗禽,严格执行产地检疫规定。
4、严格做好隔离与消毒工作。严禁无关外来人员、物品、动物进入饲养区。进入饲养区的人员、工具必须进行彻底消毒,定期对饲养场地、工具、道路和环境进行消毒,对禽舍进行彻底空栏清栏消毒。
5、加强疫情监测。每天对家禽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当地兽医干部或乡镇政府。
联系电话:0571-8675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