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教育:地方多科性本科学院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科论文,发展空间论文,地方论文,学院论文,多科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0X(2004)03-0077-04
新兴的地方多科性本科学院(以下简称地方学院),一般以地名加学院为校名,绝大多数位于设区市(地级市),而非省会或首府等中心城市。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学院明显属于本科层次的“弱势”高校。这些学校涉足本科教育时间短,知名度较低,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的背景下,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如何开拓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是关系这类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市场差异化竞争的选择
生源市场与就业市场的竞争是地方学院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自身的种种局限,这类学校一般无法与老牌本科高校比拼生源;市场认知度偏低,又使得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市场竞争不相信眼泪,要改变这种竞争的不利态势,地方学院必须寻找切合自身特点的发展策略,过好市场关。
1.同质化竞争:目前本科教育的一大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校的产品应该是“高校通过教师、管理人员和生活服务人员向学生提供的各类富有特色的教育服务”[1]。那么,不同的高等院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在本科层次上是否富有特色呢?以如今“千校一面”的情况来考察,显然这个答案是不容乐观的。就我国本科教育现状看,大家都是学科教育,在理论上或办学模式上均以学科为本位,众多本科院校挤在一个大致相等的层次或类别空间上,教育服务的趋同乃至同质化竞争恐怕难以避免。本科教育服务市场上,这种同质化竞争产生的后果有目共睹。“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指出:“高等教育人才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偏差”,“人才培养规格过分强调学术性、研究性和规范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对不足。这既造成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脱节,更不利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2]。
目前,大家都赞同大学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特色,而且将办学特色作为高校的生存战略来认识。这个特色,最显著的表征应该是校与校之间的区别,以及这种区别成为被社会广泛认同的优势。跻身本科教育时间不过数年的地方学院,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虽有多年的大专办学经历,但在本科教育方面难以提供富有特色的教育服务。在全国性酌高等教育趋同化、趋高化的浮躁心态尚未消退的大环境下,许多地方学院虽然也提了一些响亮的口号,包括走应用型教育之路,但实际上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向老牌本科看齐,如何早上多上硕士点,多科性高校如何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企望于借此占据市场的有利位置和区域的制高点。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又为同质化竞争推波助澜。无疑,这种趋向发展下去,并不利于地方学院顺利过好市场关。以地方学院的现有实力,与研究型本科大学、教学研究型本科大学,在以学科为本位的本科教育层面展开正面竞争,整体上处于下风是很正常的,而这种整体的劣势不是短期内能够发生根本改变的。因此,地方学院在本科教育层次应尽量避免与老牌本科大学形成水平竞争关系。在现阶段竞争中,地方学院必须找准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避免卷入同质化竞争的怪圈,理智的判断和选择,是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与教学研究型大学构成错位发展的关系,与老牌教学型本科高校形成差异发展的关系,在新的空间内寻找与上述大学的区别,准确定位,并努力开拓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进而获得社会与市场的认可。
2.差异化竞争:地方学院的必然选择
差异化竞争发展在高等教育这一特定领域内具有可行性。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是分层次、多样化的。譬如体现在教育类型上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层次上分专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在同一层次上,培养目标、规格、模式也不可能整齐划一。本科教育细分类别或创造更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中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完全有必要开展深入的研究。
从社会需求层面上分析,毫无疑问,教育分类和人才分类的发展变化,决定权在社会需求。19世纪大工业出现后,社会对新型应用人才的迫切需求催生了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20世纪工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又推动着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分化。可以说,人才分类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其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教育分类的目的,同样也是为培养上述人才提供各种样式、不同层次的教育服务。在市场体制不断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学校的办学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是与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互动的,不同的人才需求导致不同的办学目标,以及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政府计划主导向市场取向转变,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我们有必要大力开展既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本科教育、又不同于专业本位的专科教育的“应用型本科”教育[3]。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是“发展需要驱动”规则的产物。相对而言,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许多地方存在的人才需求的高学历倾向,专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现象,“尽管有其盲目性的一面,但是,也说明社会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4]。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势必转向满足更为广泛的社会需求、满足公民个人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着重培养应用型和职业型专门人才。这种发展趋势,不妨以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台湾省为参照。20世纪末以来,台湾出现了“高等教育技职化”的现象,普通高等教育与“技职教育”(即内地的职业技术教育)之间逐渐模糊化[5]。显然,市场需求驱动着这种变化。
就我国内地高等教育体系的大框架来看,职业技术教育缺少本科层次,而现有本科教育基本上以学科为本位,这意味着高教体系的层级、类别上还存在缺项,与社会需求不相符。正是基于这一现状,一些职业技术院校上本科的愿望很迫切。以现代职业教育观为观照的前提,职业教育的理念应该渗透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过程,不能机械地割裂。地方学院的本科教育,发展成为一种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侧重职业教育的应用型本科,宏观上看有助于完善整个高教体系,改变目前高层次实用人才结构性紧缺的局面。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学科性的本科教育之间,不存在必然的高下之分,而只有满足不同需求之别即服务功能之别。
从地方学院自身发展的层面考察,其服务功能上的定位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即承担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职能。许多地方学院在组建时,地方政府都喊出了“举全市(地区)之力”的口号,它当然有理由要求学校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校贡献更多高水平的应用性科研成果。这种状况决定着地方学院定位的两大关键,一是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二是服务区域的定位。因此,地方学院在培养类型定位上,理应以地方需求为导向,以实施“本科层次的应用型教育为主或完全是实施这种教育”为己任[6]。惟如此,才能有效地实现其服务功能,并为自身发展营造更理想的社会环境。
同时,这也是地方学院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的主动追求。因为,大力开拓本科层次的应用型教育,作为教学型大学的地方学院,其施展“拳脚”的空间非常广阔。目前全国40多所地方学院(仅指地名加学院的新办本科学校),从办学历史沿革上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以教育类专科高校(如师范专科)为主体发展而来,一类以文理科高专为主体发展形成。这些学校原有的优势,实质上主要表现为坚持特定的职业教育或具有职业特点的专科教育,培养本地需要的专门人才。由此也积累了专注教学和教学研究、注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关注人才的实用能力、关注应用性研究等优良传统。很明显,在应用性上下力气做好做大文章,根据地方经济、产业、技术结构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向等不同特点,以及当地特定的文化资源,来谋划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培养本科实用型人才,地方学院的发展有着广阔的空间。尤其在我国内地应用型本科教育尚处于发展的较低阶段,地方学院更有可能取得某些方面的突破,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实施高等教育服务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既是社会需求对地方学院的必然要求,同时又是地方学院适应市场竞争的主动追求和选择。
二、以素质为核心的能力本位应用型本科教育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学科性本科教育比较,自有其不同的特点,能够形成特定的区分。
其一,是低重心的培养思路。相对于学科性教育,低重心的培养和训练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这里的低重心,反映在培养目标上,是突出应用性,依托一定的学科平台,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基于此,其培养重心着眼于理论的运用,而非学科教育那样偏重于理论的探讨和学术素养的培养形成。即培养本科层次市场适需人才,切实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基础,而不是将培养重心主要落在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预备队上。从培养模式特征上考察,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
这样的目标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社会需求。这种低重心的本科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深厚的传统。英国巴斯大学校长默迪特在2002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讲话时,就曾强调,学生上大学的目的不单纯是获取学术知识,而且要学会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种能力,毕业即能上岗。
其二,是突出以素质为核心的能力本位。低重心并不意味着低要求、低水平或降低质量。在某些方面,它对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更切实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能力方面的高要求。
能力本位是21世纪人才观的重要内涵。应用型本科教育对能力培养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首先,这种能力建立在宽厚的素质基础上,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理论向应用转化的综合素质;其次,能力在特定的范围内通过实践才能形成,既要求形成基本能力,又须具备某种能力特长。学生所形成的基本能力,必须能达到举一反三,进而实现创新、解决实践中所碰到的问题。而学生所具有的一定的能力特长,可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能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在岗位上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进而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为前瞻性地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必要按社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重构人才的智力、能力组合,以推动教学观、课程观的转变。地方学院的教育研究,应更多的关注特定区域的发展对人才的特定需求,不同的区域发展目标选择和发展水平对人才的职业能力的特定要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尽力体现学科素质养成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博学与专精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普适性与地方性(特殊性)相结合等特点。
其三,培养平台趋向复合性。基于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建设,需要多学科综合的背景的支撑。例如,俞裕喜就认为,作为应用型本科的秘书专业,主要依托文学、管理学和法学等一级学科,所跨的二级学科更多,包括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公共管理、图书档案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及政治学等[7]。这些学科理论修养、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也是形成应用能力所需广博的知识基础的需要。
这其实是社会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应用型本科的核心点在应用,毕业生的社会适用性不能不摆在重要位置。社会发展对诸多专业人才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如广告业,继CIS、品牌、定位理论之后,进入了整合营销传播(IMC)阶段。这意味着广告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相应地更新调整,否则,其应用性就会悬空。在市场营销与信息传播之间寻求对接点,于科学与艺术之间寻求平衡点,宽厚的基础加术理,也就成为广告专业优化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新任务。因此,复合型的培养平台,利于培养学生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知识基础、素质和具有迁移性、发展性的能力。对多科性地方学院而言,构建这一平台是有一定之基础的。
综上所述,一定的学科理论素养和较宽广的知识基础,是应用型本科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复合性的知识能力结构,是他们适应市场发展变化自我调整和创新的基础;理论向应用转化的综合素质以及突出的专业特长,则将成为他们应对现实竞争的强项。
三、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地方学院选择了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意味着选择了新的挑战。可以说,这种教育原本就没有现成的模式。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及所选择的发展战略、目标各有不同,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自然有差异。从这一角度考察,众多的地方学院间不存在标准的或通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每所学校都必须根据所在区域的需求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目标、规格、培养方案和途径。
这首先涉及教育教学理念转型更新的问题。诸如学科本位型教育理念朝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学科建设适应应用本科教学的学科观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会的整体育人理念的确立等。具体到教学层面,如何解决好课程观的转变,将直接影响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创新、课程类型选择、课程结构调整和课程目标重新定位等一系列议题。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要求十分紧迫。对地方学院而言,这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特点的工作,无法照搬按专业学标准构建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必须尝试按特定职业的实践经验和需求来构建专业能力的形成机制,探求其培养途径,进而以能力构成为依据更新专业知识体系。因而,在转变过程中,至少在观念上不要顾虑背上实用教育的名声,不要忘记,斯坦福大学标榜的办学理念就是“实用教育”。在转型的起步阶段强调“实用教育”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实事求是把握好“学”与“术”的关系,融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创新。
其次,在专业设置上,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可能完全照搬教育部1998版本科专业目录。跨学科背景与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特点,都对应用性本科层次的教育服务给出了创新的命题。逐步地以开放性替代规范性,是现实的取向。应用型教育必须考虑就业导向,必须考虑区域发展需求,在当前阶段,如果依旧坚持以单纯的学科门类来规范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及设置,它的发展就可能受到较大的局限。多学科、综合性本为地方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的长项,若无法在这一领域内有所创新突破,那这一长项是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强项的。适度拓宽专业领域,逐步实现文理渗透、方向交叉、突出素质能力的目标,是我们当前努力的方向。
再次,应用型专业的建设需要应用性研究进展的支持,主动介入地方社会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主战场是地方学院不可推卸的责任。侧重于应用研究,优先选择发展一定区域内重大、紧缺、急需的应用科学研究,重点发展本校初具优势的应用学科,争取在若干高、新、特的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将成为地方学院迫在眉睫的挑战性课题。没有应用学科领域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创新进展,应用型本科教育难以上水平,创特色,其发展后劲必然存在疑问。以宜春学院为例,重点发展如生物制药、医学美容等有一定基础的应用科学研究,争取有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相应的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建设必能形成特色,在诸多同类高校中形成气候,创造自己的品牌。
学科多或全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特色和优势,适合特定区域的应用研究在学校得到高度重视,应用性研究成果突出并在一定区域内获得认可,建立在若干优势应用学科基础上的专业培养出地方急需的特殊人才,这才是地方学院立于不败之地的特色或优势。如何把握学校在整个高校科研分工协作大格局中的自我定位,如何尽快融入地方科研体系并发挥自身的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给出实实在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