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研讨会综述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四届论文,中国论文,会员代表大会论文,生态论文,学术讨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9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在山东省五莲县主办了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60人,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我国生态经济研究现状评价

有学者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有组织的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国家。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是世界上第一个生态经济学会,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经济学会。进入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参与生态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世界上有组织的生态经济研究明显地增多了,表现出蓬勃向上的趋势。虽然我们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但仍然有迎接挑战所需的条件。其一,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二,INTERNET在我国的普及,为我们及时了解国际生态经济研究的进展创造了条件。其三,中国具有最丰富的生态经济案例,它们为我国生态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其四,一批受过系统培训的中青年研究人员已经活跃在学术界。其五,各级政府对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并愿意为生态经济研究创造各种条件。

有学者认为,近些年来,中国生态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明显地超过了前些年。其一,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县和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实施,大多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事情。其二,有关生态经济研究的文献不仅在总量上越来越多,而且发生了由理论“务虚”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务实”性转折。其三,生态经济研究群体已表现出多元化竞争态势,尤其是政府各主管部门组织的课题研究,规模之大,数据之丰富,都是过去无法比拟的。该学者进一步指出,传统的生态经济学有一个基本观点,即现实中破坏环境的行为,是由于人们缺乏环境意识造成的。所以十分强调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然而人们并没有故意破坏生态环境的偏好。现实中之所以存在破坏环境的行为,主要是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解决这类问题,仅仅强调生态与经济必须协调的观点显然是不够的,最为重要的是做出能够使微观经济利益和宏观经济利益相一致的制度安排。

二、农业问题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问题至关重要。有学者提出,农业为人类社会提供两种产品,一是通常所说的农产品,一是美好的环境。传统的农业经济学思想认为,农业具有“粮食、原料、资金、市场、创汇和劳动力”六大贡献,而从农业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应加上“生态”贡献。这一理论是对传统思想的挑战,深化了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近些年来,我国生态农业确实发展得很好。但是,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农业技术,它的进展主要依靠农学家和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而生态经济学家的任务主要是从理论上阐明:为什么会内生出生态农业这种技术类型;现有的生态农业技术在经济上有多大的竞争力和提高竞争力的主攻方向及与生态农业相关的各种产品的需求弹性,等等。然而,生态经济学家并没有认真研究这些问题,而只是把所有经济效益好的农业资源配置都归纳为生态农业,进而演绎出生态农业“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的结论。我们根据近两年做的一些有关生态农业案例研究所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目前在经济上竞争力强,即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而不是物质要素投入的生态农业技术并不多;现有的生态农业确实有利于持续发展,但依靠这些生态技术还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使生态农业真正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还需要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上述问题未解决之前,还不宜作出有关生态农业的理论已经研究清楚的结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战略对策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重大的理论问题,以该理论为核心形成的各宏观战略,已经或正在开始被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根据本国国情,在统筹协调和宏观调控各自的环境、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上,大力付诸实施。这是全世界走向进步和体现全人类通力合作的重要标志。据此,专家学者们展开了以下方面的研讨:

(一)“可持续发展”与“持续发展”、“连续发展”的区别

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发展构成危害。“持续发展”则不然,一般仅就经济而言,而经济的持续与健康发展,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它较之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要狭窄得多。“连续发展”反映的多是一个时期内数量上的增加,而不太注意发展的质量和由此带来的其它经济和社会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目前,学者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论述众多,我们仅择取了几个比较典型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要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与之相伴随的社会不断进步为目的,满足当代以至各代际人的均衡、持久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演进过程,需要深刻的社会变革。

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代人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而且还要确保后代和整个人类社会长期延续的均衡发展。

还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建立各种形式的良性循环。例如,我国某些乡镇或国营工业企业,在很长一个时期始终沿循着“高消耗、低收益、高污染、低效益”的恶性循环的怪圈滚动;而另一些企业却一直沿着“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建立后者这类多种形式的良性循环。

另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同时具有持续性增长的发展。所以从广义讲,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寻求建立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它是一个全球目标。

(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其理论的主体,弄清其内涵主体,是人们实施该战略的有力保障。现介绍几种典型看法:

有学者提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它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即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以低耗、高效、无废物或少废物的生产方式及适度消费方式为核心;以合理分配、消除贫困和共同富裕为宗旨。(2)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相互协调的基本原则,宏观调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综合国力,直至最终根除“征服自然”的种种弊端。(3)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仅包括人们享受物质与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同时也包括对良好环境质量的需求,继而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以及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人口相互协调的水平。(4)只有把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提到高水平,才有可能在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同时,保护和建设好环境,为未来社会发展与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可归结为:(1)全球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一旦出现全球性资源危机则将迟滞各国经济发展。(2)该战略提出了环境容量极限。因此,应尽量采用有益于环境的“适用技术”,满足人们对经济发展和良好环境的双向需求。(3)可持续发展社会坚持再分配的公平性。这不仅包括机会与权利在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还包括当代人与未来诸代人之间纵向的公平,即人们在考虑自身需求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担负起历史责任。(4)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改善人口的结构。(5)重视生物遗传资源保护。

另有学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要点:(1)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二者为因果,相辅相成。(2)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意味着全社会、以及社会与自然关系上的整体变革,无论在社会与经济上,还是在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及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亦是如此。(3)发展的内涵主要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资源的永续、高效利用及良好环境的建设和保护。(4)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的高效、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5)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6)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消除贫困。(7)要坚持可持续整体发展的全局观念,反对只注重单纯的、片面的或局部的发展,以至把这类发展误认为可持续的整体发展。(8)可持续发展既包括当代及后代的区际间协调,也包括全面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基本需求这种代际人之间的协调。

还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1)目标,保证经济快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经济同资源、环境实现良性循环,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2)体系,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变革,是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前提对社会进行革新,进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系。(3)过程,可持续发展从当前开始,直到实现目标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4)思想,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理想,实现这个理想目标,首先要从人的思想观念上有所转变。(5)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强调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是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其次,强调生态与经济的协调。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再次,强调环境与发展的统一,即社会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统筹安排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四)对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看法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中,认清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相互协调,进而形成可持续共同发展的动力,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步骤。

有学者提出,当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其二,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基本是以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尤其在生态经济存在严重问题的区域,庞大而素质低下的人口群,总是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其三,我国人口文化科学素质和其生育率之间,正产生“马太效应”。这将使高素质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相对减少,低素质人口比重相对增加,人口总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而在我国贫困地区,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其四,人口素质是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关键取决于人口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

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保障。

还有的学者提出,生态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性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性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有的学者提出,人类与多物种的可持续生存和构筑相对稳定的生存空间,是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基础。人类与多种物种之间首先要保证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其次才是可持续发展。发展应十分注重扩大人类与诸物种的生存空间,保证生存基础,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存质量。没有空间基础,人类与大自然诸成员将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另有学者提出,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最根本的依靠。环境与发展、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同两个转变互为因果,在人类不断走向进步的历程中,应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再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能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技术创新大致可分四类:其一是互补性的技术创新。其二是旁侧效应性的技术创新。其三为废物利用型的技术创新。其四是治理污染型的技术创新。除此外,还要依靠技术创新抑制稀缺资源的下降趋势。

还有学者认为,目前制度创新应包括以下方面:(1)在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创建生态文明。(2)建立“节约”型的社会制度,反对破坏生态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3)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严格控制重污染产业,限制轻污染产业,促进无污染产业发展。(4)加强生态环境评价和资源资产化研究,将资源与环境成本,反映到市场价格之中。国家也应将资源与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5)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要建立生态与经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有学者提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就是实施社会经济同资源、环境相兼顾、相统一的方法、对策和模式:(1)要保障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当前6500万贫困地区人口按期脱贫,要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以促进经济增长和脱贫,同时要保护好环境,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2)从国家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建设项目、城乡发展等重大的宏观决策,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均应统筹安排,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机制。(3)切实地进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工、农业生产都要逐步集约经营,达到低耗、高效。(4)加强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5)消费结构要合理化,消费方式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制止浪费行为。(6)要切实加强淡水、土地、森林、草原、矿产、海洋、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国土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7)落实对资源的经济核算,对资源实行有偿利用;对破坏生态环境者应责令其进行经济补偿;对排污费的征收应高于治理成本;市场价格要尽量反映环境与资源的成本。

四、自然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作为发展的可持续基础之一,有许多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与会学者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

自然资源开发与配置

有学者提出,应摒弃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陈腐观念。

有学者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提出:(1)耕地管理的制度规范、法律保护和组织约束尚不甚完善,当前,尤要防止乱占滥用现象再度发生。(2)农民耕作的短期化行为:重用轻养,重眼前、轻长远,致使一些耕地的地力逐年衰减。(3)部分耕地“体质”衰弱,极易造成严重的伤害。据此,他们建议在加强我国耕地的宏观管理、产权制度和有关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的同时,相应建立耕地生态经济预警系统,以便更有效地减少灾害损失。

有学者认为,我们不仅要重视占国土总面积7%的耕地,还要同时重视93%的非耕地资源,全面、合理地开发利用。

有学者提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配置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应通过征税、调价和举借公债等多种经济手段,来筹措公共货品,以备公共基础设备建设所需。

自然资源产权与核算

有学者提出,通过建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明晰资源产权关系的主体,以实现合理的资源利用与配置,避免由于几个产权主体同时存在而导致资源利用与配置的失控。

另有学者提出,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五、环境经济政策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经济与环境的内在统一,换言之,环境治理与建设同经济宏观调控的政策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要求。为此,有学者提出,环境政策要与经济政策相互渗透与融合。把环境政策揉入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应着眼于把污染尽可能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环境标准要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另有学者谈到,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应遵循:(1)“污染付费”原则,控制污染物排放。(2)考虑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促进污染者选择最小费用方式削减污染物。(3)各种政策组成的体系应尽可能覆盖各类污染者,并具相对的公平性。(4)根据当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点,针对当地具体情况,注重政策的可行性。

六、生态经济预警理论与方法

有学者探讨了耕地生态经济预警理论,并将其概括为:(1)警义。主要指四类预警指标群,它包括人地关系密度指标群。(2)警源。指产生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警情的根源,可分为自然警源、外生警源和内在警源。自然警源指各种自然灾害对耕地生态经济系统造成破坏的自然因素;外生警源指耕地生态经济系统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警源指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自身运行状态及机制。(3)警兆。包括景气警兆和动向警兆。景气警兆一般以实物运动为基础;如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亩产量、耕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动向警兆指不直接表示耕地生态经济系统景气程度的价值指标,如农产品价格、农民收入水平、征地成本等。(4)警度。指对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警情的定量刻划。它一般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剧警。

该学者进一步认为,耕地生态经济预警方法通常要经过确定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四个过程,据此,可制定耕地预警的技术流程图(如下所示)。

根据耕地生态经济预警机制、预警对象要与方法相匹配的原则,其预警的基本方法:黑色预警,即根据警素的时间序列波动规律进行直接预警;黄色预警,即根据警兆进行预警;红色预警是依据警兆及各种环境和社会因素进行预测;绿色预警,则是依据警素的生长态势、特别是农作物生长的状况进行预测;白色预警,即指掌握基本警因的条件下用量技术进行预测。

标签:;  ;  ;  ;  ;  ;  ;  ;  ;  ;  ;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研讨会综述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